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崧

【摘 要】教師“微團隊”建設能夠增強教研團隊的凝聚力、內驅力和研修效率,成為推動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通過“培育團隊精神、引導成長規劃、開展讀書活動、骨干領銜教研、深入專題研究”等“微團隊”系列化的研修活動,有助于打造教師主動發展的專業成長機制,不斷激發教師成長的內生動力,促進青年教師走上專業成長的快速通道,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優秀教師隊伍。
【關鍵詞】“微團隊” 專業成長 五大策略
落實“雙減”政策和減負提質目標,關鍵在于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伴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微團隊”建設成為推動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
教師培訓和校本研修活動要從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出發,基于教研轉型和學科素養培育,遵循有利于教研轉型、有利于教師合作學習解決教學疑難、有利于實現校本研修跨越發展的新理念,建立以學科名師領銜、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梯次發展的教師“微團隊”組織。
本文闡述的“微團隊”的概念,指的是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為目的,按照學科分類或研修任務組建,由骨干教師領銜和數名中青年教師組成的共同體,微團隊成員合作學習、協同教研、解決問題,達到共同成長的目標。
教師“微團隊”建設,有利于培育和塑造團隊精神,激活“微團隊”教師的內在動力,發揮團隊教研的積極作用,能更好地促進骨干教師的專業成長,因此,得到普遍重視。
那么,如何更好地發揮“微團隊”建設的獨特作用呢?筆者結合校本研修的實踐經驗,提出“微團隊”建設的五大策略:(1)培育團隊精神;(2)引導成長規劃;(3)開展讀書活動;(4)骨干教師領銜教研;(5)深入專題研究,從而在“微團隊”系列化的研修活動中,形成科學高效的青年教師成長培養機制,踐行教師團隊學習的理念,增強青年教師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及研究能力,促進青年教師走上專業化成長的快速通道。
一、培育團隊精神
培育“微團隊”專業成長精神,激活中青年教師的成長動力,是教師“微團隊”建設的根本和靈魂。
教師成長的意義不僅僅是教學技藝、技能的嫻熟,更是對自我生命意義的追尋。教師內生力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對內在的自我生命價值產生一種認同感,進而發現自我、反思自我、發展自我,努力達成生命價值的釋放與超越;另一方面,教師要不斷探索教育的真諦,確立自己的教育理想。
“微團隊”教師有了共同的專業精神追求,就會激發強烈的專業發展自我意識,主動養成勤讀書、愛研究的習慣,自覺進行教學實踐和教學反思,在“微團隊”教研活動中轉化和提升已有的教學經驗,加快“微團隊”教師的專業成長。
案例:培育“微團隊”教師成長的“雁陣精神”
深圳市光明小學各學科都組建了一定數量的教師“微團隊”,學校一直重視打造“微團隊”教師成長的“雁行團隊”,培育教師主動成長的“雁陣精神”。如語文教研組以高頻次、高強度的學習培訓和研討活動,扎根日常課堂教學研究,近年來從骨干教師先行研究,到“微團隊”教師的領銜教研,骨干教師隊伍越來越壯大。“微團隊”教師在參與日常教研活動中合作共生、激勵成長,凝練出一句話:“成長不分先后,主動歷練自己。”語文教研組“微團隊”的這種精神,逐步推廣到科組各個備課組,并逐步推廣到不同學科?,F在,這句話成了該學校各學科“微團隊”教師成長的精神,學校培育了“成長不分先后,主動歷練自己”的“雁陣精神”,形成了共同成長的團隊力量,有利于培養更多的頭雁,帶動更多教師發展,由此,雁行隊伍會飛得更好更快、更高更遠。
二、引導成長規劃
教師“微團隊”建設,既要制訂“微團隊”發展規劃,也要引導“微團隊”成員制訂個人專業成長規劃。制訂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就可以清晰地引導“微團隊”成員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按照計劃,積極組織參加學習培訓和教研活動。值得提倡的是,“微團隊”制訂規劃的時候,一定要樹立標桿,尋求高標準的對話,站在一定的高度向上攀登。
案例:學校制訂“教師發展標準”,促進“微團隊”教師對標發展
為了指導教師做好專業發展規劃,學校制訂了“教師發展標準”(見下表)。從師德修養、綜合素養、教學基本功、信息技術應用等方面制訂了17條合格教師標準和優秀教師標準,以促進教師在專業道路上站穩講臺、邁上臺階、走向名優。
三、開展讀書活動
讀書,是教育者最好的修行。“微團隊”要制訂教師讀書計劃,每月推進讀書活動,定人、定書目布置讀書任務,定期開展“微團隊”教師讀書心得、讀書筆記交流活動,推動教師多讀書、讀好書。學校還要定期舉辦“微團隊”教師讀書分享會、讀書論壇等,營造教師讀書的良好氛圍,讓教師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促進專業水平不斷提升。
敘事:學校舉辦“朝陽論壇”暨教師讀書分享會
學校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教師讀書分享會,本期“朝陽論壇”圍繞閱讀外國教育專著的讀書分享,開展了各學科“微團隊”教師代表推薦閱讀一本書的活動。語文“微團隊”楊老師推薦閱讀《靜悄悄的革命》,她脫稿演講、侃侃而談;新教師王老師代表數學“微團隊”分享了閱讀《教出樂觀的孩子》的感受,讓大家看到了她對幸福教育的憧憬;英語“微團隊”李老師的分享詮釋了《破解問題學生的行為密碼》的觀點,給大家帶來了讀書方法的啟迪;美術“微團隊”戴老師與大家分享的是《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跡·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學校各學科“微團隊”教師代表在“朝陽論壇”上,暢談了讀書時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盡情分享著讀書的收獲,傳遞著讀書的快樂,在讀書中增長見識,在讀書中獲得專業成長。
四、骨干領銜教研
骨干領銜教研是構建教師“微團隊”學習共同體的關鍵,“微團隊”骨干領銜教研的形式,可以按照“團隊備課—上研究課—評課研討—反思重建—撰寫文章”五位一體的教研范式推進。要做到“微團隊”成員全程參與、分工合作,學科名師適時介入、指導研究,邀請專家定期參與、引領研究。“微團隊”骨干領銜教研的成果,要及時面向全校分享,實現教研紅利最大化?!拔F隊”成員教師要堅持寫教學反思,每天反思課堂教學,不斷改進與提升教學技藝,形成個性教學風格。
敘事:“微團隊”骨干領銜教研的感言
本次領銜教研,筆者最大的感受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年輕教師要想快速成長就要有平臺、勇擔當。本次骨干領銜教研中,“微團隊”上研究課的是教齡四年的張老師,她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備課、研課、試課、重建之中。面對困惑:為什么“微團隊”集體多次討論,看似設計得挺好的課卻在課堂上出現問題?她虛心地就問題和團隊教師商量,向學科名師董主任請教,且認真記下每一位老師給出的點評與建議,接著繼續完善,上重建課,做到了一次比一次有進步。二是每一輪領銜教研都促使“微團隊”教師對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從本次骨干領銜教研中,筆者清楚地意識到一個好的教學設計與課堂呈現,應該從師生互動走向生生互動;從關注內容走向關注寫法;從關注教法走向關注學法。
五、深入專題研究
“微團隊”建設要以課題研究為抓手,深入開展本學科教學的專題研究,打造“微團隊”學科教研的特色品牌,立足日常指導課堂教學改革,深入發掘學科教學的育人價值,實現減負提質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不斷提升,不斷提升“微團隊”骨干教師的學科領導力和品牌影響力。
案例:“微團隊”打造學科研究的特色品牌
光明小學語文學科“微團隊”教師堅持開展“1+N+1”讀寫一體化的教學研究,打造了學科教研的特色品牌?!?+N+1”讀寫一體化,指的是1篇精讀課文教學,帶N篇“類課文”閱讀或綜合性學習實踐,拓展1篇習作教學。這樣的教學改革,閱讀教學指向表達與寫法,習作教學基于閱讀展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整體提升了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
“小學語文‘1+N+1讀寫一體化的教學研究”課題被立項為廣東省2021年教育規劃課題,該項研究成果被評為深圳市第四屆教育教學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學校在參加光明區“科技·生態·幸?!毕盗惺痉痘貏摻ㄐ袆又斜辉u為光明區小學語文學科教研基地。
綜上所述,開展“培育團隊精神、引導成長規劃、開展讀書活動、骨干領銜教研、深入專題研究”等“微團隊”系列化的研修活動,有助于打造教師主動發展的專業成長機制,不斷激發教師成長的內生動力,促進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更有成效,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優秀教師隊伍。
小學教學研究·教研版2022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