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婕 張雪
摘要:新媒介環境下,許多行業都發生了巨大變革,為教育行業發展也提供了新的契機,傳統文化是民族復興的重要推動力量,需要在新時代得到更多的重視。將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是新時代教育發展的一大方向,漢語言專業作為高校重點開設的課程,更需要在新媒介環境下,呈現出傳統文化的魅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故本文將從改進教師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持續優化學校課程內容結構、正確處理新媒體與漢語言關系三方面淺析新媒介環境下開放教育實踐教學研究——以博州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例。
關鍵詞:新媒介環境;開放教育;實踐教學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育方式改革提供了支持,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化教學工具進行開放式教育,線上教學平臺可以讓教師和學生脫離教室,不受場地限制進行知識講解,幫助學生學到更加豐富和多樣的漢語言知識,也對學生提高實踐能力產生積極推動作用。但是高校漢語言專業教師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時,沒有充分發揮出新媒介的作用,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學生接收到的漢語言知識沒有隨著知識更新而更新,影響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同時,又因為教師忽視網絡語言的濫用,導致學生分不清網絡用語和現代漢語,不利于傳承傳統文化;另一方面,教師沒有在教學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對漢語言的了解僅停留在表面,漢語言素養得不到有效提高。針對以上問題,本文將從教師的教學過程出發,圍繞現代信息技術和實踐能力,為新媒介環境下開放教育實踐教學研究提供幾點有現實意義的建議。
一、改進教師課堂教學方式方法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形式化,沒有讓學生融入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案的制定全由教師決定,學生課堂反應對教師改進教學方式幾乎沒有影響,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新媒介的出現,促進了教學改革,要求教師在進行漢語言知識講解時,多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從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出發,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讓學生在漢語言課堂上懂得掌握知識的技巧以及運用的方式。
例如,高校漢語言教師可以為學生打造現代化教學課堂,給學生枯燥的學習生活注入活力,讓學生感受到大學課堂的現代感。首先,教師可以借助現代教學工具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線上學習軟件進行相關漢語言知識的學習,既能讓學生學到更加豐富的知識,也能給學生一定自主權,不完全拘泥于課本知識的學習,學生學習更加高效;然后,教師可以舉辦有關漢語言文化的相關比賽,讓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內化為自身知識后能運用到實踐之中,提高學生漢語言文化理解能力。
二、持續優化學校課程內容結構
新媒介出現之前的漢語言教學活動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更高些,因為漢語言課程所講的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有很大的區別,身處現代的學生理解漢語言相關知識比較困難。教師也因為教學水平不高,導致教學質量比較低,影響學生學習漢語言的效率;還有一些教師不愿意了解學生的實際生活,不重視學生的真實想法,與學生長期保持互不了解的關系。教師需要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從學生實際出發,持續優化課程內容。
例如,高校漢語言教師可以通過參加研討會加深自身對漢語言文化的認知,積累更多的文化知識;教師也可以通過觀摩優秀教師的教學流程,學習高效的授課方式,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教師也要在提高自身素養同時,多了解學生喜歡的事物,緊隨時代潮流,拉近與學生距離,進而從學生角度思考問題,優化課程結構。
三、正確處理新媒體與漢語言關系
新媒介環境一方面為漢語言課堂教學提供了便利,也對學生學習漢語言產生一定阻礙。因為網絡的發展,網絡用語應運而生,一些正常網絡用語對學生影響還不是很明顯,一些不好的網絡用語嚴重影響了學生對現代漢語的記憶。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分辨好網絡用語與現代漢語規范語,提高學生辨別能力。
例如,高校漢語言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漢語言時,可以加大教學力度,讓學生重視某些網絡用語的危害,改正不好的用語習慣。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關注高質量的微信公眾號或者其他自媒體,讓學生接觸現代漢語規范語,減少學生閱讀不良媒體低質量文章的可能性。除了規范用語,也可以提議相關專家將一些網絡語言納入詞匯體系,更好地促進漢語言文化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介環境為高校進行開放式教學提供了機會,改變傳統的教師、學生面對面教學,學生和教師可以借助線上教學平臺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教師面對漢語言文化在新媒介環境下發展的問題,可以及時改進授課方式,讓課堂更加有趣,靈活授課更受學生的歡迎。教師也需要在現代化教學理念影響下,持續優化漢語言課程內容結構,結合時代發展,為學生提供具有新意的漢語言教學課堂,提高學生滿意度。教師更需要處理好新媒體與漢語言的關系,幫助學生分辨出網絡語言和現代漢語,更好地傳承漢語言文化。新媒介為漢語言教學提供了便利,也對現代漢語教學產生阻礙,需要高校教師引導學生增強自身漢語言素養,通過相關實踐活動,成為漢語言的優秀傳承者。
參考文獻:
[1]張海楠.新媒介環境下開放教育實踐教學研究——以甘肅電大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例[J].中國報業,2016(10):95-96.
[2]布窮.基于新媒體時代下開放教育行政管理??茖嵺`教學的分析[J].中外企業文化,2021(03):38-39.
[3]夏雪敏.開放教育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探討[J].智庫時代,2019(50):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