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雲喆 戚鳴
摘要:紅色經典音樂生動細膩地記錄了我國革命先輩的光榮事跡,客觀全面地揭示了先輩為謀求國家獨立、民族解放而經歷的革命實踐活動,進一步拓展了我國教育資源。在高校音樂教育體系中,紅色經典文化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在社會持續發展的今天,很多高校教師缺乏對紅色經典音樂的重視,在日常教學中往往忽略紅色經典教育,不利于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鑒于此,文章著重探討紅色經典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傳承,首先對紅色經典音樂進行闡釋,明確其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其次揭示高校紅色經典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最后立足于實踐提出具體可行的應對策略,促進紅色經典音樂在新一代年輕人中得到廣泛傳播,促使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全的人格,實現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關鍵詞:紅色音樂;高校教學;音樂教育;傳承分析
中圖分類號:J60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10-00-03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對高素質、高層次復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須與時俱進,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勇敢積極地摒棄落伍的教育思想,強調學生專業技能與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在音樂教育中,要靈活合理地融入紅色經典音樂,這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其背后隱藏的革命歷史的了解與認識,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還能夠促進紅色經典藝術文化在新一代青少年中得以傳承和弘揚。因此,高校音樂教師須重視并強化對紅色經典音樂的教授,以期在引導學生塑造健全人格、樹立正確價格觀的同時推動我國音樂事業的持續發展。
1 紅色經典音樂概述
1.1 紅色經典音樂
紅色經典音樂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紅色經典音樂仍然具有獨特的教育價值。課堂教學中涉及的紅色經典音樂可理解為紅歌(主旋律歌曲),即弘揚革命和歌頌祖國的歌曲,它們將革命歷史以更富有張力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將歷史烙印深深地刻在人們的意識形態中[1]。
1.2 紅色經典音樂的教育意義
1.2.1 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
高校加強紅色經典音樂教學,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加深對革命歷史的認識和了解,通過音樂體會革命先輩的堅定信念,直擊學生內心并引起情感共鳴,令其認識到當前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燃起對祖國的敬愛之情[2]。另一方面,很多紅色經典樂曲中融入了優秀的理想信念,如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等,學習紅色經典音樂對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意義重大。
1.2.2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當代大學生知識面廣而不深,參加社會實踐泛而不精,價值觀不穩定,容易受外界影響,難以準確快速地辨別是非。在互聯網技術蓬勃發展的今天,網絡世界中各種思想相互碰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樹立正確積極的價值觀。學生深入學習紅色經典音樂,準確把握其創作背景及蘊含的精神價值,以革命先輩的堅定信念引導學生為實現個人夢想而努力拼搏,以紅色精神塑造正確的價值觀,避免在腐朽思想的侵蝕下迷失自我。
1.2.3 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紅色經典音樂題材豐富、類別多樣,并不局限于流行的音樂題材和風格,還涵蓋戲曲、民歌等多個類別,涉及的音樂范圍非常廣。另外,紅色經典音樂既蘊含深刻的哲理和濃厚的革命精神,也濃縮了豐富的創作精華。學生加強對紅色音樂教學曲目的學習,有助于提高個人音樂審美能力和音樂專業素養,對學生后期發展大有裨益。
2 紅色經典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2.1 紅色經典音樂的傳承意識淡薄
作為極具特殊性的時代產物,紅色經典音樂不僅承載著革命先烈奮勇抗戰的英雄事跡,也蘊含著深刻的精神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及革命精神的重要載體。
很多高校雖然會定期開展紅色經典音樂傳承活動,但是并未將其作為一項重要事件進行籌劃組織,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流于形式,并未在紅色經典音樂傳承活動中融入愛國主義教育。
縱觀國內高校舉辦的各種以傳承紅色經典文化為主題的音樂活動,只有寥寥數名參與人員在舞臺上唱歌跳舞,并未以其他形式向人們展示凝聚革命精神的紅色經典音樂,使得很多學生難以領悟紅色經典音樂的內涵與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難以弘揚和發展紅色經典音樂。
2.2 紅色經典音樂教學內容開發力度不夠
作為高校音樂類通識課程教學的主要構成,紅色經典音樂憑借獨特的精神內涵,在高校音樂教學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多高校會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以紅色經典音樂為主題的音樂教學及實踐活動。但是受種種因素的影響,許多教師在帶領學生參與紅色資源音樂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往往未投入較大精力深入挖掘和充分彰顯紅色資源的精神內涵,只是照本宣科,直接導致高校音樂教師難以深刻認識到加強紅色經典音樂教學的必要性。
受此影響,很多教師缺乏對紅色經典音樂教學內容的開發設計動力,在日常教學中,難以積極主動地搜集與紅色經典音樂教學相關的資源,更不會帶領學生深入領悟紅色資源蘊含的深刻意義,導致紅色經典音樂教學實踐開展不力,根本無法有效滿足學生了解紅色經典音樂內涵、學習紅色文化的個性化需求。可以說,由于對紅色音樂內核挖掘不充分,紅色音樂教學工作效率低下,教師并不重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很容易造成紅色經典音樂在傳承過程中斷層。
2.3 紅色經典文化的傳承形式單一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特別是高等教育事業迸發出強勁的活力,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新時代高端人才。如今,互聯網技術日臻成熟且在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教育行業中推行“互聯網+教育”模式勢在必行。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功能與優勢,為教學工作高效高質地開展夯實了基礎。
但是,縱觀高校紅色經典音樂教學現狀,很多教師在開展紅色經典音樂教學工作時,依舊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并未隨著教育制度的變革和時代需求的變化更新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不善于合理地應用互聯網技術,無法對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產生有效刺激,無法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目前,很多教師只是通過講解紅色音樂曲目或者組織合唱比賽的方式傳承紅色經典文化,并未帶領學生深入學習紅色經典文化蘊藏的革命精神及文化內涵,導致學生只會哼唱紅色歌曲,卻難以理解其背后的歷史意義,使得紅色經典音樂傳承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3 紅色經典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傳承策略
3.1 加強對音樂教師的培訓和考核,打造卓越出色的師資隊伍
教師專業能力的高低及專業素養的強弱直接影響教學質量,音樂教師亦是如此,其個人價值理念會在無形之中影響學生。所以,學校須加強對音樂教師的培訓和考核,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發揮紅色音樂的育人作用。
第一,高校須對應聘者嚴格把關,只有專業基礎扎實、政治立場堅定、價值思想健康積極的人才,方可進入高校成為一名音樂教師,杜絕任何形式的“裙帶關系”“小圈子文化”“空降兵”,維護工作生態環境的純潔性,從源頭上保障人才質量,為后續音樂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3]。
第二,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培訓,及時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方式,通過專業講座、座談會等方式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與技能,提升其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保障音樂教學工作的穩步高效開展[3]。
另外,音樂教師須加強和學生溝通交流,同時對日常考核引起重視,在向學生宣講紅色經典音樂歌曲時,應深入挖掘其中的精神內涵,引導學生在學習紅色經典音樂歌曲的過程中加深對紅色文化的理解,深刻領悟革命先輩精神,燃起愛國情懷和對英雄先輩的崇敬之情,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第三,制定并實施嚴謹合理的考核機制。高校可根據工作的具體推進情況和內部的管理規律制定符合本部門的運行機制、規章制度和考評方案,通過聽課、說課、演出、講座等方式完善高校音樂教學的課程體系。
另外,還要對相關情況進行客觀合理的考核,將這部分納入年底教學質量考核評估中,與評優評先緊密聯系,以此提高音樂表演教師的政治覺悟,促進教師自覺拓展理論知識深度,不斷提高教學工作水平,促使其主動積極地向學生講解紅色文化,引導學生肩負起傳承紅色文化的重要使命[4]。
3.2 提高紅色經典音樂在聲樂教學中的占比
目前,很多高校積極開展音樂聲樂教學工作,并且涵蓋了大量的音樂作品,為聲樂教學案例的選擇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在實踐中,鮮有教師將紅色經典音樂作為教學案例,這也直接導致學生對紅色經典音樂缺乏認識與了解。
為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在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應積極向學生推薦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紅色經典音樂,適當提高其在聲樂教學中的比例。在正式授課之前,教師不應直接講解紅色經典音樂的演唱技能、演唱特點,而應著重論述其創作背景及深刻內涵和精神等,促進學生深入了解紅色文化,引起學生的共鳴,最終主動積極地傳承和弘揚紅色經典文化。
3.3 積極挖掘紅色音樂文化資源,讓紅色音樂滲入學生的頭腦中
隨著革命斗爭的持續開展,我國逐步積累并形成了大量的紅色藝術資源,它們零散分布于全國各地,共同構成了規模龐大且意蘊深厚的紅色藝術資源庫。無論是延安還是井岡山,都蘊藏著大量的紅色藝術資源,為后人了解先輩的英雄事跡提供了重要途徑。
在紅色經典音樂教學中,教師須深入挖掘各類紅色音樂文化資源,根據教材內容及教學目標選取合適的紅色音樂資源開展教學工作,加強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識與了解。學生只有深入了解紅色文化,才能更好地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使紅色經典藝術在新時代歷久彌新,重新綻放奪目的光彩。
3.4 創新教學模式,提升紅色經典音樂教學實踐質量
新一代大學生的成長環境比較優越,對于他們而言,硝煙四起的革命戰爭已成為久遠的歷史,他們難以深切地感受革命先輩的英勇精神。因此,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工作時,切勿直接向學生講解紅色經典音樂,而是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采取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和學生多交流,傾聽學生內心的需求,由此打造優質課堂,獲得良好的教學成效。
第一,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關于紅色革命、紅色文化的視頻或者圖片,以此作為課前導入,引入紅色經典音樂曲目,鼓勵并引導學生把握紅色經典音樂的內涵和情感。
另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各種渠道搜集紅色經典音樂資源,要求學生圍繞特定主題制作課件,使學生加深對紅色文化的了解,為后期開展紅色經典音樂教學夯實基礎。
第二,高校可創建專門的紅色經典音樂教學和交流平臺。按照時間順序,對所有紅色音樂作品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類,詳細介紹每一首作品的創作背景、精神內核及情感邏輯,豐富學生對主旋律音樂的知識儲備。
3.5 開展多樣化紅色經典音樂教學實踐活動
新時代的大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個性張揚,喜歡表達自我,并且很多學生喜歡參加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高校可以此為切入點,積極組織紅色經典音樂教學實踐活動,鼓勵并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強對紅色文化的了解,掌握更多的演唱技巧,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夯實基礎。
高校可組織并開展以紅色經典音樂為主題的歌唱比賽活動,要求參賽選手演唱紅色經典音樂作品。在正式演唱之前,參賽選手須向聽眾簡短介紹演唱曲目的創作背景及精神內涵,此舉既有助于學生和聽眾增進對紅色經典音樂的認識,還能讓參賽選手在準確把握情感主題的前提下生動地演繹紅色歌曲。
另外,學校可邀請紅色經典音樂的創作人或演唱者前來學校,以主題講座的形式為學生講解音樂作品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使學生通過前輩的講解深入了解紅色歌曲的創作背景,由此領悟不斷成長和積極進取的人生道理,認識到現在的美好生活源于先輩的頑強拼搏和英勇犧牲,自己要努力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
4 結語
大學生是國家發展的未來,是民族復興的希望,他們的思想水準、道德水平直接影響甚至決定國家的前途命運,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事業能否穩定有序地推進。當下,在高校積極開展紅色音樂教育,將紅色音樂積極引入高校音樂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高校教師須通過多種方法,高效、高質地加強紅色音樂教育,讓學生發揚時代精神、民族精神、革命精神,深刻領悟革命文化的內涵,讓學生成為紅色文化的傳承者、傳播者,使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參考文獻:
[1] 陳淑娟.探究紅歌文化思政元素在立德樹人教育中的積極作用[J].陜西教育(高教版),2022(3):50-51.
[2] 游天宇,賴海燕.高校紅色經典音樂的教學實踐研究[J].戲劇之家,2020(34):84-85.
[3] 陳維林.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策略研究[J].農家參謀,2022(17):28-30.
[4] 王青媛.校園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研究[J].文化產業,2022(2):85-87.
作者簡介:郭雲喆(1988—),男,河南鄭州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音樂學(音樂教育)。
戚鳴(1989—),女,浙江諸暨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音樂表演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