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暉
摘要:在幼兒進行自主游戲時,教師需要參與到游戲中,并對游戲過程產生影響。在參與兒童游戲過程中,為了避免教師對幼兒自主游戲的分析、解讀、干預時機、干預方式不合理,而造成不利影響。為此,本文主要介紹了幼兒自主游戲中教師介入的時機與策略,使得教師介入過程可以產生積極地效果。
關鍵詞:幼兒教學;自主游戲;介入時機;策略
引言
自主性游戲是幼兒根據自身的興趣,在特定的游戲環境下自由選擇和展開,充分發揮幼兒的精神,培養幼兒的情感和社會性的活動。如果老師不適當地干預幼兒玩游戲,不但會干擾、轉移或替代幼兒原有的游戲意圖,還會影響到幼兒游戲的發展。因此,老師們不能盲目地參與到幼兒游戲中去,要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干預。教師介入游戲,一方面是通過創造游戲的情境,間接地影響幼兒的行為,使他們積極地投入游戲中;另一方面,通過親身體驗,幼師對游戲的具體內容指導,使幼兒身心得到充分的、協調的發展。
一、教師介入幼兒游戲的意義
(一)教育背景中的幼兒游戲必然有教師的介入
幼兒自主游戲的特點是自主性。老師的干預會對幼兒的自主選擇產生一定的干擾,還可能破壞幼兒的游戲規則。所以,在游戲中,老師參與幼兒的活動就成為了一個主要問題。但事實上,這些活動是在教學環境下進行的,即便是自由玩耍,老師也不可避免地需要介入。
(二)教師是游戲功能實現的主導力量
在幼兒園,在教學環境中,在兒童的成長中,老師會在一定的范圍內進行各種形式的干預,以滿足幼兒的發展需求,而老師需要做幼兒的協作者和參與者,對幼兒游戲起主導作用。
二、教師在幼兒自主游戲中介入的時機
(一)幼兒難以將游戲延伸和擴展時
因為幼兒的年紀比較輕,缺乏一定的經驗或者閱歷,因此老師要注意觀察兒童在玩耍過程中的停滯,并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干預,使他們更好地進行游戲。
(二)幼兒在游戲中有安全隱患時
在自主開發的過程中,存在著安全問題,比如環境不安全、攻擊行為等。因此,當老師們在游戲過程中遇到此類情況的時候,要立即進行干預,確保幼兒能夠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進行游戲,參與到這個活動中,幫助幼兒去解決游戲之中的安全問題。
(三)幼兒游戲中反映消極內容時
社會的不斷發展,使得幼兒接收到的大量的資訊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在兒童玩出負面的情緒時,教師要注意并干預,引導其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三、幼兒園自主游戲中教師有效介入策略
(一)肯定游戲價值,以積極態度介入
喜歡玩是幼兒的天性,教師要從心底里認識到自主游戲的意義,并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參與到游戲中。在游戲開始之前,老師要充當傾聽者和擁護者,征求幼兒的意見,關注幼兒的興趣,尊重幼兒的選擇;在游戲的時候,老師要充當觀察者、參與者和幫手,觀察幼兒的游戲狀況和問題,判斷如何介入;游戲結束后,引導幼兒就自主游戲的情況進行探討,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了解幼兒自主參與、積極參與的重要意義,有助于教師正確對待參與的態度,促進幼兒的成長。
(二)深入觀察,找準介入時機
老師的每次干預都建立在對兒童的游戲的觀測和深度地解讀和剖析上。透過對幼兒自我意識的深刻的觀察,可以使他們更好地觀察,從而就可以進行適當介入,提高教師的干預效果,促進幼兒的成長。總體而言,可以從下列幾個角度來掌握適當的介入時間:一是幼兒脫離了游戲環境,幼兒與同齡人的關系存在問題;二是幼兒在玩耍過程中發生爭論,在玩耍過程中遇到問題,向他人求助。
(三)根據問題情境,選擇介入方式
以下是關于老師干預的兩個方面:
第一,平行介入。就是讓老師能夠更好地參與到幼兒游戲中,通過各種道具、劇情來促進自己的成長,從而幫助幼兒在游戲里能夠順利地完成各種任務。
第二種是垂直介入。即老師直接引導幼兒進行自主的玩耍,讓幼兒在各個時期都清楚自己要學什么,從而為自己的各種功能鍛煉和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料。如果孩子在比賽中有任何違規的舉動,或者有可能引起安全隱患,老師都要做好引導和糾正。
(四)借鑒觀察啟示激勵
盡管幼兒在游戲之中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逐步提高,但在面對新的情況時,可能導致幼兒無法解決,從而導致孩子的自信心下降。此時,老師在干預過程中可以使用言語刺激方法,從而提高幼兒的毅力與自信。
當幼兒在室外進行游戲時,老師不會干擾他們的活動,也不會引起他們的熱情和熱情,相反,他們會以開放性、鼓舞性、推進性的言語激發他們主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動手解決問題。老師并沒有太多地干預到幼兒,而是以簡單的語言、形成幼兒游戲的參與者、引導者的角色,來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反復思考,來尋求合適的方式解決困難。
(五)能進善退,適度介入
游戲是幼兒自主的行為,老師干預是為了讓幼兒在比賽中更加自主、順利地進行,如果老師干預,則必須馬上離開。然而,如果老師過分介入,往往會干擾、轉移、替代幼兒原有的行為意圖,使其喪失信心,打擊其積極性和主體性。在幼兒游戲中,老師要尊重幼兒的意愿,支持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注意對幼兒游戲的反應,適時、適度地撤出,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無效的干涉,以免打擾幼兒正常的玩耍。
結束語
幼兒園組織幼兒進行自主游戲的時候,其中心目的在于激發幼兒主體的積極性,使其在實際操作中獲得自主思考與游戲體驗,同時,老師要防止幼兒過于沉迷于玩游戲,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幼師要做到充分參與。做好幼兒自主游戲當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通過適當的時機和恰當的方式去介入,使游戲順利、有效地進行,使幼兒的主體性和創造性不斷發展,從而使其身體和心理素質得到充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金玉.幼兒自主游戲中老師介入的時機及策略分析[J]. 海風, 2020(6):2.
[2]姚敏.幼兒自主游戲中的教師指導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7(36):175-176.13653011-4443-4CC3-B277-3418052BAD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