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春平
關鍵詞:課程教學;高中信息技術;項目教學
一、項目式教學的內涵與特點
(一)內涵闡述
項目教學法,從文字的層面理解,是一種圍繞“項目任務”開展的教學方式,通過實施這種方式,可以極大地推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提升教學有效性。相關教師在開始實施這一教學方法時,要以具體教學內容為基礎,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為他們設置一個
具有針對性的項目任務,然后指引他們進行項目確立、計劃確定、項目開展以及項目評價等等,通過這種全程化的設計讓他們能夠更好地體會到相關知識點的內涵,營造一種教學做合一的氛圍,為他們核心素養和個人能力的發展鋪路搭橋。
(二)特點分析
首先,實踐性特征。對于項目式教學而言,其作為一種以任務為主導的教學方法,有著非常強的實踐性特征,在其實施的每一個步驟當中,都需要學生充分參與當中并展開思考與實踐。與此同時,結合信息技術教學來看,項目式教學能夠幫助教師打造一個在“學中做”以及在“做中學”的環節,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結合所學知識來展開實踐嘗試,鞏固他們的認知與能力。其次,綜合性特征。項目式教學不但考察了學生的課程知識掌握情況、課程知識理解程度、課程技能把握能力等等,而且也考驗著他們的思維品質、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等,因此,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既能夠獲得知識與能力的強化,也能夠獲得思維品質、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等品質的培養。
二、高職信息技術項目式教學的實踐意義
(一)激發課程興趣
對于高中學生而言,想要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和增強他們的 學習動力,教師必須要提升他們對于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興趣。假若他們對于信息技術學課程教學沒有任何興趣,那么他們肯定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之中,也就意味著他們沒有太高的學習效率,同時,他們在學習信息技術的時候會感到十分無聊和枯燥,長此以往,不僅僅會導致他們無法取得合格的信息技術成績,還會產生厭學情緒,極大影響他們的學業,阻礙他們的健康成長和正常學習。因此,教師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要側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自用這樣,才能幫助他們提升信息技術學科成績,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單純依靠以往言語式的模式顯然是不可行的。而對于項目式教學來說,它的運用能夠給學生創設一個自主性高、趣味性強的實踐平臺,激起他們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熱情,同時,還能夠在真正意義上將他們推導教學主位之上,使他們內心的積極情緒得到充分激發,保證他們在寓學于樂當中,掌握更多知識,獲得更多發展。
(二)提升教學實效
項目式教學法的實施,可以幫助高中學生在完成任務項目的過程中強化信息技術能力,幫助他們深化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點,幫助教師構建信息技術高效課堂,避免浪費學生的過多時間和精力。與此同時,項目式教學還能夠以合作化的方式來展開,打造一種內部互相帶動的學習共同體,從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從中獲得認知、能力等方面的發展。由此可見,在該方法的助力下,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信息技術教學效果都會得到有序化的提升。
三、項目教學法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應用路徑
(一)選定項目任務
對于項目教學法來說,將它順利實施的首要前提就是確定項目任務,因此,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將它們進行有機融合,以此為基礎,挑選出符合學生需要、對學生能力提升有幫助的學習項目,讓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完成學習項目,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提升學習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動畫制作”時,教師可以將非常著名動畫片《大鬧天宮》《海賊王》等當作案例,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將相關片段展示給學生們觀看,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師傳授完相關知識點后,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學生可以獲得成就感,還可以在保證教學實效的同時,為他們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以及素養的發展奠基。
(二)做好項目分組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學生的個人力量往往非常有限,對于項目任務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一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項目任務,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協作,不僅可以提升成員之間的關系,同時還能讓他們學會相互幫助、相互協作,從而實現共贏。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也應當從這一點出發,切實做好項目分組工作,引領學生合作學習的同時實現整體提升和發展的目標。具體來說,首先,教師可在把握學生基礎能力、興趣愛好等方面特點的基礎上,在班內組建多個4-6人并且“實力均衡”的小組。需要注意的是,各組不但要有一些信息技術能力較好的優秀生,而且也要有一些學困生以及普通生,通過這樣方式能夠讓他們內部實現相互促進和帶動,助力他們整體的學習、進步和發展,最大化地發揮小組學習的價值,讓班內學生在整體上獲得能力與素養的提升。
(三)布置項目任務
在選定完項目任務以及確定好小組事宜之后,教師應當做好任務布置工作,以此來使他們能夠明白項目式學習的內容、要求、方法以及目標等。在此基礎上,教師也提出項目式學習的一些規定以及要求,確保該模式能夠得以良好推進。同時,在布置好相關任務的過程中,教師也一定要做好項目的示范引導工作,確保學生能夠對項目式學習以及實踐能夠形成充分了解。具體來說,由于高中生雖然身心已經趨于成熟,但他們在操作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還有著極大的提升空間,如果在項目式教學當中,貿然讓他們進行項目操作的話,很多學生會出現無法適應或者是不遵守課堂紀律等情況,這也極大程度地影響了該模式的運行效果。因此,做好項目任務的引導以及示范工作是很有必要的。首先,信息技術教師一定要明確課堂秩序規則,避免學生因合作實踐而出現違反課堂紀律,影響課程教學的情況。其次,教師要結合每一個任務的實際操作流程來進行相應演示,讓學生能在觀摩的過程中把握相關步驟的要點、關鍵點、難點等等,使他們能夠有章可循。在這一環節當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向學生進行項目任務的實踐演示:第一,實際過程演示,即通過自身對于整個項目流程的操作來幫助學生了解這個項目是如何完成、需要注意哪個點等等;第二,微課手段演示,即教師可立足信息化的時代教育發展背景,設計一些項目式的微課、金課,將項目的目標、過程、注意點等等融入其中,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這些任務的實踐步驟,同時借助微課當中的是一些圖文、視聽資源激發學生的項目實踐興趣,保障該模式德育順利運行。
(四)引導項目實施
項目實施屬于是項目教學的核心環節,在該環節當中,教師應當注重細節的把控,具體來說就是要“退居二線”,在明確自身教學服務者、輔助者角色的基礎上,將更多地主動權、自主權賦予每個小組,讓他們能夠自主思考以及創新實踐。例如,在“動畫制作”這個項目布置完畢之后,教師應當指引各組成員結合自己的分工貢獻力量,和自己的集體一同完成這個項目任務。其間,教師要深入到各小組項目實踐當中,一方面要維護好課堂秩序,確保學生不會出現打鬧、說笑等違紀情況;另一方面要給學生提供及時的指引,確保他們能夠高效完成任務。例如,某個小組在項目任務實踐過程當中,當某一個步驟上出現了問題,這是教師應當及時為他們做出指點,告訴他們如何去操作,如何添加元素等等,必要時可以為學生進行一定的示范,這樣便可以很好地幫助他們完成任務,確保沒一個組都能夠在實踐當中獲得收獲。
(五)開展項目展評
在項目式教學實踐當中,結合學生的項目實踐來開展“展示與評價”環節,切實做好點評工作,完成教學閉環。還是以“動畫制作”項目為例,當所有組都完成了項目實踐之后,教師首先可以指引各組依次展示自己的成果,其間,發言員要介紹自己組作品的設計理念、設計意圖、設計步驟以及學習心得等等。接著,教師可以結合每個組作品的展示情況,對其中的閃光點和不足點進行點評。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多運用一些“賞識性”的評價??茖W對待學生的不足,要懂得“化食指為拇指”,更多地去夸贊和表揚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優點,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樹立他們的信息技術學習自信,培養他們良好的思維品質。為了進一步強化教學實效,教師可以設計一個頒獎環節,與大家一同打分評選出“最具創意獎”“最佳團隊獎”等等,并為他們準備一些小禮品,以此來點燃學生們的信息技術學習和實踐熱情,激發他們的自我學習、自我提升意識,激勵他們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奮發向上、不斷超越自我。
總之,將項目式教學引入到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來,是素質教育下的必然舉措。對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當正視該模式的內涵特點以及應用價值,要懂得不斷運用新思路、新方法來將該模式有效地滲透到信息技術教學,打造一個趣味化、現代化、高效化的信息技術教學新常態,從而在激發學生興趣,保證教學效果的同時,為學生信息技術能力以及素養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志燁.項目教學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開展與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20):111+113.
[2]童健.信息技術項目教學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2020(24):149.
[3]郭玉捷.項目教學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開展與應用[J].智力,2020(1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