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逢源 高萌
摘要:博物館藏品征集和陳列展覽是博物館自身職能的重要體現。如何應用有限的博物館資源來完成博物館藏品的征集,并且實現博物館藏品征集向陳列展覽的完全轉化,從而在二者之間搭建起新的轉化橋梁,是當前諸多博物館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文就博物館藏品征集的相關意義、方式、方法進行了全面剖析,對博物館藏品征集到陳列展覽的具體要求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對博物館藏品征集向陳列展覽進行轉換的具體演化路徑進行了全面的研究,以期為博物館藏品征集和展覽轉化提供有益的借鑒路徑和方法。
關鍵詞:博物館;藏品征集;陳列展覽;轉化
一、博物館藏品征集的意義
博物館藏品的征集具有重要的意義,它對于博物館實施理論研究和實踐運行都有重大貢獻。在理論研究方面,實施博物館藏品征集,一是可以有效地構建起博物館藏品征集理論研究架構,進一步完善博物館藏品征集方式方法、理論體系,為推動博物館藏品征集的實踐化提供理論指引。二是博物館藏品征集還具有實踐化意義,由于博物館承擔著教育社會、提升社會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社會職能,因此,博物館藏品征集事業有助于推動社會化的教育意義,有助于博物館更清晰地理清其自身定位,提高人民群眾藝術品鑒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意義。
二、博物館藏品征集方式方法
(一)明確目標做好規劃
任何時候實施博物館藏品的征集,首先要做好目標規劃。一是要明確博物館藏品征集在哪個領域、哪個重點,這樣就構筑了核心目標。圍繞著這一核心目標,可以對下一步博物館藏品征集過程中面臨的各類問題進行統一規劃。在實施規劃的過程中,要確保博物館藏品征集時的內外環境變化,進而有效地推動博物館藏品收集功能、效用的發揮。確定以某一點或某一領域為核心的博物館藏品征集目標,是實施博物館藏品征集的關鍵。任何時候對某一個類型的藏品征集或某一個單獨博物館藏品文物的征集都是制定目標的關鍵[1]。只有這樣,才能夠避免力量分散、資源分配不集中,最終喪失文物征集能力的情況發生。二是必須綜合發力,要廣泛應用資金、人力和系統結合的能力,不斷引導資金投入重點藏品文物征集目標,安排專門人員,對專門的藏品進行持續的文物跟蹤分析。及時制定各類突發性預案,不斷實現對資源分配、資金配置的重點傾斜,實現對博物館藏品的針對性收集[2]。
(二)廣泛收集
可以通過新媒體構筑網絡化、全覆蓋的多媒體文物藏品收集信息發布矩陣。例如,充分地利用現代社會生活中融媒體信息交雜、廣泛推廣的新傳媒特征,積極構筑文物博物館藏品征集新媒體宣傳矩陣,通過抖音、快手、微信公眾號、微博和百家號、騰訊號、今日頭條等各類傳播渠道和傳播流媒體平臺,對博物館需要收集的藏品在全平臺進行信息發布,這樣能大大提高博物館信息收發機制的觸達率,使得自身的信息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信息共享和信息收集,構筑一體化、全鏈接式的信息收集、整理網絡,為博物館藏品收集提供強大的信息資源。
(三)從收藏家手中征集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文物藏品的收藏也方興未艾,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文物收藏行列,有的還對文物藏品進行集中展示和對外展覽。文物博物館對文物藏品有很高的征集需求,當要進行某個領域的文物藏品展陳時,就會有針對性地聯系手中有許多文物藏品的私人收藏者,采取和他們交流溝通、政策宣導、信息對接、價格談判以及提供政府獎勵等措施,勸說、鼓勵文物藏品收藏者對這些文物藏品進行市場化價格交易,從而實現博物館收集文物藏品的目標。
(四)從文物市場收集
博物館在實施文物藏品收集時,可以和文物古玩市場內部的管理人員以及不同的商家建立定期的聯絡機制,例如組建文物收集信息微信群等,在內部進行信息的溝通交流。對于新發掘的文物,可及時在信息群中進行展示、展覽。與各大文物商店、文物市場和企業定時進行信息聯絡,有助于通過這些固定的文物交易市場網點,大規模、廣范圍地收集整個區域內不同的文物藏品,使自身的藏品搜索范圍得到大大擴展,節約為收集藏品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資源。
三、博物館藏品陳列展覽的具體要求
在博物館藏品的展覽設計這一環節中所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大致而言,是按照博物館建筑風格、歷史模塊風格和工藝品類風格等不同的風格模式進行展覽設計的。實施博物館藏品設計時,按照不同風格模塊進行統一的主題設計,再按照主題設計的規劃路線,對藏品進行不同路線布局的具體分配。在這一過程中,許多文物藏品還要搭配文字講解、聲音配合、光影塑造等,才能達到對博物館藏品全套展覽、立體化講解和展示形象的目的。博物館的藏品展覽設計有著統一的風格。一般而言,可以按照設計內容的不同,對博物館藏品進行設計。以漯河市博物館為例,該館在進行陶器陳列展覽的時候,根據歷史傳承的不同,對漯河市博物館內部的賈湖文化遺址中的陶器文化遺產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同時對這些陶器的出土年代、器型等分類,通過3D投影、立體式的方式對賈湖先民實施陶瓷工藝制作的過程進行了全面、具體的再現。這種特色化的文物博物館藏品展覽設計,使漯河市博物館藏品的吸引力大大增強。該館在藏品展覽\展示方面不斷推陳出新,吸引了眾多的游客來參觀和學習。值得一提的是,在展廳的出口處,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看到陶器等出土時的狀態,我們做了更加大膽的展陳方式:把仰韶文化時期的郝家臺遺址考古現場的地層整體切割過來放置于館內,這種立體式的展陳方式,增強了觀眾的參觀感受,展示了地層的結構,目前在全國范圍內也很少見。
四、博物館藏品征集發展向陳列展覽轉化具體方式
博物館藏品實施征集發展向陳列展覽具體轉化時,具體的方式有組合式陳列展覽、中心陳列展覽、對比陳列展覽。

(一)組合式陳列展覽
組合式陳列展覽是博物館藏品征集發展向陳列式展覽轉化的重要方式。在這一模式中,博物館藏品由征集向陳列轉化,主要是通過對不同藏品規格、不同藏品元素進行多元化的組合排列,按照不同的組合實施陳列展覽方案。在這些排列組合中,有的是依據藏品展示目的,有的是依據藏品不同工藝,有的是按照藏品所屬空間,還有的文物藏品是通過不同的歷史朝代斷代。例如,漯河市博物館在實施專業化的展覽、展示時,根據不同的瓷器藏品特點實施了不同的產品組合策略,按照家庭生活方式、宮廷應用風格、社會應用主題的不同,對古代青銅器的專業化展覽進行了多元的設計和藏品征集,根據器型的不同功能分為:飲酒器、盛酒器、炊器、車馬器、樂器等,以產品為主要依托進行了展覽設計。
(二)中心陳列展覽
中心陳列展覽是博物館藏品由征集發展向陳列展覽轉化的另一個重要方式。這種中心陳列展覽方式的核心要義,是以某一個中心主題為展覽設計的中心環節,圍繞這一中心主題,實施不同的藏品展示擺放、藏品結構層次布置和藏品的順序排列,以此為依托,形成針對某一項核心主題的文化展覽、展示,從而推動博物館對某一個歷史主題的藏品進行闡釋,豐富其文化要義。如漯河市博物館在進行第四展廳“走向繁榮—隋唐宋元明清時期”的展覽時,以明清瓷器為中心主題,圍繞著漯河這一時期的文化,不斷征集明清時期相關文化的藏品。在對唐宋時期的藏品進行展覽時,中間貫穿模擬的場景,如小商橋、彼岸寺碑等,更加具體、形象地還原當時的場景,讓觀眾一邊聽講解,一邊身臨其境,帶給觀眾更好的參展體驗。在展廳的中心位置,有一處專門放置佛像的展區,大大小小的佛像,在黃色的燈光下顯得格外莊重,加之陳列佛像上方的數字動態化展示,使觀眾能夠通過光影的穿梭變化直觀地感受文物藏品與歷史文物變化之間的相互呼應,從而襯托出漯河整個區域燦爛的歷史文化,激發觀展人員的歷史文化自豪感,加深文化認知。
(三)對比陳列展覽
對比陳列展覽是以不同的文物藏品為對象,按照對比式風格進行產品展覽、展示。具體表現為依據藏品風格、制作工藝技術、歷史朝代等對比方式,形成新的展覽布局和設計風格。例如,漯河市博物館在開展漯河地區古代先民手工藝品展覽時,按照工藝品制作的復雜程度對比來進行展覽布局,加上工藝品制作的背景以及歷史、文化、風俗等因素,對不同的文物藏品進行了對比式展陳設計,觀眾可以通過對比觀看藏品,感受漯河地區不同歷史時代的文物藏品背后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
在擴大文物藏品展覽、展示范圍,實施文物藏品補充時,還應確保文物藏品得到更新維護。這也是博物館藏品征集向陳列展覽轉化的重要內涵之一。相關人員應該按照多途徑、多手段、多方法、多系統化的要素要求,及時對博物館中的各類藏品進行補充。對不同的博物館藏品展覽、展示環節進行自由切換,按照不同的主題、不同的特色和不同的中心,及時切換藏品展位和展覽風格,建立常用常新的文物藏品陳列展覽模式。

作者簡介
郭逢源,1993年12月生,女,回族,初級職稱,本科,研究方向為博物館教育。
高萌,1988年2月生,女,漢族,河南漯河人,館員,碩士,研究方向為博物館教育、藏品。
參考文獻
[1]李義凡.民族地區博物館藏品征集的思路[J].東南文化,2007(4):89-92.
[2]索黛.民族文物在民族高校博物館中的地位[J].大眾文藝,2013(16):62-63.
[3]陳峻.淺談地市級博物館文物藏品征集工作[C].長沙:湖南省博物館學會2012年會暨博物館藏品征集、保護與管理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2: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