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映珍
【摘要】現在農村小學班主任遇到的最大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學困生問題,尤其在人數眾多的情況下,要花費大量的精力時間下幫助他們,教導他們改正缺點,學會做人的道理。對班主任而言,轉化學困生工作是一項難點工程。然而,轉化學困生的最重要工作就是了解學困生的心理活動,幫助他們克服學習恐懼,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由于學困生表現出來的行為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因此,教師要轉變觀念,以人為本,用體現和諧、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和手段來轉化學困生。
【關鍵詞】小學;學困生;轉變;和諧;人格
學困生轉化教育是一個最容易引起班主任頭疼的話題。大多數班主任在學困生教育轉化過程中,往往批評多于鼓勵,甚至經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語言。這不但嚴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使轉化的效果適得其反。這是一個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因此,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班主任必須更新觀念,使用新的教育方法,以適應當代教育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學困生進行教育轉化,用愛心、用真情從心靈深處溫暖每一名學困生。這樣,學困生的教育就有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以人為本,充分了解各類型學困生的表現及心理特點
根據筆者做班主任的經驗和教育教學過程中的觀察,筆者把學困生分為三大類型:
(一)火爆型學困生的心理特點及表現:精力充沛,思想活躍,好出風頭,脾氣火爆,易沖動。課堂上,表現為講話聲音大,常頂撞教師,好搞小動作。這種類型的學困生,男生占大多數。
(二)封閉型學困生的心理特點及表現:不愛說話,沉默寡言,不善與人交流溝通,缺乏自信,易自卑。課堂上,表現為安靜,很少說話,眼神有點怪,愛幻想,有時課后會問一些古怪的問題。這類型的學困生占少數。封閉型學困生,班主任易忽視,因為他們違紀少,對班集體破壞力不大,但他們往往存在一些心理問題。
(三)度日型學困生的心理特點及表現:整天無所事事,懶,不愛學習,也不喜歡參與各類各項文體活動,對什么都不感興趣。課堂上,表現為好睡覺,基本上不會頂撞教師。班主任了解各類型學困生的心理特點及其表現,對于班主任開展下一步轉化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和具有很好的針對性作用。
二、對學困生實施和諧的轉化教育工作,要轉變觀念
“任何學生的本質都是可以教育、培養、轉化、雕塑的,學生某方面的差異是表面的、暫時的、相對的,對于學困生的教育應植根于愛,看重他們,不鄙棄他們,尊重他們,加倍地熱愛他們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教育經驗表明,只要班主任提高認識,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改進工作方法,持之以恒地進行教育,絕大多數的學困生還是可以教育轉化過來的。
(一)“沒有完全爛的蘋果,不要輕易丟掉?!币儭盁o用論”為“可用論”?!盃€蘋果”啟示:蘋果爛了,還能吃嗎?丟了不覺得可惜嗎?只要把爛的部分切掉,還是可以吃的,學困生也是一樣,退學了多可惜(除非無藥可救),想辦法幫助他克服、改正缺點,不也很好嗎?要記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肯定會有這樣那樣的不是,但這些都是成長中需付出的代價,是可以原諒的錯誤?!八氰F的時候,為什么要求他馬上是鋼呢?”還需經過融爐的鑄造,才能變成“鋼”,學困生的轉化也是如此。
(二)“做過一次賊,并不永遠都是賊?!币儭岸ㄐ浴彼季S為“可塑性”思維。有的教師或者班主任對學困生存在認識上的偏差,認為后進生成績差,他就什么都差,看到學困生違紀了,就很不高興,“一棍子”打死。其實,學困生在經常性犯錯誤時,他內心也有一顆要求進步的“火種”,只是你還沒有點燃他這顆“火種”,而更多的是看到他的“陰暗面”,忽略了他為了表揚而做出的點滴進步。
(三)“壓倒就能穩定一切嗎?”要變“高壓政策”為“用情、用心”去轉化,經常采用“居高臨下式”的批評、處分等高壓政策,以“壓倒可以穩定一切”的心態去教育學困生,只會給他們“冬天”而不是給他們“春天”,可能會讓學生表面服,但他們心里卻不服,甚至產生“對著干”的嚴重對立情緒,更不利于教育。批評處分等高壓政策不是不能用,但對學困生教育更多應采用以真情去感化。
三、對學困生實施和諧的轉化教育工作,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是關鍵
(一)對學困生的教育及轉化,要用賞識、積極的語言給學生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對于學困生,班主任要充分利用他們自我表現欲強的心理,加以積極引導,及時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采取優點激勵法,使他們感到“我能行”“我會進步”。
(二)轉化學困生的教育,要多采用“少吃多餐”戰略。學困生共同特點,就是遺忘性強和注意力易分散,聽不進去。那么,在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就要遵循學困生的這種特點,采用“少吃多餐”的策略,也就是說,對學困生的談話教育,每次教育談話的時間不宜過長,時間過長,學生聽不進去,但要經常找他談話教育。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對學困生的教育要“反復抓、抓反復”。
(三)對學困生的教育及轉化,可以實施“小步子”計劃?!耙普T,持之以恒,每天進步一點點,做不懈的努力能夠使每個學困走出困境?!边@就決定了“學困生”的轉化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改變他、轉化他,并非三言兩語就可立竿見影,必須持之以恒,克服急躁情緒,抓住一切有利的教育契機,打持久戰。
總之,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轉化學困生的工作是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的教育過程。班主任要遵循教育教學的原則,根據教材的特點,對學困生進行耐心教育,讓他們快樂健康成長。對學困生的教育轉化即要用情又用心去感化,侮人不倦,更要做到悔人不怨;對學困生的教育轉化要做到轉變觀念,以人為本,這樣才能在復雜、艱巨的學困生轉化教育工作中體現和諧、體現人性化,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藍乃明.如何轉化后進生[C].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三卷),2012:60-61.
[2]孫宏兵.關于小學學困生轉化的的點滴經驗[J].新一代月刊,2013 (11).
責任編輯? 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