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玉
[摘 ? 要]新時代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是辦學治校的基本功,是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政治保障。它立足新時代,以全面從嚴管黨治黨為遵循,著力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其核心內涵包括堅持立德樹人、強化思想引領、提升組織力、推進校內治理等,發揮著舉旗幟、聚人心、領風尚、興文化的作用。在中小學校黨建領域,也顯現出持續加強黨對中小學校全面領導,探索實施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建立健全監督整改機制,注重落實黨史學習教育等基本趨勢。
[關鍵詞]中小學校黨建;新時代;核心內涵;基本趨勢
中小學校黨的建設是教育系統黨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學校黨建關乎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關乎教育改革發展的進程,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后繼有人。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只有把握好新時代中小學校黨建的核心內涵和基本趨勢,把抓好黨的建設作為辦學治校的基本功,才能腰桿硬、底氣足地努力落實和加強中小學校黨建工作,更好地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新時代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邏輯起點
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植根于全面從嚴管黨治黨的偉大實踐,回應著中國基礎教育發展面臨的新任務新要求,是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事業全面領導的具體體現。
1.歷史之維度:中國共產黨的建設是中小學校黨建的理論和現實依據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黨在百年奮斗中始終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國實際的正確道路。”黨的建設是一場持續的自我革命,一場不斷推進的偉大工程。扎根中國大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獨立自主形成并堅定走出中國道路,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經驗。
歷史實踐證明,黨建設得好,就有利于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有利于增強全黨的團結統一和創造活力,有利于提高管黨治黨的水平,就能夠增強和發揮黨的力量,帶領廣大人民堅實地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新時代黨的建設,意味著必須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1],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2],要練就“金剛不壞之身”,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培植我們的精神家園[3]。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中小學校面臨的具體而重大的問題。依托于黨的建設理論和實踐成果、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及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這一問題得到了很好的回答。與之相應,新時代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必須立足中國大地,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全面從嚴治黨貫穿于學校黨建工作各方面,把思想政治建設貫穿中小學校教育管理全過程,使黨對中小學校的領導始終有力而精微。
2.實踐之際遇:育人的使命和育才的擔當要求中小學校黨建工作持續加強
學校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人才培養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的統一,而以育人為要。2020年,我國有公辦中小學校23.53萬所,在校中小學生1.98億名,在職教職工1450多萬人。[4]新時代中小學校迎來新的挑戰和機遇,要抓住青少年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克服唯分數、唯升學的頑瘴痼疾,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發掘具體課程中的育人內涵,實現規范管理、嚴格要求和靈活方式的結合,都與學校教育的健康平穩改革息息相關,都離不開持續加強黨的建設與教育教學、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融合。
只有讓學生從內心生發出家國情懷,才能幫助青少年真正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成長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的有用人才。隨著中小學校黨建管理體制的不斷理順,學校黨組織建設的不斷完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及黨史學習教育的開展,中小學校黨建標準化水平得以提升,也為提高育人水平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和有力的組織保障。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提高青少年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也就培養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也就充分體現出新時代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二、新時代中小學校黨建的核心內涵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辦好基礎教育事業,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根本保證。新時代中小學校黨建就是要確保黨的教育方針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中小學校貫徹落實,確保黨的領導是具體全覆蓋的,確保黨的領導是更加堅強有力的。
1.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把立德樹人落到實處
立德樹人是中小學校教育的首要問題和根本任務,也是中小學校黨建工作的重點任務。中小學校辦學要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的初心,堅定為國育才的立場,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扎根中國大地。中小學校黨組織要旗幟鮮明、毫不含糊地推進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等教育的各環節,推進育人方式的改革,著力把好培養擁護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制度、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的方向。具體來說,就是要讓“四史”教育進課堂、進頭腦,讓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扎根人民、奉獻祖國;就是要引導青少年勤奮學習,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成為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人。
2.加強思想引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也是學校黨組織管黨治黨、辦學治校的重要抓手。中小學校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陣地,是思想引領、文化主旋律弘揚的重要場所,要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擺在黨建的重要位置,作為中小學校黨建的核心任務。實踐證明,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學校就能走好發展改革的道路;思想政治工作放松了、荒廢了,學校就會迷失方向,左支右絀。中小學黨組織擔負著學習、宣傳、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的重要任務,具有傳播思想和真理的價值。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做到人人可講,時時可學,有理有情有據。具體來說,就是要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進老辦法、探索新途徑,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就是要注重以文化人、實踐育人,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實現文化浸潤、感染熏陶,增強思想政治課的時代性和吸引力。07F04443-CFEA-4732-A623-F1BE643C4A55
3.注重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組織戰斗力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基層黨組織建設是新時代中小學校黨建的根基,是黨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也對黨的穩固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學校黨組織要聚焦組織力提升這個重點,直面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推動黨的領導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一是立足已有要求抓執行。深入落實《關于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意見(試行)》《關于加強中小學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充分發揮中小學校黨組織的領導作用。中小學校黨組織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討論決定重大問題并監督實施,維護各方合法權益,推動學校健康發展,不斷增強黨組織活動的感召力,建設好黨務工作者隊伍和黨員隊伍。二是著眼新時代抓完善。以《關于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意見(試行)》《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和《關于加強中小學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為基礎,進一步完善學校基層黨組織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提高學校領導班子抓好黨組織工作、推動黨組織建設的本領,不斷提高黨組織建設水平和質量。三是聚焦融合滲透抓方法。善于運用不同場合、載體和方式,把黨的建設與教育教學有機結合。以黨員教師為模范,將其培養成教學和管理上的先鋒,以個體帶群體,以黨的教育方針為遵循,打造奮發有為的教師隊伍力量,扎實推進解決基層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矛盾。四是緊扣分類抓精準。健全“雙培養”機制,進一步加強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嚴格規范黨員日常教育管理監督;注重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和常態化政治理論學習,注重學生德育工作,把廣大教職工和學生廣泛團結起來,不斷提高黨群團工作水平。
4.改革管理體制機制,完善內部治理
改革“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進行的,要承認并接受現狀,要改進并創造未來。對于中小學校來說,改革就是讓學校有活力,更好實現內部治理,讓教職工有教書育人的主動性、創造性,讓學生有健康成長、個性發展的平臺。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教育改革的行穩致遠離不開學校黨建工作的“壓艙石”作用。要在中小學、科研院所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院長、所長)負責制,不斷健全各級各類學校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工作機制。[5]目前,中小學校書記校長“一肩挑”在部分省份基本實現,對于體制機制的變化,中小學校黨組織要有充分的準備,及時做好角色轉換和行動跟進。同時中小學校黨組織要強化政治功能,加強對重大事項、重要問題的政治把關。加強學校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強化黨建帶團建、隊建,加強學校黨組織對共青團、少先隊工作的具體領導和支持保障。[6]
中小學校黨建既包括逐漸標準化、規范化的黨務工作,更重要的是作為政治核心,在教育教學、領導管理等不同層面,體現出舉旗幟、聚人心、領風尚、興文化的“頂梁柱”“總開關”作用,履行把方向、管大局、做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職責。[7]
三、新時代中小學校黨建的基本趨勢
2022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意見(試行)》。此前,全國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已在中小學校黨建工作方面組織了多樣的研究和實踐活動,各地中小學校也開展了豐富的“黨建+”活動,用黨建引領賦能,增動力拓格局。例如,北京市研究制定《北京市中小學黨建工作基本標準》,探索推進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江西金溪開展黨員教師“父母心”關愛活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組織黨員教師與在校留守學生結對;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把豐富的紅色資源作為生動的教材,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課堂、融入社團、融入活動中。豐富生動的實踐經驗,也為新時代中小學校黨建的發展方向和路徑提供了參考。
1.持續加強黨對中小學校的全面領導,增強協同性
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善于圍繞學校治理的重難點,分析問題,整合優勢,靶向施策。一方面,抓好學校領導班子自身建設,提升領導班子成員素質。深化學校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議事決策制度,增強學校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戰斗力,有效領導學校治理。另一方面,搭建校內黨員聯系師生的平臺,增強師生認識黨組織、加入黨組織的主動性和榮譽感。把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融入學校生活的各方面各環節,總結提煉經過實踐檢驗的鮮活經驗,在掌握學校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探索。引導黨員干部爭當先鋒模范,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受的黨組織領導下的學校治理共同體。
2.探索實施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增強整體性
目前,中小學校黨建工作一般由縣級以上地方黨委教育工作部門或教育行政部門黨組織統一領導和指導,黨組織關系一般隸屬于市、縣級黨委教育工作部門或教育行政部門黨組織。這一關系在理論上,理順了中小學校黨建工作的管理體制,將其完全納入教育系統黨建工作體系中,基本實現了教育領域黨的建設的系統性。然而,落地才能生根,根深才能葉茂。我國中小學校大多實行的是校長負責制,目前來看,這一現行制度在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對于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位,把黨的建設落到實處,有一定局限性。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議事決策制度、溝通協調機制,厘清黨組織和行政職責的邊界,打通黨的肌體“中梗阻”,貫通黨的組織“神經末梢”。因此,進一步銜接好學校領導體制,落實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成為中小學校黨建工作接軌新時代,實現教育系統黨建整體性的必然方向。
3.注重落實黨史學習,提升理論認識和推進典型帶路
黨的理論是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的,黨的經驗是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的。熟悉了解黨的歷史,就會對黨的思想有更充分的縱向認識,就能更充分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作為培根育種主體的中小學校,理論清晰了,教育行動才能堅定;面對紛繁復雜的客觀世界,育人育才的腳步才能堅實;回應學生的困惑迷茫,分析引導才能具有說服力。因此,中小學黨建工作要進一步加強系統性的黨史學習,在精神感召中、理論認同中、典型示范中,認識歷史規律,提升人生境界,維護團結統一。學校黨組織、黨員要積極發揮作用,實現黨群共建爭優創新,推進黨風建設,帶動非黨員群眾精神面貌的提升,建立積極向上的校風。黨風校風是大氛圍,教風學風是微循環。要以黨風帶校風促教風正學風,以良性互動的狀態,實現提升認識和樹立典型的追求。07F04443-CFEA-4732-A623-F1BE643C4A55
4.構建中小學校黨建工作評價指標,建立健全監督整改機制
明確的標準是起步和發展的“推進器”,“評改督”的環節是穩定和提升的“晴雨表”。勇于開始,承認弱點;善于傾聽,接受批評;敢于勝利,初心不改,這是評價標準確立和監督整改的價值所在。因此,加快構建中小學校黨建工作評價指標,實現黨建工作的可量化、可監督、易操作、易考核,為基層黨務工作人員提供標準、規范的工作指導,才能把黨的政治、組織、作風優勢轉化為具體的舉措方法和學校的發展優勢,達到黨建工作和教育教學中心工作同謀劃、同部署的目標。“做”的標準,應該遵循實事求是、貼近基層、融入教育、科學量化的原則。在“評改督”的環節中抓主要矛盾和關鍵環節,注意從上到下,堅持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主。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N].人民日報.2021-11-17(01).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01).
[3]《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編寫組.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35.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0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EB/OL].(2021-8-27)[2021-12-27].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108/t20210827_555004.html.
[5]《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編寫組.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26.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的若干意見 [EB/OL].(2020-9-22)[2021-12-2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2009/t20200923_ 490107.html.
[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意見(試行)》[EB/OL].(2022-1-26)[2022-2-12].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 838/202201/t20220126_ 596515.html.
(責任編輯 姚力寧 ? 校對 郭向和)07F04443-CFEA-4732-A623-F1BE643C4A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