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燕
【摘要】目的:對ERAS理念指導下的護理干預對股骨下段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方法:以本院的48例股骨下段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組后實施上述不同護理方式,主要目的是比較兩組不同護理干預方式下的護理效果。結果:經比較后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存在較大差異(P<0.05)。結論:在股骨下段骨折患者護理期間采取ERAS理念指導下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有效地將患者的身體狀態進行改善,同時提升患者的康復速度。
【關鍵詞】ERAS理念;股骨下段骨折;圍手術期;護理效果
Application effect of ERAS concept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patients with lower femoral fracture
FANG Yan
Liy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Liyang, Jiangsu 213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erioperative application valu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ERAS concept in patients with lower femoral fracture.Methods:48 patients with fractures of the lower femur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mentioned above were implemented after grouping. The main purpose was to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of differ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Results: After comparison,it was found that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s guided by the ERAS concept during the nursing period of patients with lower femoral fractur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physical state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recovery speed.
【Key Words】ERAS concept; Fracture of lower femur; Perioperative period; Nursing effect
隨著當前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股骨骨折也成為了現階段常見的一種骨折類型,這種骨折類型的主要發生原因基本是由于高處墜落或車禍所導致,一旦發生股骨下段骨折現象,治療難度較高,同時也需要長期的恢復時間。而手術是治療骨折患者的主要方式,在手術期間,患者要承受較大的疼痛,同時心理壓力也比較大,這就導致在患者在這一期間有較大的概率產生心理或生理應激反應,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都造成了較大影響。加速康復外科(ERAS)其中的主要工作任務就是為患者提供更加快速的康復護理工作,從多個角度和層面來為患者展開護理,例如麻醉、疼痛和切口愈合等細小環節中,從而促使患者可以獲得更加快速的康復速度,改善患者的預后。ERAS護理理念在當前外科治療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護理措施,且已經獲得了醫務人員的普遍認可,也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應用效果[1]。本文就ERAS理念對股骨下段骨折患者的護理效果展開分析,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分別是本次研究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后差異較小(P>0.05),不具統計學意義,見表1。
1.2 方法
將常規護理和ERAS理念下的護理干預分別應用在兩組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對照組主要是采用常規護理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觀察以及用藥指導和生活護理等日常護理步驟,觀察組則是在這一基礎上采取ERAS理念展開護理工作,詳細護理步驟如下。
1.2.1 術前準備。采取一對一的方式對患者根據其身體狀況和病情開展健康宣教工作,提升患者對其疾病治療大概方式的了解和認知。同時,需要提前根據患者的手術類型做好充分的準備,一般患者在治療前會存在嚴重的心理壓力,心理壓力的來源一般是由于身體疼痛、對治療的恐懼以及家庭經濟負擔所引起[2]。護理人員要及時和患者溝通,了解影響患者心理狀態的實際因素,并對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預措施,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避免患者出現緊張、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同時為患者提供充分的營養支持工作。在手術開始前,再次為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健康宣教的方式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視頻以及健康手冊的方式,充分地讓患者對疾病和治療有深入的理解認知,引導患者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以及身體承受能力,選擇更加適合患者的疼痛緩解方式。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還要和患者家屬進行充分的交流,讓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鼓勵和引導,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手術前1d,無需禁食禁水,僅需讓患者在術前6h開始使用非固體性的食物,并在術前4h為患者提供10%的葡萄糖補充患者所需水分。在手術前,如果患者依然存在恐懼心理,護理人員還需要和患者進行交流和溝通,緩解患者由于對手術恐懼所產生的焦慮和抑郁情緒,提升患者的治療信心,確保患者術前充分營養攝入[2]。
1.2.2 術中護理。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充分的監測,觀察患者是否有異常情況出現,如有異常需要馬上匯報醫師進行處理。同時還需要保持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體溫,并幫助患者做好保暖護理,控制患者溫度正常,并配合醫師完成手術過程。
1.2.3 復蘇期護理。麻醉后患者的吞咽反射消失,容易誤吸血液、分泌物、嘔吐物等,進而造成咳嗽、呼吸困難、紫紺、窒息等癥狀。在麻醉復蘇期時及時調整患者體位為頭低腳高位,并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以便于吸除氣道內分泌物、嘔吐物等。特別是拔管前要清理患者鼻腔和口腔分泌物,嚴密觀察各項生理指標的恢復狀況。需要全身麻醉的患者,下頜關節松弛,容易發生舌后墜,則會給呼吸道造成堵塞,進而引發腦缺氧甚至是窒息的嚴重后果,因此,護理人員在術后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率、脈搏、呼吸等生命指征,一旦發生患者有舌后墜現象,必須及時將其下頜抬起以分離后墜的舌根與口咽后壁來幫助其呼吸道保持通暢,可適時應用開放性通氣進行幫助。
1.2.4 術后護理。在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協助將患者送回病房,并在恢復期間幫助患者進行術后康復訓練,促進患者的康復速度,在手術后的幾天內,護理人員盡量在患者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協助患者盡早的下床活動,同時盡量加速患者的腸道蠕動,幫助患者做一些有助于其倡導蠕動的運動,避免患者出現腸道黏連或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如果患者的疼痛感較為強烈,護理人員可以為患者采取適當的緩解疼痛措施,例如中醫的耳穴貼壓、敷貼止痛,在耳穴表面貼敷小顆粒狀物體,貼敷后,用手按壓耳穴,產生良性刺激以緩解病痛。在手術后,患者需要持續地進行輸液,大概的輸液量在2L左右。在手術后的6h內,可以適當地將飲水量降低,并在6h后恢復進食[3]。在手術后1~3d,護理人員可以幫助患者進行股四頭肌的收縮和下肢肌肉的長收縮鍛煉,并強化患者腰背部肌肉的鍛煉,鍛煉時間根據患者的實際接受能力進行調整,并在這一期間引導患者正確的呼吸,減輕由于呼吸所導致的疼痛感。很多患者認為手術后不可以運動,因此在護理期間不愿意配合,對于這一類患者,護理人員要將早期鍛煉的重要性進行詳細的講解,提升患者的護理依從性,加速其康復,提升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術前術后的疼痛程度以及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VAS是本次評估患者疼痛程度的表格,滿分為10分,分值和患者的疼痛程度成正比,同時比較在護理期間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概率以及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
觀察組護理后VAS評分低于對照組,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概率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3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情況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隨著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建筑行業和交通行業取得了飛速的進步,而在這一同時,由于高處墜落以及交通事故所導致的骨折事件發生率不斷增加,其中股骨下段骨折在骨折疾病治療中發生概率也是比較高的。在患者出現股骨下段骨折后,通常會出現極度疼痛感,然后在骨折處還會有疼痛和腫脹等不良反應的發生,如傷口是開放向,其病情和疼痛感則是更為嚴重,部分患者甚至在骨折后出現休克癥狀。在出現股骨下段骨折后,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威脅,因此需要在股骨下段骨折的第一時間馬上送往醫院進行治療,而在治療期間患者也會承受較高的疼痛感,同時心理壓力較大,如果部分傷口沒有得到及時的處理也會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在臨床中,針對該疾病通常采取手術治療方式進行干預,其中鎖定鋼板、髓內釘等術式都是常見的手術方式,手術治療雖然可以給患者的疾病帶來一定的改善,且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但是手術畢竟是侵入性操作,在治療期間會給患者造成一定的創傷應激,導致患者出現各種不同程度的并發癥,從而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和康復進程造成影響[3]。ERAS理念在近年來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一護理理念主要是通過麻醉干預、微創以及術后有效鎮痛和康復訓練等方式來降低患者的疼痛感,降低應激反應的發生概率。在本次研究中,比較了兩組患者的不同護理效果后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ERAS理念指導下的護理干預方式可以更好地降低患者在護理期間的疼痛感和并發癥發生概率,加速患者康復,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余海霞.ERAS理念指導下的護理干預在股骨下段骨折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臨床研究,2020,28(4):189-190.
[2] 胡洪偉.基于ERAS理念指導下的護理干預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20, 29(6):11.
[3] 顧岳.ERAS理念下護理對鼻中隔偏曲矯正術患者麻醉蘇醒情況及疼痛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學,2020, 29(2):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