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建坤 李洪健 曾海婷
摘 要: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資源豐富,是帶動鄉村振興的主要發展項目,對活躍廣西廣西民族村寨經濟具有重要的作用,鑒于此,本文對鄉村振興戰略及“互聯網+”扶貧概念、“互聯網+”扶貧問題、“互聯網+”扶貧實施路徑進行了闡述,得到了“互聯網+”扶貧實施路徑主要有“互聯網+”精準扶貧設施建設、互聯網+”精準扶貧教育、打造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品牌產品等結論,期望對促進該區域“互聯網+”扶貧實施路徑的實現有所幫助。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視域;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互聯網+”扶貧
“互聯網+”扶貧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尤其是對于民族體育旅游業發展而言,不僅拓寬了市場發展空間,還有利于多元化產業的帶動,對實現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從目前我國鄉村基礎建設發展來看,存在信息化基礎建設落后,人們思維模式落后等問題,導致“互聯網+”扶貧實施受到阻礙,鑒于此,針對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展開“互聯網+”扶貧實施路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鄉村振興戰略及“互聯網+”扶貧的概述
1.1鄉村振興戰略的概述
我國經濟發展城鄉差距較大,鄉村由于信息、交通、政策等處于滯后發展的狀態,所以發展相對緩慢,為了促進我國鄉村經濟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該策略中提出了產業發展帶動鄉村經濟,將鄉村經濟發展放在重要的地位,這為鄉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提供了發展方向,提供了政策基礎。在這種情形下,廣西民族村寨也明確了發展方向,將以廣西民族村的區域文化、區域經濟發展現狀來進行產業鏈條的構造,以此保證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實現鄉村經濟的增長。
通過對廣西民族村的地理位置、農業發展情況、區域文化等進行詳細的了解,發現該區域中民族體育是本區域的主要特色,加之該區域有廣西民族博物館、原始的村寨建筑等旅游觀光景點,因此將民族體育匯入到廣西民族村寨旅游體系中,不僅能夠起到點睛的作用,促進我國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還能打造旅游發展亮點,對促進廣西民族村經濟活躍,實現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意義。
1.2“互聯網+”扶貧的概述
“互聯網+”的內涵有兩點,一是以互聯網為基礎,即通過網絡來實現的扶貧,二是融入了“+”的概念,即多項內容的匯總,在本次研究中“+”的含義是和民族體育旅游相結合的互聯網發展方式,即以互聯網發展的視角來思考問題,來解決行業發展中的問題。對于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的發展而言,融入互聯網發展思維,能夠拓寬旅游發展路徑,為旅游的發展提供提出多種發展對策,作為鄉村振興的主體人群,在互聯網思維模式下,也得到了帶動,開始轉變思路,轉變方式,尋找適合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發展對策,因此在這個視角下,我們應重新審視鄉村旅游發展,不應以傳統的營銷方式、發展思路來進行鄉村扶貧。
意識主宰行動,科學的意識能夠提高人們思想覺悟,正確的看待鄉村經濟發展,激活鄉村發展主體人群,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互聯網+思維意識的出現,代表著一種新的意識形態,一種新的發展思路,在鄉村扶貧振興的過程中,旨在打造村寨旅游品牌,并借助互聯網實現營銷推廣,以此實現活躍鄉村經濟的目的,因此“互聯網+”下的鄉村振興扶貧,應首先激活人們的思維意識,才能保證扶貧工作順利的完成。
2? 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互聯網+”扶貧問題探析
2.1缺乏信息化建設基礎,無法有效的展開體育旅游“互聯網+”精準扶貧
廣西民族村寨歷史悠久,村寨風貌古樸,周邊有廣西民族博物館、邕江、風雨橋、壯族干欄民居、客家圍屋等著名的旅游景點,很多還被列入到我國物質文化遺產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可以看出廣西民族村寨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此外這里民風古樸,還有很多具有特色的民族體育文化,比如舞獅、搶花炮、板鞋舞、拋繡球、扁擔舞等體育運動,成為該區域主要的民族特色,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宣傳,導致外界對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了解較少,無法通過旅游來實現鄉村振興。通過對廣西民族村寨的信息化建設進行了解,發現該區域信息化建設極其落后,由于地形、財力、人力等因素的限制,導致互聯網普及度不高,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借助于“互聯網+”實現精準扶貧,難度較大,一方面無法形成有效的宣傳通道,保證順暢的宣傳;另一方面不具備群眾基礎,當地民眾對“互聯網+”知識了解較少,因此很難依靠互聯網的方式來實現廣西民族村寨振興。
2.1缺乏體育旅游“互聯網+”精準扶貧教育
在鄉村振興視域下,民眾是參與鄉村振興的主體,是扶貧的主要對象,他們是否具有“互聯網+”思維,能夠根據當地的民族體育旅游來進行其它產業的帶動,實現當地經濟的活躍,是非常重要的,雖然“互聯網+”思維在我國發達地區已經廣泛的應用,但是在廣西民族村寨的居民對此并不熟知,對于互聯網的了解僅僅是表面的了解,無法對其進行廣泛的應用,在這種情況下該地區的民族旅游無法得到廣泛的宣傳,其它與之相關的旅游產品或者農產品也沒有記住互聯網渠道進行銷售,導致鄉村經濟發展緩慢。習近平總書記在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之后,當地居民意識到民族體育旅游帶來的經濟效益,但是如何對其進行拓展,實現深度的發展,并帶動當地服務業、農業等發展,并沒有進行深入的考慮,互聯網的出現,很多人雖然借助互聯網能搜索該區域的旅游景點情況,但是無法借助互聯網完成相關的旅游服務,比如住宿、餐飲等,由此可見廣西民族村寨群眾不具備“互聯網+”應用能力,在扶貧的過程中,也沒有針對此展開相關的教育,所以導致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發展處于疲軟的發展狀態。
2.3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自身缺乏發展動力
鄉村振興視域下的扶貧不僅僅是物質扶貧,讓鄉村人民過上富裕的生活,還應包括精神扶貧,能夠提高扶貧主體、扶貧產業自身的發展動力。但是從目前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來看,缺乏發展動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旅游產品單一,缺乏具有經濟帶動意義的旅游產業的匯入,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中,很多景點旅游是免費的,一些雖然收費,但是費用很低,具有特色的體育旅游項目觀賞價值較高,可以作為一個吸引點,但是并不能作為重要的經濟效益發展點;第二,沒有健全的旅游規劃,在進行鄉村旅游規劃的時候,沒有立足于鄉村旅游發展的特性、土地利用的標準要求以及鄉村經濟發展的目標,實現三者的和諧,所以導致鄉村旅游資源開發出現了盲目、雜亂、精品效益差等現象。此外很多旅游開發者以利益導向為主進行鄉村旅游開發,所以沒有可持續的旅游發展規劃,最終導致資源浪費,無法產生持續的鄉村旅游收益。此外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同質化傾向嚴重,主要以休閑度假和觀光為主,缺乏特色帶動;一些具有特色的活動點持續時間較短,無法形成持續的帶動效益,嚴重制約了該區域旅游發展。
2.4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特色不足,無法形成市場效應
“互聯網+”扶貧模式下的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最終也要走向市場,接受市場檢驗,通過互聯網模式來對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進行宣傳,讓人們知悉該區域的旅游情況,通過到廣西民族村寨進行旅游,來感受該區域文化,然后做出反饋,才能發現問題,并提出針對的解決對策,但是由于“互聯網+”扶貧模式體系不健全,缺乏反饋通道,很難發現問題,然后提出針對的解決措施。其次“互聯網+”扶貧模式為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但是也帶來了負面影響,在旅游開發和發展的過程中,一味地復制摘抄其它旅游區域發展模式,而缺乏創新,導致同質化現象嚴重,無法彰顯本區域民族體育旅游特色,因此導致競爭力缺失,無法形成市場效益。此外民族體育旅游提供的旅游服務針對的人群覆蓋面較窄,僅僅是從旅游基本需求方面滿足了游客的需求,而對于新一代年輕人,具有前瞻意識,在旅游中不僅要享受旅游帶來的基本需要,還需要滿足品質化、智能化等需求,如果缺乏這些要素,很難激發年輕人旅游興趣,發揮鄉村旅游的效益價值,而這些都導致旅游產品市場效益不佳,無法通過民族體育旅游實現鄉村振興。
3? 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互聯網+”扶貧實施路徑探析
3.1完善“互聯網+”扶貧設施建設
“互聯網+”精準扶貧模式下,需要進行信息化建設,在不改變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基本風貌的基礎上,進行現代化設施設備的融入,一方面使外界更好的了解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提高區域知名度;另一方面滿足現代化旅游需求,現代化旅游需要WIFI網絡,需要智能化設備,因此在酒店、旅游休息區應配備現代化設施,滿足旅游需求。其次“互聯網+”扶貧包含的內容較多,是一個復雜的扶貧體系,從設施設備建設的角度來看,不僅僅包括我們所看到的實物建設,電腦、網線等,還應有一套系統的“互聯網+”扶貧體系,比如如何借助互聯網來促進民族體育旅游宣傳,帶來用市場收益,如何借助民族體育旅游來帶動該區域其它產業的發展,形成以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為主體的產業鏈條,而這種思路建設和帶動才能從根本上激發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發展活力,帶來經濟效益,實現鄉村經濟振興。
3.2展開“互聯網+”扶貧教育工作,提高旅游發展意識思想覺悟
鄉村振興的主體是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是鄉村振興的發展動力,因此應加強互聯網+”精準扶貧教育工作,為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對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展開,第一,進行意識培訓教育,讓當地人民意識到互聯網+思維,有互聯網+思維發展意識,然后在此基礎上來發展民族體育旅游,著眼于當前旅游發展現狀、民族體育種類,來打造個性化的旅游產品,以此達到活躍市場經濟的目的;第二,民族體育具有文化價值、傳承價值,對此應高度重視,避免受到現代化因素的沖擊,導致出現傳承障礙,對此可以采用“互聯網+”思維模式,借助短視頻平臺來進行民族體育旅游的宣傳,不僅擴大的宣傳范圍,而且如果文案設置合理,還能形成熱門效應,達到較好的宣傳效果;第三,進行經典案例引入,給當地民族體育旅游發展提供思路參考,可以找到民族體育旅游發展方向,然后進行科學的規劃,為促進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3.3打造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品牌產品,提高發展動力
“互聯網+”扶貧是一種幫扶方式,只能提供一種發展思路,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的發展還需要依靠村寨民族體育旅游的發展,因此針對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的扶貧的重點,還要回歸到旅游的發展層面上。通過以上分析,發現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存在旅游產品單一、旅游規劃缺失等問題,鑒于此,應豐富旅游產品,健全旅游體系,形成以體育旅游為中心的購物、娛樂等等多樣化的旅游產品體系,以此激活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發展動力,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其次在現有民族體育旅游產品基礎上,實現旅游產品的拓展,使旅游產品不斷豐富化,比如融入美食旅游、鄉村農產品購物旅游、休閑養生旅游,以此形成有效的帶動機制,促進鄉村旅游經濟的不斷發展
3.4彰顯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特色,形成市場競爭
民族體育旅游中涵蓋了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是該區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特有的文化,也是打造特色旅游的關鍵點,在“互聯網+”扶貧模式下,會出現大批量的同質性旅游產品,對此應保持本區域旅游產品特色,切勿進行盲目消防追從,以免落入同質化的怪圈。其次健全“互聯網+”模式下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發展模式,融入評價、搜索等服務機制,以此廣納搜集發展建議,然后針對該區域體育旅游發展現狀進行針對性整改;此外構建智慧旅游新產品,融入現代化技術要素,打造適合當前年輕人喜歡的旅游產品,以此發揮旅游產品的帶動效應,達到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持續發展的目的。
4? 結束語
“互聯網+”扶貧模式為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路徑,但是由于廣西民族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存在信息化基礎建設薄弱,體育旅游“互聯網+”精準扶貧教育不足,民族體育旅游自身缺乏發展動力等問題,導致“互聯網+”扶貧實施受到阻礙,鑒于此應基于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來構建精準扶貧設施建設,加強對鄉村群眾“互聯網+”扶貧教育,并打造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品牌產品,以此來形成特色效應,促進體育旅游產品經濟轉化,為廣西民族村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朱越嘉,祝招玲.“互聯網+”背景下樺川縣鄉村旅游開發研究[J].山西農經,2021(03):38-40.
[2]魏穎,楊雯雯,任萌萌,李雪.互聯網+背景下鄉村旅游模式研究[J].文化產業,2020(36):9-10.
[3]鄧婷婷,陶慶華.“互聯網+”背景下陜南地區文旅開發及扶貧研究——以安康為例[J].旅游縱覽,2020(21):142-144.
[4]文鈴淑,蔣露娟.“互聯網+”背景下寧明縣海淵鎮農業旅游開發研究[J].特區經濟,2020(06):112-114.
[5]周靜,遲宇超.“互聯網+”背景下黑龍江省農業發展路徑研究[J].現代化農業,2020(01):46-48.
[基金項目]:2021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廣西民族村寨民族體育旅游“互聯網+” 扶貧實施路徑 》? 課題編號:2021KY0918;
作者簡介:
經建坤(1976.8--),男,廣西桂林人,漢族,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體育社會學。
通訊作者:李洪?。?976.7--),男,廣西玉林人,漢族,本科,中學二級,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曾海婷(1987.5--),男,廣西玉林人,漢族,本科,中學二級,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ABSRTACT: Guangxi ethnic villages are rich in ethnic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which are the main development projects to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village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nvigorating the economy of Guangxi ethnic villag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concept of “Internet + “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issue of “Internet + “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Internet + “ Poverty Allevi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nternet + “ anti-poverty implementation path mainly includes “internet + “ anti-poverty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Internet + “ anti-poverty education, and building Guangxi ethnic village ethnic sports tourism brand products.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Perspective; Guangxi ethnic villages; National sports tourism; “Internet” poverty allev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