

摘 要:新時代已經進入數字時代,企業審計工作面對企業生產經營中各類數據規模、數量不斷急劇增加的挑戰,要引入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方法,以創新思維推動數據分析技術的應用,促進企業實現科學化管理,提升企業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本文從數據分析技術方法創新應用于企業審計中的形勢分析為切入口,探討了創新應用的價值優勢,結合企業審計的計劃階段、實施階段和報告階段,提出了創新應用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數據分析;技術方法;企業審計;創新應用
在國家審計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速的背景下,數據分析技術方法在企業審計中得到了良好應用。進入新世紀以來,企業審計工作堅持科技強審的方向,適應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推進過程,針對企業信息數據規模持續擴大、信息管理系統越來越復雜的變化,大力推進數據分析技術方法在企業審計中的創新應用。本文主要探討了數據分析技術方法創新應用于企業審計的價值優勢,結合企業審計的計劃階段、實施階段和報告階段需要,提出了創新應用的對策和建議。
一、大數據時代企業審計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1.機遇方面
一是推動企業審計職能作用的進一步發揮。企業審計中日常審計的工作量非常大,也是發揮審計職能作用的主要環節。數據分析技術方法能利用先進的大數據挖掘技術、數據可視化分析技術等,采用系統思維對日常審計數據信息進行全面的收集,針對存在于企業不同管理系統中的大量數據信息之間的關系,基于數據模型來找出海量數據背后的價值、相關數據之間的聯系,從而為促進企業審計職能作用的發揮奠定重要基礎,為企業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做出積極貢獻。二是更加便捷地實現企業審計數據獲取和風險控制。企業審計在引入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后,能有效解決過去企業內部部門數據不歸集,審計只能采用點對點方式進行的問題。在利用數據系統中的權限管理獲得需要的管理數據資料之后,數據處理和應用的效率大大提升,提高了對企業各類風險的防控能力,能幫助企業精準識別風險、堵住管理漏洞。三是為企業決策提供科學化支撐。創新應用數據分析技術方法,能改變傳統審計中只能單純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的局限,通過對文字、圖表等各類復雜資料的深度信息挖掘和高效利用,實現了對企業所有管理數據的全面聚合、分析和應用,為企業的管理決策提供了更為科學化的技術支撐。
2.挑戰方面
一是傳統企業審計的技術手段有限。傳統企業審計工作主要是針對企業審計對象的內容要素進行分析、總結等研究,以檢查工作實施的過程為主。在企業生產經營數據規模逐漸增加的情況下,難以通過人工手段及時發現審計中的數據內在關系,無法以傳統審計手段促進管理分析向績效分析轉變。二是傳統企業審計環境面臨挑戰。目前很多企業審計主要是利用計算機審計軟件來對企業內部的憑證、報表和生產經營管理過程進行審計,審計工作獨立性特點比較突出。但是傳統審計對不同類別數據進行獨立審計,會導致對企業數據信息的把握比較片面和單一。三是傳統企業審計的數據安全性不高。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數據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進入到數據信息爆炸式增長的階段。傳統企業審計主要是以紙質文件作為數據信息的傳輸載體,雖然人工操作效率不高,但是內容無法更改,安全性能好。在大數據時代進行企業審計,針對經營管理數據的快速增長,數據的安全性防護存在很大漏洞,難以全方位保證企業審計的安全性能。四是傳統企業審計工作模式面臨的挑戰。傳統企業審計的主要內容是財務會計管理的內容,對于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內部控制等行為主要采用的是抽查審計方式,對于企業越來越復雜的經營管理內容,很難及時發現和全面找出存在的各類風險,審計監督的實效難以得到保證。
二、數據分析技術方法在企業審計創新應用的優勢價值
傳統企業審計工作主要是依靠對數據的獨立分析、專業人員的經驗來發現問題,審計工作在復雜數據管理、科學化數據信息分析上存在短板。特別是新時代企業管理數據的規模和數量快速增長的情況下,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產生的海量數字化數據信息,難以在人工審計中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企業審計的優勢價值主要是利用對企業管理數據信息的規律和趨勢把握,及時發現管理風險和管理問題,客觀評價企業經營管理的狀態。通過引入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方法,審計人員不再依賴工作經驗,而是以更為量化、科學化的標準來對企業經營管理數據進行分析、匯總和研究,能從大量繁雜、相互之間沒有直接關系的數據信息中,利用數據挖掘等先進的技術方法來找到審計疑點和風險隱患,為企業管理層提供及時準確的審計報告,協助企業做出更為科學合理的決策。企業審計引入數據分析技術的優勢價值具體體現為:
1.創新現有企業審計管理模式
傳統審計管理的模式對審計專家的工作能力和經驗有較高的要求,現場審計中,主要是圍繞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等業務內容開展單方向的審計,審計管理的模式比較簡單,發現問題以直觀問題為主,對于深層次問題難以綜合其他數據資料進行深度挖掘。在采用數據分析技術進行企業審計后,能改變傳統審計工作的綜合性、持續性不強的問題,以更加全面的審計視角來發現企業內部數據信息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和風險隱患。數據分析技術的快速計算分析功能促進了審計工作效率的提升,保證了審計的質量和成效。
2.改進現有審計工作方法
傳統企業審計管理工作方法是采用抽樣審計、因果分析等方法進行,在審計過程中受到數據信息的局限,往往造成審計結果和真實情況有一定的誤差和偏離。在引入數據分析技術應用于企業審計中后,能實現對企業所有多元化數據信息的采集、篩選、清理和集成,實現對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的數據全覆蓋,為審計工作的開展奠定重要的數據基礎,為后續提高審計報告的質量做出重要技術支撐。
3.拓展現有審計關注的內容
現代審計管理中應用數據分析技術后,能適應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將大量的非結構化數據信息導入計算機模型中,拓展傳統數據類審計內容的局限,從文字、視頻等多類型的數據信息中開展審計工作,促進審計工作的系統性、全面性。針對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進行審計工作,進一步拓展了審計關注的內容和范圍,推動企業審計更加適應現代化企業建設的需要(見下表)。
三、數據分析技術方法在企業審計計劃階段的創新應用
在傳統企業審計的計劃階段主要是明確開展審計的業務對象、審計的時間、審計資源、審計方案等,在正式開展審計之前要制定審計計劃書,主要考驗的是審計計劃編制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水平。傳統審計的技術方法比較局限,對企業外部數據采集、篩選、分析等方面存在覆蓋不全面等問題,而且受到人為因素影響比較大,審計依據以上一次審計報告為主,對當前審計內容和范圍的界定沒有標準化管理,存在較大的主觀性和片面性特征。在采用數據分析技術創新應用于審計計劃階段時,要遵循完整的閉環管理流程,如下圖所示。
數據分析技術應用的技術要點:一是要充分發揮數據分析技術的可視化優勢,更為直觀展示數據分析結果。面對收集整理的大量企業、行業數據,要利用先進的可視化技術來實現對數據流的高質高效整理和提煉。審計計劃編制人員可以利用交互式數據篩選工具,從復雜的數據中進行有效信息收集,形成對審計項目的客觀評價和預判。二是提高對海量數據信息的分析效率。數據分析技術要充分發揮對海量數據的提取、篩選和分析功能,利用計算機的強大數據處理能力,提高大數據的分析效能。審計方案編制人員,要利用大數據的分析結果對內部審計風險點進行梳理和排序,找準企業活動中存在的潛在風險隱患點,為后續的審計開展提供方向。能依據大數據的分析結果明確審計的重點內容,減少審計工作的分散程度,更好地提高審計效率。三是依據數據分析技術開展企業數據信息的多維分析。要利用數據分析技術對數據的采集、篩選、存儲功能,建立企業審計需要的數據庫,將企業內部管理的所有風險都納入審計范圍,提高審計工作有效性。利用數據分析技術對數據的連續采集和全面采集,及時對審計中的盲區進行補充完善。特別是要發揮出數據分析技術對非關系型數據的分析功能,利用N0SQL技術獲取大數據中的重要價值信息,實現對重要信息的過濾和整合,提高對非結構性數據的利用效果。從企業審計的大局出發,保證審計數據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四、數據分析技術方法在企業審計實施階段的創新應用
在企業審計的實施階段,要通過對審計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促進審計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企業審計實施階段進行數據分析技術方法的創新應用,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
一是利用數據分析技術方法增強審計預測分析的質量。在對企業歷史數據信息進行數據建模后,基于機器學習技術來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行為、趨勢等情況。在企業設計中數據預測分析的運用,能更加深入地評估審計項目的資源,采用動態評估分析的手段,實現對靜態資源的準確預判,能利用企業歷史數據和動態數據的結合,整合審計項目的現有資源,提高審計的效率和預測質量。二是利用數據分析技術方法增強發現審計問題的能力。企業審計項目實施過程中,能利用數據分析技術來進行數據篩選分析,幫助審計人員從海量的數據中快速發現審計問題點。這避免了傳統審計中需要多部門長時間配合,審計周期長的不足,節約現場審計時間和審計成本。在對企業內外部大量非財務經營類數據進行分析的過程中,能打破傳統數據的空間限制,驗證數據、利用數據,為提高審計質量提供技術支撐。三是利用數據分析技術方法促進審計效果。傳統企業審計技術方法在非現場審計階段,對專業審計人員的技術能力和職業判斷等素質要求比較高,審計結果受到人為因素比較大。特別是實務工作審計中,需要抽調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投入到審計工作中,人力資源需求量比較大。在傳統企業審計的實施階段,審計人員需要收集整理大量的證據資料,需要對審計程序情況進行判斷。此時人為因素就會存在影響審計判斷質量和效果難以保證的情況。在利用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后,能很好地避免人為因素對審計結果的影響。審計報告是以數據來說話,審計人員的經驗差異不會對審計結果帶來主要影響,從而有效保證了企業審計工作的質量。
五、數據分析技術方法在企業審計報告階段的創新應用
在企業審計報告階段,高質量的審計報告、具有建設性的審計意見是衡量企業審計工作的主要指標。數據分析技術方法在企業審計報告階段的創新應用要注重把握兩個方面:
一是提高審計報告的建設性和可行性。企業審計報告的質量主要是以審計報告是否具有建設性、可行性的審議建議作為評價指標。審計建議是企業今后對工作進行整改的方向和指南,也是接收審計部門、人員找到自身問題所在的依據。因此審計報告中必須具有詳實的數據依據。在引入數據技術分析方法之后,數據的匯總、對比等更為直觀地傳遞出審計的依據和結論。而且審計報告更具有綜合覆蓋全部工作的特點,審計報告的內容不再局限于傳統審計中比較單一的業務范圍,促進了審計報告成果的轉化。二是提高審計報告的動態性分析。數據技術分析方法能利用數據采集技術,實現對企業所有數據信息的連續化監測,能圍繞審計任務和目標實時對比企業數據信息的變化情況。通過對采集的審計數據進行技術處理,自動提取出重點審計信息內容,對一些有普遍性、規律性的問題找出形成的根本原因,從而為后續提出針對性、建設性的審計意見建議提供支撐,對企業的潛在風險隱患有很好的預警作用。
數據技術分析方法在企業審計中的創新應用,審計數據的可視化提高了審計報告的可讀性和實用性,將促進審計報告質量進一步提高,為企業管理提出更具有建設性、針對性和可行性的建議,因此要進一步結合實際大力推進數據技術分析方法在企業審計中的創新應用。
參考文獻:
[1]楊曉倩,周和益.大數據技術在企業審計領域的應用及對策研究[J].現代商業,2022(15):181-183.
[2]劉國城,劉玥彤.大數據審計分析技術體系的建設與應用研究[J].商業會計,2022(09):10-12.
[3]葛騰飛,白中帥.大數據技術在金融審計數據分析中的應用研究[J].國際商務財會,2022(03):64-67+91.
作者簡介:龔秋月(1994.09- ),女,漢族,江蘇連云港人,本科,注冊會計師,主要從事審計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