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體育教育逐漸受到教育者和社會各界的關注。體育運動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初中體育教師要深入探究新課程內容,明確課程改革的目標,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探索新的教學方式。鑒于此,文章對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應用進行了探究,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初中體育;興趣教學法;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方紅霞(1966-),女,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中華路中學。
體育課程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在中學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采用單一的方式教學,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學習效率較低。將興趣教學法運用到實踐中,能夠使體育課堂更加生動,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練中,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對目前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興趣教學法的作用和應用策略等方面的內容進行探究,提出有效的實施策略,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一、興趣教學法的作用
興趣教學法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興趣教學法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發展規律,能夠提高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產生學習動力,從而主動參與體育活動。一方面,在有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能夠獲得更加愉悅的體驗,訓練效果更好,學習更加高效[1];另一方面,興趣教學法能夠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在教學中,以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設計教學活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運動知識和技能,從而實現體育核心素養教學目標。
二、當前初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初中體育教學的改革創新雖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阻礙初中體育教育的發展。
(一)體育教學設計枯燥單一
受傳統觀念影響,不少教師認為體育是副科,只需要讓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即可。學生的學習態度散漫,無心學習體育。例如,在教學中,部分教師會進行“放羊式”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中自由地玩耍,整節課的教學缺乏教育性,沒有讓學生意識到體育的重要性,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此外,還有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味地讓學生訓練動作技能,教學內容單一,體育課堂枯燥乏味。在這種單一、沉悶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下降,學習效率難以提升。
(二)體育教學效率低
一些教師對課程的安排不合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部分教師對體育缺乏正確的認識,將體育考試當作教學的唯一目標,只重視技能的訓練,忽視體育素養的培養,教學方向與學生的需求產生偏差,這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其次,學生缺乏學習意識。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體育作為副科,相較于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不太受重視,課堂常常被其他學科教師占用。而受教師影響,很多學生將大部分精力放在文化知識的學習中,不愿意參與體育活動,把體育課當作娛樂活動課,不愿意進行體育鍛煉,對體育的認知較為片面,忽視體育的教育意義,學習較為被動。最后,學生的身體素質較差。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雖然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但也給青少年帶來了不利的影響。信息技術的發展豐富了學生的娛樂方式,但部分學生缺乏自制力,在接觸電子產品時,難以控制自身的行為,沉溺于網絡游戲,將大量的課余時間用在網絡游戲上,缺乏體育鍛煉,導致身體素質不斷下降。
三、興趣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教師進行示范引導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來設計教學活動。教師要結合理論知識對學生進行示范引導,讓學生了解運動技能,明白其中的原理,加深對體育的認知,并通過體育技能的訓練,讓學生形成肌肉記憶。同時,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加強示范和指導,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運動觀,讓學生意識到體育運動對身心發展的重要作用,提高運動的積極性[2]。在體育課堂中,教師要積極與學生互動,觀察學生的行為,了解其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教學評價讓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助力其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中長跑教學中,教師要提高語言的藝術性,使用通俗易懂、簡單幽默的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講解中長跑技術要領,讓學生了解中長跑時應該注意的要點。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動畫視頻,展示正確的呼吸方法,利用動畫來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長跑中,科學地呼吸是獲得好成績的前提,只有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才能夠在跑步中更加順暢。教師要示范跑步姿勢,利用現代技術全方位展示科學的跑步姿勢,與學生共同探討交流,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環境,加深學生對跑步的認知。中長跑是一項較為艱難的運動,一些學生缺乏毅力,體能較差,難以堅持跑完全程。因此,教師要與學生共同訓練,做好示范引導,發揮榜樣作用,并通過科學的訓練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為運動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多關注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加強指導,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讓學生意識到運動的重要性,并主動參與其中。
(二)創建體育興趣小組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如果單獨進行運動訓練,容易懈怠,進而對體育運動失去興趣。為此,教師要創建興趣小組,綜合考慮學生的體育水平、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特長等方面的內容,合理劃分小組成員,讓學生在小組中相互指導、監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興趣的不同,讓學生自由組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共同成長。如教師可以創設足球小組、籃球小組、跳繩小組、羽毛球小組等不同的小組,并為每個小組設計不同的學習任務,讓小組成員互相幫助,相互監督,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小組合作學習還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使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友好和諧。此外,部分初中生心思敏感多變,有較強的叛逆心理,因此教師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課堂教學,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設計教學方案,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在體育活動中,教師還要發揮體育的作用,營造輕松愉快的活動環境,讓學生放松心情,以健康的心態學習。如在籃球投球技能的教學中,部分學生對籃球缺乏興趣,不愿意參與體育訓練。對此,教師可以開展投球比賽等趣味性活動,挖掘體育活動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從而實現素質教育目標。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營造競爭氛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這樣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團隊榮譽感,激發體育潛能,還能讓學生理解合作和競爭的深層意義。例如,在“接力賽跑”的教學中,教師要拓展運動項目,讓學生以四人為一組進行體育鍛煉,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競賽活動開始前,教師要教授跑步技巧和接棒方法,并讓學生根據本組成員的特長和個性合理安排自己小組的運動策略。教師在教授體育知識技能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讓學生在合作競爭中體會到運動的樂趣,領悟體育精神,明白體育的內涵,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三)開展體育游戲活動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明確自身與學生的定位,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方案,為教學做好準備。愛玩是少年的天性,教師要將游戲融入課堂中,以教育性和趣味性為原則設計游戲活動,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自覺進行運動訓練。同時,教師要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訓練。例如,在球類技能教學時,由于男生和女生在體質、興趣上存在較大差距,一般情況下,男生更加喜歡籃球,而女生更加喜歡排球。在體育課堂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兩組,組織男生進行籃球游戲和比賽,組織女生進行排球游戲和比賽,在游戲中強化訓練,訓練學生運球、傳球、投球等基礎技能,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學習。
在課程教學中,教師要設計多樣化的游戲活動,改變以往刻板沉悶的課堂氛圍,利用游戲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體育教學大多在室外進行,活動范圍較大,教學方式也更加靈活,教師要將游戲融入課堂中,讓學生在游戲中放松心情。例如,教師可以設計“抱團取暖”游戲:先在操場中畫出一個大圓,讓學生站在圓圈上,每個學生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教師隨機喊出一個數字,學生要根據數字快速抱團。如教師喊“5”,學生要快速以五人為一組抱團,最后人數不足五人的小組被淘汰出局,堅持到最后的學生獲得勝利。當然,體育游戲活動中較容易出現安全問題,因此教師要強調游戲的紀律性和安全性,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進行游戲活動,引導學生有序鍛煉。
(四)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
體育運動有著鮮明的動態特點,包含理論知識與運動技能這兩方面的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室內體育理論教學,傳授體育知識,加深學生的認知,讓學生展開想象,在大腦中對理論知識產生形象的認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3]。例如,在“挺身式跳遠”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挺身式跳遠的規范動作,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和圖片了解跳遠的技術,再組織學生到室外進行實際訓練,逐步掌握挺身式跳遠的技術要領。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搜索體育材料,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如在跳遠的教學中,除了挺身式跳遠還有很多其他類型的跳遠項目,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查找不同的跳遠方法,探究如何才能提高跳遠成績,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五)創設體育情境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學內容較多,學生可能會對某些教學內容缺乏興趣,因此常常找各種理由逃避體育學習。為此,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融入教學過程中,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放松心情,降低學習壓力。例如,在“耐久跑”教學中,部分學生由于身體素質較差、意志力不強,不喜歡這項運動。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講解國家運動員的故事,讓學生以運動員為榜樣,學習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又如,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接力賽活動時,可以利用播音器等設備播放慷慨激昂的音樂,讓學生情緒高昂,激發運動熱情。此外,教師要合理利用體育器材開展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訓練。如學校操場中通常都有杠桿等器材,教師可以利用其對學生進行拉伸訓練。又如,教師可以利用羽毛球、毽子、跳繩等工具開展趣味教學,訓練學生的協調能力,豐富教學內容。
(六)創新教學模式,優化體育教學環境
環境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教師要優化教學模式,改變以往刻板的訓練方式,將課堂交還給學生,構建開放式的課堂環境。如讓學生擔任小老師,向其他學生傳授知識,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要加強課堂互動,放下領導者的姿態,與學生平等溝通,創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個性。例如,在“立定跳遠”的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跳遠情況,從學生的角度提出問題:“同學們有玩過跳遠游戲嗎?要怎樣才能夠跳得更遠呢?”提出問題后,教師讓學生表達自身的想法,在課堂中暢所欲言。在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讓跳遠水平較高的學生擔任小老師,分享自己的跳遠技巧,引導其他學生主動思考。此外,教師要對學生的觀點進行補充和總結,引導學生深入探究跳遠的技巧,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教學效果。學校要增加體育器材的投入,補充教學設備。如增加健身器材、籃球、排球、羽毛球、體操墊等器材的投入,為教學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除了在物質上豐富體育設施,學校還要加強體育文化的宣傳,利用宣傳欄、黑板報以及校園廣播等途徑宣傳體育文化,營造積極、健康的運動氛圍,讓學生意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創建具有特色的體育文化,構建和諧的學習環境。
結語
體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通過示范引導、建立興趣小組、開展體育游戲活動、創設體育情境等方式,在初中體育課堂中融入趣味元素,突出體育的運動性、趣味性特點,使教學更加科學有效,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黃兵華.探究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運用[J].山海經(教育前沿),2017(12):140.
李聰.探究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運用[J].速讀(上旬),2019(7):57.
李國生.探究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應用[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