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凌鳳
摘要:當前,義務教育最突出的問題之一是中小學生的負擔太重,短視化、功利化的現象沒有得到根本轉變,校外培訓無序發展,資本化運作逐利嚴重,偏離了正確的育人方向。所以,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簡稱“雙減”),需要從源頭治理,并且要內外兼治。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從學生綜合素養全面發展的理念出發,小學學校要積極思考如何發揮主陣地優勢,通過理論探討與實踐研究,確保校內學習收益,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提升課后服務水平,優化學校管理策略,從而推動素質教育,促進“雙減”落實。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班級管理
小學學校推進“雙減”工作,首先要認識到“雙減”是堅守育人方向的有力舉措。在推進過程中,學校要結合師生實際情況,在制度層面及實踐操作層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讓“雙減”政策落地生根。具體實踐路徑包括:以課堂為陣地,確保校內學習收益;以效率為途徑,減輕學生作業負擔;以發展為指向,提升課后服務水平;以制度為保障,優化小學學校管理策略。
一、當前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班主任“獨斷”
在很多小學,班級管理中一般都是班主任“獨斷”,學生要按照班主任的指示行事,在班級中的所有活動幾乎都要經班主任批準,學生才敢開展。雖然這樣的管理模式取得了班主任想要的管理效果,但是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鍛煉學生的判斷能力。事實上,學生與教師應該是平等的,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該尊重學生,滿足學生的需求,促使他們參與班級管理,讓他們在班集體這個“大家庭中”發揮主體作用。
(二)集體活動較少
小學生的凝聚意識較差,這就需要班主任經常組織一些集體活動來增強班級的凝聚力。但是在實際管理中,班主任總是給學生灌輸學習至上的理念,很少組織學生進行集體活動,更不要說帶學生外出春游,在班會上與學生一起玩游戲。這種管理方式不利于與學生拉近距離,增加彼此間的了解,還會使得班級的凝聚力得不到增強,進而影響班主任的管理效果。
二、“雙減”政策下解決小學班級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以課堂為陣地,確保校內學習收益
“雙減”不是減教書育人的責任,不是減教育教學的質量。“雙減”政策文件中明確提出要“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落實“雙減”政策的根本保障,是向40分鐘的課堂要效率。因此,學校要發揮優秀教師的引領示范作用,在課堂實踐中,融合多種教育資源,借助多媒體,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意識,讓學生在主動學習的狀態下收獲豐富的知識,形成綜合性的能力,不僅能讀會寫,能思會辨,而且能夠舉一反三,從一個知識點延伸到更廣的知識網,從淺層的知識表面深入挖掘知識的內涵,從知識的充分吸收到能力的逐步培養,讓學生成為具有終身學習能力、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
(二)以效率為途徑,減輕學生作業負擔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一些學校作業數量過多、質量不高、功能異化,既達不到溫故知新的效果,又占用了學生正常的鍛煉、休息、娛樂時間。“雙減”首先要減掉的就是題海戰術,要“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作業要真正達到高效、靈活、多樣,讓學生徹底掙脫反復抄寫的作業藩籬,真正提升能力和素養。
學校要統籌安排,積極促進“雙減”政策下的作業研究與設計,將作業的設計納入整體的教研體系,注重學生興趣和科學性的統一、作業的層次化和激勵機制的統一、學生完成的時效性和主動性的統一、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與創新精神培養的統一,系統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分層、彈性、個性化的作業,向作業的完成效率要質量,切實提高作業針對性和效率。如:既要設計基礎性的練習題,又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基礎,設計不同梯度的題目;各學科作業要控制總量,在校內留有學生作業完成時間,通過教師指導提升完成效率;教師堅持作業全批全改,根據作業特點采取不同形式批改作業,使用激勵性、指導性批語,增強學生自信心。
(三)以發展為指向,提升課后服務水平
“雙減”政策文件要求“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課后服務不能簡單機械地理解為教師看學生寫作業,要給學生提供豐富的資源,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空間,進而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學校應積極挖掘人力資源,可以聘請體育、藝術等學科的專業輔導人員,讓他們參與學校的課后服務工作。學校也可以通過名師引領、家長輔助、志愿者參與等方式,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真正為學生服務。學校應不斷開發符合本校校情的課后服務課程,用豐富的內容和溫馨的服務豐富學生的課后時光。
(四)以制度為保障,優化學校管理策略
在“雙減”政策實施過程中,學校應加大監督管理的力度,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思考更多有利于教師和學生發展的管理策略,讓教師和學生獲得教育真諦,促進學生獲得真實的素養和能力,最終成為德才兼備的新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建立科學有效的督導和反饋機制,是學校落實“雙減”政策的核心所在。學校要建立關于作業管理、課后服務的督導機制,可以讓學生、家長等進行評價和反饋。學校還要引領教師積極參加“雙減”研討活動,讓教師關注相關評價和反饋,轉變落后的教育教學觀念,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重視挖掘學生內在的潛能,提升學生的素養。
結束語
在“雙減”政策實施過程中,學校大有可為,也應該大有作為,應守住學校這一“雙減”主陣地,積極發揮引領和示范作用,挖掘教師和學生的內驅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讓“雙減”落地生根。
參考文獻:
[1]劉建煥.引導小學生自主管理的方法探索[J].華夏教師,2020(14).
[2]任學軍.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的方法[J].甘肅教育,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