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智勇
【摘要】“雙減”背景的出現是素質教育和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實施,也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全面落實.“雙減”背景之下主要針對的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改革,對于初中階段的教育教學優化產生了積極影響,推動了高初中學科教育教學的“減負增效”工作.尤其是初中數學這一教學難度大、教學內容涉及面廣的學科,“雙減”背景的出現為初中數學課堂練習設計與實施提供了新的思路.當然,“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課堂練習設計與實施并不是減去學習或者免去作業,而是科學合理地開展初中數學課堂練習設計與實施.這樣,憑借著“雙減”政策的實施和逐步推進,“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作業負擔過重和校外培訓負擔重壓問題得到了有效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考試壓力得到了緩解,為初中數學高質高效教學做好了準備.全文就“雙減”背景的解讀作為入手點,結合教學案例分析了“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練習設計與實施的方法.
【關鍵詞】“雙減”背景;課堂練習;設計與實施
“雙減”政策在全國各地陸續執行,有效減輕了教育教學過程中課業負擔過重和校外培訓負擔重壓問題,切實降低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考試壓力.
“雙減”政策之下著重明確了教育教學階段作業總量、教學內容的控制,突出了教育教學的育人功能,優化了教育教學的形式,展現了“智育并重”的教學特色.因此,“雙減”背景之下初中數學教師的數學教學必然面臨著創新和變革,學生的數學學習將回歸“課堂學習”“有效作業”的本質.
此外,“雙減”政策下諸如課外補習班、課外輔導班、教學延時班等均被取消,初中學生數學學習面臨了新的挑戰和變化.所以,科學合理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隨堂練習設計成為了“雙減”背景之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優化的必然選擇.
1 “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練習設計與實施的理論基礎
為了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和過重校外培訓負擔的有效減輕,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先后提出的關于義務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精神,“雙減”即“減輕作業負擔”“減輕培訓負擔”,則是現階段義務教育育人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1].
具體來說,“雙減”依托相關政策和文件的頒布,確定了教師在教學設計、教學內容規劃過程中,需要注重“小而精”,尤其注重“適當”“適中”“適量”實施教學.
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教學工作就能有效避免作業時間擠占學生休息時間,優化課堂教學內容的繁重情況.同時,“雙減”背景下更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間管理能力等核心素養,推動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2].
傳統數學課堂教學因為數學知識的邏輯性強、理論知識多、數形結合頻繁,不免呈現出了一定的枯燥感和乏味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雙減”背景之下,初中數學教學的關鍵在“課堂教學”.數學教師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對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小動作”“小問題”“小難題”進行發現,也能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成果”進行及時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數學學習行為、數學學習思維便能馬上得到引導和糾正,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促進了數學教學整體質量的提高[3].
一方面,因為“雙減”政策的執行,初中數學教師務必將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模式改革等集中到“課堂教學”之中,引導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以新穎、獨特以及創意性的數學學習方式獲得數學知識.
另一方面,“雙減”政策的頒布和逐步落實,強調了學生“校外培訓”過重、“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的改變和減輕,要求初中數學教師有策略地實施教學優化和作業設計改革.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務必注重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育人特色”“育人功能”“素質教育特色”“教育質量”等內容[4].
借助“雙減”政策的引導的初中數學教學,能夠讓初中數學教師認清自己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和弊端,進而在掌握“雙減”理念、遵循“雙減”政策的基礎上有的放矢開展教學,從根本上推動數學教學的“減負”“增效”“優化”,完成對初中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5].
2 “雙減”背景下的初中數學課堂練習設計與實施的策略
2.1 依托分層設計實施課堂練習
傳統初中數學課堂練習設計教師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采取統一化、標準化、模式化的形式,沒有體現出課堂練習的分層.但是,每個初中生的學習水平、學習能力存在差異,統一化、標準化和模式化的課堂練習往往無法照顧到全體學生.
“雙減”背景之下初中數學課堂練習如果還是統一化、標準化和模式化,往往會造成學習成績好、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很輕易地完成練習,一些學習能力弱、學習水平低的學生完成練習困難度較高.這就造成優等生無法進步、后進生無法提升,練習無法起到鞏固和考核作用.因此,為實現“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升,依托分層設計實施課堂練習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必然選擇[6].
例如 初中數學的“圖形與坐標”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初中生需要學習的內容涉到“坐標”知識、表格匯總“坐標平面內的平移情況”等.初中數學教師課堂練習設計就需要綜合考量初中生的數形結合能力、想象能力、數學學習思維、認知能力、數學學習水平等,并根據“圖形與坐標”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課堂練習的分層設計.
針對理解能力較差和學習水平不高的學生,課堂練習主要集中在分步驟完成“坐標”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理解能力強、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課堂練習的內容需要覆蓋到“坐標平面內的平移情況”的匯總,學會進行“平移”等;對于數學學科素養高的學生,課堂練習可以是引導學生搜索“圖形與坐標”相關知識,在相關知識的搜集和整理過程中進行獨立思考,形成獨有的科學思維和科學邏輯,并通過數學知識進行應用[7].
2.2 依托合作學習開展課堂練習
“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練習的開展既要完成學生數學知識的鞏固和提升,還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拓展延伸學習,即達到數學知識的深度學習,以確保課堂教學過程學生能夠全盤掌握知識內容,不將問題留到“課后作業”.
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還需要積極組織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課堂練習,指導學生在數學練習過程中進行合作討論、合作分析和深度學習,進而完成數學問題的發現、分析和解決,加深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而且,通過合作學習開展課堂練習,學生也能在課堂練習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探索能力、數學語言運用能力等.
具體來說,依托合作學習開展課堂練習要求數學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進度,在遵循“雙減”政策提出“適合”“適量”“適當”的基礎之上為學生劃定一些可以進行合作學習或者合作探索的課堂練習“主題”[8].
例如 初中數學“三角形證明”相關內容的課堂練習設計,教師可以為學生劃定“三角形證明條件”為主題的課堂練習作業,讓學生通過合作討論、合作探究、合作實踐驗證和掌握“三角形證明的條件找尋”“三角形證明的相關理論”.
學生不僅通過合作學習完成了“三角形內角和”的相關練習作業,還能有效提高溝通能力、合作能力、探索能力等核心素養.
2.3 精簡設計,把控體量
把控作業體量實施精簡設計是保證“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練習設計與實施過程中“難度適中”和“題量適中”的基礎,也是“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課堂練習設計與實施的重要策略.
初中學生馬上面臨“中考”,部分教師出現了“練習作業越多,學習鞏固效果越好”的錯誤認識.初中學生面對“難度大,題量多”的數學課堂練習題只會喪失學習興趣,數學課堂練習設計和實施的價值逐漸弱化.所以,“雙減”背景之下,初中數學教師的初中數學課堂練習設計與實施應當集中在“作業體量”和“作業難度”維度進行優化,按照科學規劃、合理選擇的原則適中進行優化設計.
例如 初中數學“數列”相關內容的課堂練習作業設計和布置,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表格統計或者數學圖片繪畫的方式將“數列通用公式”“等比數列”“通項公式”等進行歸納整理,并在此基礎上將“數列”相關的課堂練習數量縮減,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內容進行練習.
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之后就能有效進行針對化練習,且練習過程不會出現“重復內容”而帶來的厭煩情緒,課堂練習的有效性得到了保障.
2.4 融入因材施教理念展開教學
“因材施教”是我國著名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在一定程度之上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現了“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這與“雙減”政策提出的“適合”“適量”“適當”等理念相匹配.
“雙減”背景下的初中數學課堂練習設計與實施,還可以依托“因材實教”理念展開這樣,不僅實現了練習“差異化”“個性化”,學生也能在數學課堂練習過程中就產生學習成就感和學習自信心,進而激發學習興趣,更主動更積極融入初中數學教學.
例如 初中數學“反比例函數”相關知識的教學完成之后,教師為了讓學生通過課堂練習進行知識鞏固和歸納總結,指導學生回憶和歸納總結“一次函數”“正比例函數”等,讓學生對“反比例函數”在理解基礎上進行學習,并融入“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自變量以及限制條件等.
在整體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學生已知內容切入,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教學,學生以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數學理論不僅得到了鞏固,還將數學知識串聯了起來,推動了學生的進步.
3 結語
“雙減”政策在全國各地陸續開始執行,有效減輕了教育教學過程中課業負擔過重和校外培訓負擔重壓問題,切實減小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考試壓力.
當然,“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并不是減去學習,而是科學合理地開展教育教學設計和作業安排.初中數學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成效和結果的反饋,也是學生鞏固知識的載體.
初中數學教師務必充分掌握“雙減”相關理念和政策,并利用“雙減”相關理念進行課堂練習設計和實踐,提高學生練習質量,推動學生學習質量提高.
參考文獻:
[1]康迎春.“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預習作業的設計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2(04):92-94.
[2]馬淑麗.“五項管理”和“雙減”政策下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探究[J].新課程,2022(02):6.
[3]谷曉波.基于“雙減”背景的初中數學教學探析[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1,35(06):171-174.
[4]鐘紅,孫洪波,陶元.“雙減”背景下初三綜合復習數學作業內容設計初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1,37(10):103-106.
[5]羅敏.初中數學作業減負增效的實踐[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0):241+245.
[6]顧海東.關于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的探究[J].教育現代化,2018,5(20):357-358.
[7]聶紅霞,付洪偉.初中數學作業前瞻性評價方式的建構[J].克拉瑪依學刊,2014,4(02):70-73.
[8]秦燕.初中數學作業批改實效性的策略[J].才智,2013(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