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舒媛
摘 要:初中音樂學科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方面。文化知識類學科的學習只是幫助學生積累知識,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發展作用并不是很大。音樂學科是一門藝術學科,教師在進行音樂課程教學中,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初中音樂;措施分析;新課標
1初中音樂教學的意義
1.1學習與興趣勞逸結合
由于應試的壓力,學生明顯會感受到學習壓力較大,學習積極性不高。這時音樂課就可以體現出自身的優越性,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初中課程中加入音樂這門課,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壓力下放空思想,聽一聽古典音樂或者流行音樂,放松精神的同時,陶冶情操,這也是極好的。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積極演唱,發揮自己的才能,把自己喜歡的歌曲唱給大家聽,在得到同學的肯定的同時,教師也要以積極的態度表揚學生的勇敢以及唱功,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自信心,讓學生在學習中勞逸結合。
1.2為學生打好音樂基礎
學音樂要從簡單的節奏開始,首先要認識樂譜,課本上有基本的音樂教學實例。通過音樂課,學生對音樂知識有了基本的了解,為未來進入社會從事音樂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學習生涯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學習不同的音樂,遇到不懂的知識時,積極向老師尋求建議。此外,教師需要全面了解學生,發現問題時,及時提出建議,糾正學生的錯誤。出色的音樂聆聽能力或歌唱技巧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
2初中音樂新課標教育教學措施
2.1強化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
這里的審美感知能力說的是學生的表現要素、表現手段、表現形式和聽覺特性的把握能力、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和體驗能力。初中音樂教育需要教師予以培養學生審美感知力更高的關注度。在課堂教學期間,教師有必要主動傳授學生更多的音樂知識和經驗,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讓學生走進音樂知識,形成音樂作品內涵與創作背景深層次認知和理解。教師需要以此為基礎,增強學生的音樂作品認知能力,實現學生審美感知素質的有效培養。
例如,在教授《同一首歌》這一課時,教師需要組織學生先欣賞作品,閉上眼睛感受這首歌曲所傳達的感情,形成屬于自己的審美感受。之后,教師再進行音樂知識與技巧傳授,增強學生曲調關注度與理解。通過聆聽的過程,學生對歌曲包含的感情建立了深刻印象,學生與歌曲形成了情感共鳴。此外,在課堂教學期間,為實現學生審美感知素質的有效培養,多媒體設備是很重要的教學工具,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和這首歌曲有關的圖片和影視資料,加深學生對歌曲創作背景和歷史的理解,提升學生的作品認知能力,使學生形成作品審美情懷,提高教學效果。
2.2關注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
在藝術素養中,表現素養是很重要的內容,表現素養指的是學生的藝術表演、音樂唱作、歌唱、演奏等能力,充分表現出音樂中的藝術美感和情感內涵。在過去的音樂課堂教學期間,教師多數采用“師講生聽”的方式。學生在“灌輸式”的課堂中根本聽不進去知識,學不到有用的內容。被動的學習狀態影響了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這樣的方法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利于學生藝術表現素質的提升,無法有效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為達成藝術素養的培養目標,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手段和方法。教師要以傳授知識為基礎,為學生提供足夠多的音樂實踐機會,讓學生能主動參與到實踐當中,將課堂所學知識變成藝術表現能力。
例如,在《光榮少年》的教學中,通過演唱《光榮少年》這首歌曲,鼓勵新時期少年小朋友志存高遠、奮發向上的崇高精神。引導學生初識五線譜,理解變聲期嗓音保護知識,有情感的演唱《光榮少年》這首歌曲。學習這首歌曲時,學生要想達成預定的學習目標,有必要全身心投入學習,這樣才能跟上課堂節奏。不過,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多數學生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手段、組織實踐活動,安排學生在實踐探索中理解知識,提高知識學習效果。這樣學生才能在學習中提高自身素質與表現能力,達成核心素養有效培養的目的。
2.3搜集教學資源,豐富展現內容
進行教學展示對音樂教學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為了開展有效的教學展示,教師在教學開始前需要聯系實際進行研究,搜集豐富的教學資源。過去,教師進行音樂展示的主要途徑是用音響或收音機播放音頻,獲取的資源途徑也較為單一,主要為學校所購買的磁帶、光碟等。這使得教師的教學展示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能給學生展現的音樂形式集中在音頻上。而對于音樂來說,聲音只是展現其內涵的一個維度,音樂演唱者的神態、動作、服飾都是對音樂文化的展示。當前,信息技術的發展促使了展示工具的變革,音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來展示音樂內容。為了保障教學素材的豐富,教師在教學實際中就需要借助計算機的功能進行檢索,獲取充足的教學資源。這樣一來,教師就可以有效地展示教學內容。
2.4設計趣味活動,激發學習興趣
適當開展教學活動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音樂學科的教學來說,內容對學生的吸引程度更強。為此,教師可以通過調整教學方式來強化音樂學科對學生的吸引力,提升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設計趣味音樂活動能夠給學生帶來一個競技舞臺,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展現自己的才能,發揮自己的能力。那些具有音樂天賦的學生在參與趣味活動設計時可以獲得表現的機會,這可能對學生的發展產生印象;那些音樂天賦不佳或對音樂不感興趣的學生,也可以通過活動的參與,產生學習興趣。為了設計趣味教學活動,教師需要在教學準備環節就進行思考與研究。
2.5注重課后反思,做出教學調整
開展課后反思對教學的優化與學生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對學生而言,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后反思,可以強化學生的知識記憶,促進技能的發展;對教師而言,進行課后反思,可以對教學整體的設計進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不當之處,并及時調整。在當前的教學實際中,為了優化音樂教學,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需要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分析,嘗試找出其中存在的不當問題,并在課下就這些問題及時解決。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有效開展初中音樂教學活動,教師需要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進行調整。因此,教師可以從理念調整、方法優化、資源搜集、有效引導、活動設計、反思調整、有效評價多個方面進行創新。
參考文獻:
[1]許沁. 新課標下初中音樂教學模式的創新策略[J]. 山海經:教育前沿, 2020(6):1.
[2]郭歡. 探討新課改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創新措施[J].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