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權
摘 要: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要求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而情境教學法是非常受教師青睞的教學方法,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便于學生理解和消化學習內容,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學情境的創設要堅持有效性的原則,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通過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維,從而有效完成教學任務。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創設;教學實踐
情境創設教學本身就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小學數學教學通過這方面內容的實施,不僅能為學生傳授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探索能力,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此外,在創設有趣的情境教學的過程中,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提高了整個數學教學的效率。
一、避免思維誤區,樹立正確情境教學觀念
情境教學模式之所以能在各階段課堂教學中站穩腳跟,是因為這種教學模式的趣味性充足。但目前各小學教師使用情境教學法的環節較為固定,形式也過于單一。在聽公開課時可以發現,大部分教師都習慣在課程的導入環節進行教學情境的設置,學生的興趣也確實會被提起來,但是當開頭的新鮮感被磨滅之后,強大的對比反而會讓學生對之后的課程講授失去興趣。情境教學法的運用不應僅停留在課程開始時,而應適時進行多個延續性情境的穿插,以小組競賽、搶答、有獎競猜等活動的開展來避免學生的學習陷入機械、枯燥的境地。教師應積極閱讀相關書籍,并通過與同事建立交流等途徑來樹立正確的情境教學思維,也可以結合相關學者的研究報告來審視自身教學觀念的正誤。當教學中出現困惑時,應積極尋求同事和專業人士的幫助,及時走出思維誤區,樹立起正確的情境教學觀念。
二、深入解讀教材,以學生為主開展教學
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的主要參照物,也是情境教學內容構建的根本依據。任何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是以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為依據的,這是教師必須要明確的一點。數學教材的邏輯性非常強,而一些學者表示,“教師對于教材內容的把握程度不夠”是致使其設置的教學情境不具備實用價值的根本原因,流于形式的教學情境是不具備吸引力的。因此,教師需在教學活動的準備環節仔細研讀課本,根據教材大綱和課程要求確定教學方案,在明晰方向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情境主題的構建。此外,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還應秉持著以學生為主的出發點。一些教師在舉例子時常常會用到“甲地”和 “乙地”兩個抽象性的詞語。對于大人而言并不難理解,但小學生經常會對此產生困惑,甲地和乙地到底是哪里?這種生拉硬拽式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成效的促進作用并不大。因此,教師在進行舉例時需結合學生的認知特性,選取一些貼切于他們生活的東西,如在 PPT 上導入當地一些知名景點的地圖,并以此為距離問題的教學情境。這種與學生生活聯系較為緊密的教學情境,更容易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提升組織能力,創建適宜的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法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也給教師的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課堂的不可控性會比以往大很多。這就需要教師積極提升自身的組織協調能力,提前對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并制訂相應的抑制舉措。首先,教師應通過閱讀相關書籍增加自身的理論知識儲蓄,為情境教學模式的創建做好理論支撐。并通過觀看名師的教學視頻來吸取課堂管理經驗。當教學管理工作中遇到問題時,也可積極與其他教師溝通,集思廣益地解決問題。
其次,教師還應從多方面入手設計教學情境。新手教師需注意避免教學銜接僵硬類問題的發生,并積極轉變自身的角色定位,以一種引導者的身份來指引學生前進。在設計教學情境時,可征詢學生的意見,以一種平等的身份對待學生。通過上述途徑,全面推進情境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
四、做好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尚不成熟,理解能力也較為薄弱。教師如果以自身為出發點進行教學設計,平鋪直敘地導入教學內容,引出對應的教學情境,學生便會覺得極為枯燥。這種生硬式的教學導入模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違背情境教學法的運用目的。教師需要結合班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興趣取向設計教學活動,盡量借助簡潔的語言向學生表達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是什么,學習這堂課的意義有哪些,學完這堂課后能解決哪些生活問題等。既能讓學生明晰學習本課知識的意義,也能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首先,教師應深入分析教材,確保教材中涉及的知識點都了然于胸。其次,教師應走進學生的日常生活,多與學生交流,準確地把握班級學生的興趣取向。再次,教師應結合教學目標及班級學生的綜合特性展開教學設計,做好課堂教學的導入,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
五、注重實踐教學,創設操作情境
數學是一門與生活聯系十分緊密的學科,但數學知識的抽象性使學生無法將其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無法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教師應在運用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積極創建操作情境,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明晰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間的聯系,并積極自主地探索知識,教師可借助操作情境的創建來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再創造。這種教學模式能為小學數學教學增添許多新的活力,也能讓學生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獲得綜合能力的提升。總之,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應給予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
六、結語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能夠給學生營造有利于其參與、體驗、認知和提升的課堂教學氛圍,符合小學生的學習需求,有利于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創設的情境也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打造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竇金乾,張艷蕊. 創設游戲情境煥發課堂動能:周口市文昌小學數學游戲教學研究摭談[J]. 基礎教育論壇,2021(2):14-16.
[2]張霞. 小學數學情境創設的教學實踐與研究[J]. 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8(3):52.
[3]楊蕊. 創設情境課堂,活躍教學氛圍:小學數學課堂中情境創設的策略研究[J]. 基礎教育論壇,2019(28):72.
[4]于影. 小學數學情境式教學的研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