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大班幼兒要具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能力,不會的愿意學的能力以及主動承擔任務的能力。大班幼兒自主簽到是指大班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表示自己到達幼兒園的活動,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名字后做個記號,可以在表格上寫上數字、時間等。顯然,在多樣化的簽到方式中,大班幼兒能獲得集合與模式、數與運算、比較與測量、幾何與空間等數學核心經驗。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多樣化的自主簽到活動提升大班幼兒的數學能力。
【關鍵詞】大班幼兒;自主簽到;數學能力
作者簡介:張韓(1993—),女,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城東鎮立發幼兒園。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教師要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幫助他們不斷積累經驗,并運用于新的學習活動。自主簽到能讓大班幼兒在模仿與直接體驗中初步形成數學能力。因為自主簽到的一系列活動大多與數學有或多或少的聯系,教師可以借這些一絲一縷的聯系,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教師通過自主簽到活動不僅能提升大多大班幼兒自我管理的能力,改變部分大班幼兒沒有時間觀念、經常遲到的現象,還能讓他們在具體、生動、多彩的活動中提升數學思維。
一、通過畫圖形簽到
教師要基于幼兒的需求,從“晨間簽到”開始,不斷挖掘簽到中的教育價值,讓幼兒獲得成長。在簽到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幼兒學習畫不同的形狀,以表示自己到了幼兒園。每個幼兒都有畫畫的天賦,教師要將畫畫作為強化方式,提高活動的參與率。對于大班幼兒,要使他們的頭腦中有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幾何圖形的大致的輪廓,同時能將這些幾何圖形畫出來。這是大班幼兒需要掌握的基本的數學技能,但對他們來說有一定的難度,盡管他們看到上述圖形時能說出其名稱來,但是要胸有成竹地畫出來,還是比較困難的,經常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但對于數學技能,教師不能強迫幼兒掌握,要讓他們在日常的活動中逐步掌握、內化。教師可將自主簽到與畫圖形結合,這樣既能培養幼兒自我管理的能力,又能促進他們數學能力的提升。
每天早上,在幼兒到達幼兒園門口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他們在花名冊上找一找自己的名字在哪兒,然后在自己的名字旁邊畫上任意圖形。在幼兒畫圖形的時候,教師可以與他們進行簡單的互動。比如教師可以問幼兒畫的是什么,還可以表揚他們今天比昨天畫得好。幼兒獲得教師的肯定,會感到很高興,從而更愿意完成任務。在這樣的互動中,教師還能了解幼兒在數學能力上的發展情況,以便調整對應的活動方式。如果有幼兒說不出圖形的名稱,教師可以在日常的活動中再增設一些游戲,比如開展圖形組裝游戲等。雖然畫什么圖形是不固定的,給了幼兒很大的自主空間,但同時教師也對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讓他們每天都要畫出不一樣的幾何圖形。幼兒在第二次畫的時候會看看第一次畫的是什么,在第三次畫的時候會看看前面兩次畫的是什么,以確保不重復。通過這種方式簽到,大班幼兒在日復一日的實踐中,逐漸學會如何畫幾何圖形。以幾何圖形為主題,教師還可以進行進一步拓展,讓幼兒在一次簽到中畫出兩個不同的幾何圖形,使幼兒的自主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有的幼兒畫了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圓形,有的幼兒在長方形中間畫一條線,使其變成兩個圖形。可見采用畫圖形的方式開展自主簽到活動,能讓幼兒變得更加主動,同時也能真正體現“一日活動皆課程,自主簽到含數學”的理念。在畫圖形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幼兒的實際情況,讓他們盡可能地畫出不同的復雜的幾何圖形。
二、通過讀鐘表簽到
傳統的入園簽到方式基本就是每天重復插牌,這讓大多數幼兒失去新鮮感,甚至出現漏插現象。同時在教室里,“教師問,幼兒回答”這種傳統的、固化的點名方式也忽視了幼兒其他方面的發展,使幼兒缺乏參與簽到環節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在自主簽到環節聯系生活,這樣不僅能讓簽到活動變得豐富多彩,同時能發揮簽到的教育價值。比如,教師可以讓大班幼兒通過讀鐘表的方式來簽到,讓幼兒每次到幼兒園的時候,都要讀出今天是幾時幾分到的,同時在名字后面寫上具體的時間。幼兒讀時間的過程就是他們通過觀察、討論、比較等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也是提高數學能力的過程。
大班幼兒已經具備一些簡單的數學能力,比如他們認識10以內的數字,能讀出電子屏上顯示的時間等。但大班幼兒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能比較出鐘表上時針、分針的不同;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分析出12個數字在鐘表上排列的位置;具備一定的推理能力,能通過推理讀出時鐘上的整點與半點時間。要具備這些能力對于他們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一方面是由于他們的生活經驗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他們對時間還缺乏理性的認識。因此,教師可以在自主簽到的過程中讓幼兒讀鐘表。幼兒到幼兒園后看到墻上有一個時鐘,教師與他們展開對話。教師指著墻上的鐘問他們最短的那個叫什么針,幼兒回答時針。教師再問,時針最靠近哪個數字。有的幼兒看一眼就能說出來,有的幼兒需要一格一格地去數,最終他們都說出了數字8。教師接著問不長也不短的那個是什么針,幼兒回答,那是分針。一次,教師問一名幼兒,此時分針最靠近哪個數字。幼兒回答10。教師說,比10多一點,這次到達的時間是8:12。這名幼兒準確地在簽到表上寫上了具體的時間。寫完之后,這名幼兒就在旁邊問其他幼兒他們到幼兒園的時間。他自豪地告訴他遇到的每一個幼兒,他比他們到得早。幾名幼兒就相約,明天要搶一分鐘簽到,爭取做第一名。
通過讀鐘表的方式開展自主簽到能更好地培養幼兒的數學能力,不僅能培養幼兒記錄時間的能力,使他們能將具體的時間寫下來,進而形成一定的數感,還能培養他們的比較能力。比較數字的大小是重要的數學能力,在幼兒園階段,教師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逐步讓幼兒形成比較意識。如果直接讓幼兒比較數字的大小,則超越了他們的能力,但是他們在記錄時間時,先到與后到的兩名幼兒,能認識到先到的時間比后到的時間早,也就是說自主簽到自然地提升了幼兒的數學能力。自主簽到活動能促進幼兒自主學習,教師要合理利用這一活動,促進幼兒的發展。
三、通過設計表格簽到
大班幼兒的簽到方式和小班、中班幼兒的簽到方式有明顯不同,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大班幼兒期待更自主、更多元的簽到方式。因此教師要基于幼兒的游戲能力與發展狀況,設計更豐富的簽到活動。教師可以讓幼兒自己設計表格,進行多樣化的簽到[1]。
幼兒到幼兒園之后,教師給每個人發一張紙,讓他們在紙上寫上自己的姓名、到幼兒園的時間、今天的天氣和自己喜歡的圖案。幼兒數了一下,發現一共有四項信息需要填寫,于是思考如何將這張紙片四等分。他們有將蘋果四等分的經驗,也有過將一張紙二等分的經歷。他們拿著紙片嘗試不同的折疊方法,在他們將紙片對折一次之后,教師提醒他們再次對折,紙片就平均分成了四份。四等分是大班幼兒需要掌握的一項重要的數學技能,在生活中、游戲中也有廣泛的應用。四等分需要幼兒具備一定的數感,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操作能力。此外,多元化簽到可以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等。教師為幼兒提供自主操作的空間,他們能想出不一樣的折疊方法。有的幼兒沿著較長的邊對折,有的幼兒沿著較短的邊對折,還有的幼兒沿著對角線對折。幼兒疊好之后,用筆沿著折印描出了簽到的表格。接下來到了填寫信息環節,幼兒各顯神通。幼兒先是寫上名字,有的還在名字上用彩筆加粗。接著幼兒寫上時間,有的幼兒寫的是教師報給他們的時間,有的幼兒直接憑記憶畫出鐘表,并標出大致時間。接著是寫天氣狀況,教師指導幼兒,晴天就畫一個太陽,陰天就畫一片云,下雨就畫一些雨點。幼兒需要先觀察天氣,做出自己的判斷。最后幼兒發揮自己的專長畫喜歡的圖案,有的幼兒畫的是一朵花,有的幼兒畫的是一個五角星,有的幼兒畫的是人物。
設計這樣的簽到活動能激發幼兒參與的熱情,他們將簽到當成一次精彩的展示游戲,態度積極,情緒高漲,拿起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設計出各種各樣的簽到表。簽到表的背后展示的是幼兒的數學能力,以及將數學知識轉化為思維的能力。在這樣的簽到表里,幼兒能展現他們的涂色能力、操作能力和多方面的數學能力。這樣的簽到比每天教師點名,幼兒答“到”要精彩得多。可見教師要在簽到的過程中讓幼兒動手操作,開動大腦,運用數學思維。
四、通過測量溫度簽到
疫情防控是當前幼兒園每天要做的基本工作,幼兒每次簽到時都需要測量體溫。通常情況下,幼兒進入幼兒園,教師要先為他們量體溫,如果發現異常,就要進一步觀察;如果一切正常就讓他們進教室。量體溫的工作可以讓幼兒自己完成,教師只需要在旁邊進行適當的指導與監督。同時,教師也可以將量體溫環節與自主簽到結合,讓幼兒在簽到時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寫上早上測得的體溫。
測量體溫的方式比較簡單,教師只需要教幼兒如何使用體溫槍,讓幼兒拿著體溫槍,對準自己的手腕掃描一下,顯示屏上就會出現體溫的數值。教師還可以教幼兒如何使用溫度計,讓幼兒在簽到時測量當天的溫度。教師先拿出一支自己制作的溫度計,讓幼兒說一說上面最大的數字是多少,最小的數字又是多少。接著教師讓幼兒觀察溫度計上的幾條線長短是不是一樣,再拿出一支真的溫度計,讓幼兒在觀察的過程中試著讀出今日的室內溫度。測量溫度是大班幼兒開展的一項常態性的科學活動,能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同時也能提升他們的數學能力。幼兒要初步掌握正確使用體溫槍和溫度計的方法,不但要能讀出對應的溫度,同時還要能將其記錄下來。學會測量這兩種溫度,幼兒就可以在自己的名字后面既寫上自己的體溫,又寫上今日的溫度。
在幼兒早上上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幼兒面前放一支體溫槍和一支溫度計。教師要先觀察幼兒如何使用體溫槍,再觀察他們是怎樣將數據記錄下來的。如果幼兒操作錯誤,或者不知道如何做,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導。如果有幼兒不知道如何記錄體溫,教師可以將體溫寫在旁邊,讓他們模仿,直到會寫為止。在第二天測量體溫的過程中,教師要特別關注這些幼兒,觀察他們是否會記錄體溫。簽到中的輔導要以個別跟蹤為主,讓幼兒獲得精準的發展。接著教師要觀察幼兒如何讀出溫度計顯示的數據,如果有幼兒讀錯了,教師可以讓讀對的幼兒幫助他。也就是說,教師可以讓幼兒之間互相幫助來實現幼兒的共同成長。最后幼兒在填寫溫度時,可以進行個性化的設計,比如可以用紅筆寫上體溫,再用藍筆寫上氣溫。自主簽到與測量溫度結合,能促進幼兒在數學方面的發展。
結語
教師在改變大班幼兒簽到方式的同時,激發了他們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欲望。教師設計多樣的自主簽到活動能讓幼兒在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中汲取多樣化的數學經驗,進而促進他們自然的、有序的發展。多樣化的簽到拓展了幼兒自主探索的空間,使相關的數學活動更具趣味性與操作性。總而言之,在自主簽到活動中,大班幼兒在自我管理能力和數學能力上都獲得了發展。
【參考文獻】
[1]裘小潔,寶貝,你今天“簽到”了嗎?:談幼小銜接中幼兒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J].好家長,2016(3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