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珍
摘 要:中職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或多或少地會出現焦慮心理,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因此,消除學生的焦慮心理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分析中職學生英語學習焦慮心理的成因,提出了消除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焦慮心理的幾大措施。
關鍵詞:中職學生 英語學習 焦慮心理
焦慮,作為一個在心理學領域被研究的對象,我們很難簡單用一句話來給“焦慮”下定義,它總是伴隨著不適、挫敗、自我懷疑和擔憂的情緒。
美國語言學家Thomas Scovel把焦慮定義為“一種模糊的畏懼”。心理學家MacIntyre和Gardner把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產生的焦慮看作是一種特別的焦慮,他們認為外語學習焦慮由三個部分構成:害怕交際,因為無法正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害怕負面的社會評價,起源于學習者希望給別人留下正面的社會印象;考試焦慮。一些學者認為焦慮是導致學生英語學習成績差的原因之一,有的學者則認為學生因為英語成績差所以導致焦慮。總而言之,焦慮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是有影響的。
因此,英語教師應了解學生焦慮心理的成因和表現,從而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措施,消除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焦慮心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一、中職學生焦慮心理的成因
由于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和家庭,有的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很少,他們覺察到跟別人的差距所在,所以在英語的聽、說、讀、寫,尤其是說方面,不愿意開口說英語,覺得自己的口語不好,說出來不正確或者帶有家鄉口音,害怕同學嘲笑他們的發音問題。
有些學生對于英語語言學習有著不適應性,加上過去失敗的經歷帶來不好的心理體驗,導致在考試的分數方面體現出了不盡如人意的一面。加上每個學生的特質不同,思維反應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不大相同,學生之間就漸漸拉開了差距。由于學生普遍有較強的自尊心,成績稍差的學生就對學習英語產生了一種恐懼心理。
課堂活動形式也是導致學生焦慮的原因之一。英語課堂上經常會組織一些對話和游戲之類的活動,要求學生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對于毫無準備地在課堂上用英語說話,大部分學生會感到比較緊張,久而久之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很容易形成焦慮心理。
二、中職學生產生焦慮心理的表現
中職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存在焦慮心理的表現,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在英語課堂上,害怕跟教師進行眼神交流,習慣性低著頭,除非教師要求看黑板。不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或參加課堂活動,常常對上課內容流露出困惑的眼神,卻很少舉手提問,就算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出現了很明顯的知識性錯誤,也沒有信心和勇氣給教師指出錯誤。
在英語課之外,不愿意做英語作業,不愿意主動學習英語方面的知識。做英語作業時唉聲嘆氣、煩躁不安,擔心教師或家長詢問英語的學習情況。
面臨英語考試,考試前就很緊張,考試時很熟悉的單詞或句型想不起來,試卷經常做不完或漏做,或者每做完一題就反復檢查,耽誤了做后面的題的時間。考試結束后也不想知道自己的英語考試成績。
對自己的英語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時,覺得單詞很難記,語法學不會,認為自己無法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認為自己在學習英語方面沒有天賦,害怕教師和同學說自己笨。
三、消除中職學生英語學習焦慮的措施
通過上述中職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存在焦慮心理的表現,可以發現焦慮時時刻刻都在困擾著學生。根據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的人本主義理論,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和自身角色,不僅要幫助學習者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獲得學習方法,健全他們的人格。
為此,英語教師應采取有效的措施來緩解中職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焦慮心理,幫助他們走出焦慮困境。
(一)激發中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精彩的課堂導入
精彩的課堂導入可以有效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緩解緊張心理。
教師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來導入新內容。中職英語課本模塊2的Unit 2 I saw a terrible movie的話題是關于周末的活動,教師可以這樣開頭: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ovie?
這樣的問題一拋出,無疑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會給出各種各樣的答案,相信那些英語基礎較弱的學生也會不自覺地參與課堂討論。
教師還可以從直觀上進行導入。如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電腦等一些教具,從視覺、聽覺多方面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給他們鮮明的感性認識,充分利用感性認識來理解復雜事物。
教師也可以采取猜謎式的導入。例如,講授中職英語課本模塊1的Unit 3 How much is it?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展示幾張關于物品的圖片,用遮擋物遮住一部分,然后提出問題“What is it?”等學生猜完之后,教師再把完整的物品圖片展示給學生。這樣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開頭也能激起學生們參與課堂的興趣。
2.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
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產生厭倦心理,從而導致焦慮。改變僵硬教學模式的最好辦法是讓課堂活動多樣化,開展小組討論、即興表演、課堂游戲、朗讀、猜謎、唱歌、演講等活動來活躍課堂氣氛。甚至可以將某個單元或者一個單元的某個部分布置給學生,讓學生輪流擔任教師,對全班學生講解課程內容,教師提供適當的幫助。
多種多樣的活動能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減少負面情緒給學生帶來的焦慮和抵觸心理。
除了這些活動之外,多樣的教學手段也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傳統的錄音機、投影儀到如今的多媒體電腦,都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從紙質的教學課本轉移到需要多感官配合的現代教具上來,教師要盡可能地結合學校現有教具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
3.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中職學生對于陌生的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教師應把學生的這種特質與英語學科聯系起來,努力在英語教學中讓他們了解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
例如,中職英語課本模塊2的Unit 10 Why was it built?涉及世界各地著名的建筑物。在第一課時就提到了舊金山的金門大橋、英國的巨石陣、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和意大利的比薩斜塔。教師不能僅僅停留在介紹它們的名稱和地理位置上,如果時間有限,可以選擇其中一到兩個進行詳細介紹,包括一些數據、成因和歷史上的記載,伴隨著相應的圖片,讓學生對英語國家的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也拓寬學生的視野。
如果學生意猶未盡的話,在本單元的最后life and culture部分,文章介紹了古代世界七大奇跡,教師可以利用圖片和視頻進一步對知識進行拓展。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喜歡一位教師就會喜歡其教的那門課。所以想減輕學生學習英語的焦慮心理,一個間接的辦法就是教師要學會跟學生和諧相處。有了和諧的師生關系,有了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師可以更好地開展相關的英語教學活動。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教師要認真做好本職工作
教師全心全意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首要條件。語言是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作為一名英語教師首先要有一口流利的英語,所以英語教師要使自己發音標準,課前認真備課,努力搜集與課堂教學有關的資料,課后及時批改作業,摸清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在學生疑惑不解的時候,教師要耐心分析和解答。只有稱職的教師才會得到學生發自內心的尊敬和喜愛。
2.教師處理問題要有藝術性
教師所面對的學生是有著不同性格、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
對于調皮的學生,教師不應一味訓斥,而應該在與他們聊天的過程中了解他們搗亂的原因,這樣可以走進學生的內心,還能跟學生建立朋友式的關系。
對于一些英語成績不是太好、對英語有抵觸心理的學生,教師與之交談時的態度應更親切和藹,多給他們一些鼓勵,幫助他們正確地評價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表現,從而消除對英語學習的抵觸心理。
(三)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學生總是希望在學習中獲得成功,得到教師、同學和家長的肯定。如果多次努力還是沒能達到他們自己希望的效果,焦慮心理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
所以,教師應充分保護學生對成功的渴望,給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幫助他們減輕對失敗的恐懼心理,克服焦慮心理。
1.教師要把握知識的難易度
在課堂上傳授給學生的知識不應該過于容易,也不應該過于難,過于容易則不能提高學生的水平,過于難則打消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在備課時應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讓每個階段的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
2.教師要掌握好考試的難易度
在中職英語教育階段,教師應避免因考試出題太難而讓學生對英語學習望而生畏、知難而退。
3.教師應學會鼓勵學生
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更多方面表現在教師要學會鼓勵學生。質的飛躍要有量的積累作為基礎。當學生處在學習的瓶頸階段或情緒低落期時,教師要在細節上幫助學生找到成就感。例如,告訴學生在比較成績時不要跟全班學生做比較,而應該跟自己以前做比較,之后會發現學生可以背更多的單詞、口語發音也更純正了。教師應學會找到學生的閃光點,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作者單位:宣城市信息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