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占著很重要的地位。在新課標的改革背景下,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要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起來,以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理清自己的寫作思路,在寫作的過程中更好地建構寫作構架,并且掌握如何更好地抒發自己的情感。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文章就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實踐進行探討,以期為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吳浩云(1993—),女,江蘇省海安市角斜鎮老壩港小學。
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了解閱讀與寫作之間的密切聯系,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將閱讀與寫作融會貫通,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
一、讀寫結合的含義
閱讀教學是指教師在閱讀范文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以便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可以吸收到有價值的營養,進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語文綜合能力。寫作教學是指教師在講解怎么樣寫作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相應的寫作方法,并且讓學生在自主寫作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情感表達能力。而讀寫結合是指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二者結合的價值,在閱讀教學中貫穿寫作教學,在寫作教學中融入閱讀教學,以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以讀促寫、以寫促讀,進而發揮閱讀與寫作二者相輔相成的作用,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1]。
二、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作用
(一)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時運用讀寫結合策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可以創新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明確閱讀與寫作二者之間的關聯性。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寫作素材,在寫作的過程中更好地理清自己的文章框架。這樣,可以使得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也可以不斷地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長期這樣下來,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2]。
(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與寫作水平
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很重要的兩個部分,但是現階段,部分學生對閱讀與寫作的興趣并不高,這也使得學生的閱讀水平與寫作水平比較低。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讀寫結合策略,可以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體驗,讓學生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中,激發閱讀與寫作的興趣,認識閱讀與寫作的重要性,進而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學習,促進學生閱讀水平與寫作水平的提高。
三、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不注重運用讀寫結合策略
部分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并不注重運用讀寫結合策略,而是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分離。例如,一方面部分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只會單獨進行閱讀教學或寫作教學。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運用單一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反復閱讀教材文本,或者提供不同的文章讓學生分段落進行理解。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不會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閱讀。這樣,降低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另一方面,部分教師在寫作教學時,只是將教學內容局限于教材文本,很少拓展課外的內容。或者教師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一些優美的文章,讓學生反復運用所積累的有限的素材。在這種寫作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并不能夠真正認識讀寫結合的重要性,也無法提高閱讀與寫作的水平[3]。
(二)學生對閱讀與寫作的興趣不高
部分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會覺得閱讀與寫作是比較有難度的兩個部分。在閱讀與寫作的語文課堂上,學生容易被其他的事情分散注意力,使學生閱讀與寫作課堂學習的效率不佳。同時,教師不注重運用讀寫結合策略,當教師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分開時,學生并不能夠自主地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會把閱讀與寫作當作一種機械的學習任務。長期這樣下來,導致學生對閱讀與寫作的興趣不高,也導致學生的閱讀水平與寫作水平無法得到更好的提升。
(三)教師不注重采用合理的評價機制
部分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并不注重采用合理的評價機制來激勵學生的學習。一方面,教師在評價學生時,只會按照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相應的評價。這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堂上沒按照不同學生語文水平的差異進行因材施教,只運用統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覺得語文課程是枯燥無味的,降低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4]。
四、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策略
(一)重視讀寫結合策略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重視讀寫結合策略對學生發展的作用,并且在讀寫結合策略的引導下,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不同的語文知識內容,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例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窗前的氣球》這篇課文時,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理清這篇課文的寫作框架。其次,教師幫助學生對這篇課文進行深入的理解,以便學生可以了解關愛他人的重要性。最后,教師講解完成這篇課文之后,讓學生寫一篇與關愛他人相關的文章。學生在理解作者的情感,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可以更好地學以致用,達到讀寫結合的教學效果[5]。
(二)以讀促寫
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是相輔相成的,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為自己今后的寫作打好堅實的基礎。同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可以加深自己對不同文章的理解,進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對此,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可以運用以讀促寫的教學模式,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一次成功的實驗》這篇課文時,教師首先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主進行閱讀,以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其次,教師讓學生分析課文中小女孩有了危險先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以及小女孩在實驗中所體現出的智慧等,進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這篇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主旨,為自己的寫作積累相應的素材。再次,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名人閱讀這篇課文的視頻或音頻,讓學生跟著反復進行閱讀,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情感體驗,進而更好地與作者產生共鳴。最后,學生通過反復閱讀,掌握這篇課文的寫作框架,進而加深對這篇課文的記憶,提高了閱讀水平。學生閱讀水平的進步對寫作水平的提高發揮能動作用[6],有利于以讀促寫。
(三)導入故事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都是比較小的,他們對故事有很大的興趣。對此,教師在運用讀寫結合的模式進行教學時,可以在課前導入故事,進而在教學中更好地開展讀寫結合的工作。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古詩時,首先,教師給學生講解詩仙李白的人生經歷故事以及李白在寫這首古詩時的背景故事。其次,教師在學生了解李白本人的基礎上,給學生講解李白在漫游的過程中與孟浩然相遇的故事。最后,學生更好地了解這首古詩的創作背景,激發對這篇古詩的探究興趣,進而讓教師能夠更好地開展讀寫結合的教學工作。
再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夜鶯的歌聲》這篇課文時,首先,教師給學生補充課文所提到的戰爭的背景故事。其次,教師為學生補充王二小、張嘎、海娃、雨來等關于我國的小英雄的故事。最后,教師講解完這篇課文之后,讓學生寫一篇自己對于戰爭與和平的看法的文章。教師導入故事,注重學生的閱讀感悟,讓學生在后續的寫作中暢談自己的看法,不僅可以更好地開展讀寫結合教學工作,而且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7]。
(四)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活動
教師科學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活動,對提高讀寫結合教學的質量起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可以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為學生開展相應的讀寫結合教學活動,以便學生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積累語文知識,進而有效地提高讀寫結合教學的質量。
例如,教師開展課外閱讀的讀寫結合教學活動。教師讓學生在活動中分享自己閱讀的課外書籍以及文章等,并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在分享交流的過程中,積累了更多的寫作素材,進一步激發了閱讀的興趣。教師還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文章進行仿寫,學生在仿寫的過程中可以拓寬自己的思維,模仿作者的寫作手法,促進自己閱讀水平與寫作水平得到更好的發展。
再如,教師開展古詩詞賞析的讀寫結合教學活動。教師讓學生在活動中賞析不同的古詩詞,以便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表現手法。同時,教師讓學生小組比賽朗讀古詩詞,以此來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促使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也潛移默化地積累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進而為自己的寫作打好堅實的基礎。
(五)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
教師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章的含義,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讀寫結合的課堂教學中可以給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在教學情境中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與寫作,幫助學生通過讀寫結合,提高閱讀水平與寫作水平。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時,首先,教師借助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創設相應的釣魚情境,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這篇課文的內容,進而理解課文表達的要懂得在生活中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并有踐行道德的勇氣和力量的深刻思想情感。其次,教師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并深入思考以獲得生活的感悟。最后,教師鼓勵學生以讀促寫,寫下自己在生活中類似的啟示,并與同學互相交流。
(六)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機制
教師在進行讀寫結合教學時,不僅要按照不同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進行因材施教,還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表現,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機制,以此幫助學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與寫作水平。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的閱讀過程與寫作過程進行評價時,善于發現學生在閱讀與寫作中的閃光點,多采用激勵性的教學評語,對他們進行差異化的評價。以此,可以激發學生對閱讀與寫作的熱情,并讓學生獲得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進而促使學生閱讀水平與寫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結語
讀寫結合是一種有效的語文教學模式。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要有效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為學生構建高效的閱讀與寫作課堂,切實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鄒婭青.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J].新課程(綜合版),2018(09):100.
[2]巫秋容.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1):229,231.
[3]張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J].課外語文,2018(25):56.
[4]陸燕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模式的應用[J].吉林教育,2018(06):64.
[5]李柰珍.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7.
[6]金鵬莉.小學語文課堂中讀寫結合教學現狀及提升策略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7.
[7]王永梅.小學語文讀寫結合同步教學的實踐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