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注意力是各類群體表現出來的一種具有一致傾向性的注意力行為形態。在短視頻平臺,社會注意力成了一種資本,用戶可以利用它來獲取利益,擁有它就意味著擁有了財富,而信息泛濫與社會注意力短缺的矛盾,導致社會注意力成了用戶要爭奪的重要資源。因此平臺中會出現用戶為獲得社會注意力而傳遞不良信息的現象。大學生是短視頻平臺社會注意力的重要提供者,當他們用自身的社會注意力交換短視頻平臺的用戶所傳遞的信息時,難免會接觸到用戶為了博眼球所傳遞的不良信息。大學生的三觀尚未成熟,極其容易受到外界干擾,這些不良信息會對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一定的誤導,從而導致他們無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文章通過文獻研究法、觀察法等方法對大學生的價值觀進行引導研究,具體而言,就是通過引導大學生社會注意力的正向流動來達到引導大學生價值觀的目的。而文章從提升大學生社會注意力素養、規范大學生社會注意力引導的介體、營造積極的引導大學生社會注意力的短視頻環境這幾個方面來展開。
關鍵詞:大學生;價值觀;社會注意力;短視頻;引導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05-0127-03
雖然社會注意力經常會被人們忽視,但是無論我們關注與否,它的流向都會直接影響人們在網絡中獲取信息的方向。對于大學生也不例外,他們的社會注意力的流向也會直接影響他們獲取什么樣的信息。往往積極的信息會對他們的價值觀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而消極的信息則會對他們的價值觀產生錯誤的引導。因此為了使大學生能在短視頻平臺獲得積極的信息,以對他們的價值觀產生正面引導,就需要對他們的社會注意力的流向進行正面引導。在已有的文獻中,對結合特定人群的社會注意力的概念、形成機制、如何生產、如何進行控制、怎么去應用都有了一定研究,但對大學生群體的社會注意力的引導還沒有研究。因此文章通過研究大學生的社會注意力的具體引導措施來達到深化此類主題的目的。
一、提升大學生社會注意力素養
社會注意力主體,可以從社會注意力捕獲者和社會注意力提供者來劃分,而對這兩者的劃分隨著短視頻的平民化、日常化變得日漸模糊。這是因為社會注意力資源不再單純流向精英層面,一些草根群眾也可以利用短視頻簡單易行的操作來獲取社會注意力資源。
由于社會注意力具有經濟功能,即注意力資源可以轉化為經濟效益,因此在注意力經濟帶來的利益驅使下,一些草根明星和知名人士等社會注意力捕獲者會出現無節制、無下限的攝取社會注意力的行為。也就是說他們為了獲得社會注意力所置換出去的網絡信息可能是負面信息,而這些負面信息對大學生社會注意力提供者的價值觀產生一定的誤導,導致大學生出現行為失范等不良現象。因此要著重提升大學生社會注意力主體的注意力素養,其中包括對短視頻信息的篩選能力和網絡道德素養,以此來引導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一)培養大學生社會注意力主體的短視頻信息篩選能力
短視頻平臺的信息具有海量多且參差不齊的特點。因此在對社會注意力素養的引導過程中,首先就是讓大學生學會拒絕過量信息,培養他們的批判思考能力。這個能力是打破海量信息牢籠的重要工具,對于信息真假的分辨具有很大的幫助。
短視頻平臺的社會注意力主體,無論是社會注意力捕獲者還是大學生社會注意力提供者,他們出現的失范現象便是因為其信息篩選能力不夠。所謂信息篩選能力也就是有效提取并且能夠正確使用信息的能力。而在培養信息篩選能力的過程中,拒絕過量信息是培養信息篩選能力的第一步[1]。
因此,在短視頻平臺中對大學生進行社會注意力引導時要注重對他們的信息篩選能力的培養。在信息篩選能力培養過程中,要著重引導大學生形成“對抗性解碼”,即讓大學生社會注意力主體形成主觀故意的行為,也就是使大學生形成一種下意識的選擇而非被動不自覺的選擇。對這一行為的培養,可以引導大學生在短視頻平臺進行隱性反饋,通過一些隱性行為來調整自身在短視頻平臺的畫像,從而使算法技術按照想要的方向來推薦。
(二)培育大學生社會注意力主體的網絡道德素養
大學生社會注意力主體在短視頻傳播過程中還應具有能夠承擔一定的責任和遵循相應的道德規則的意識。由于以往的信息傳播的責任與倫理一般是對專業的傳媒傳播來進行規范的,而在人人都是傳播主體的短視頻平臺,一些原有的專門對專業傳媒的規范就缺乏針對性了。因此在短視頻平臺完善道德規范的同時,需要對大學生社會注意力主體進行網絡道德素養的培育,以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從而發揮道德作為內心的法律的作用。
二、規范大學生社會注意力引導的介體
社會注意力資源是網絡空間中貨幣的角色。在社會注意力資源的流動過程中,社會注意力提供者為了得到網絡信息,需要付出自己的社會注意力,這樣才能將社會注意力捕獲者手中的信息流向自身。而社會注意力捕獲者為了獲得更多的社會注意力資源,會提供各種各樣的網絡信息,甚至是毫無根據的虛假信息和其他不良信息。因此短視頻平臺出現了冗余重復信息、謠言、營銷信息及違法信息等的傳播與泛濫[2]。為了控制這些信息,需要對社會注意力引導的介體進行規范,以達到對短視頻平臺信息質量的把控。
(一)短視頻平臺規范管理
技術并非純粹中立,而是承載人的價值和選擇,短視頻信息生態的技術基礎也不例外[2]。因此短視頻平臺的技術要對發布的作品嚴把質量關,確保其發布作品能夠始終堅持主流價值觀的原則。然而短視頻平臺要想始終堅持這樣的原則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為短視頻平臺的視頻信息處于分散且異質化的狀態,不能像傳統媒體那樣從取材到發布整個流程都能進行規制,這種規制對于短視頻平臺的內容生產來說也是無效的[3]。所以短視頻平臺在始終堅持主流價值觀的原則的前提下,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制作一套行之有效的引導模式來引導短視頻創作者按照規范進行視頻創作。
由于在使用短視頻平臺的過程中,大學生社會注意力主體往往會遵循平臺設計者所設計的指南手冊、規范等來進行自身的內容創作。因此短視頻平臺要查漏補缺,對短視頻平臺指南、手冊以及規范等進行升級完善,同時對短視頻自身的模板也進行更新升級,朝著能夠引導大學生用戶的社會注意力向主流價值觀的方向來制定。
(二)短視頻平臺的技術倫理提升
在短視頻平臺,社會注意力主體使用的是UGC生產模式,他們在進行短視頻內容的生產時會出現一些倫理道德問題。此時平臺就會以自己只是提供了一個分享工具的純粹的科技公司,并無過多的參與以及平臺會對出現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等說辭來推脫倫理責任。然而短視頻平臺不僅給大學生提供內容生產的技術支持,它也給大學生提供推送、傳播、轉發等一對多的服務功能。
這種基于算法的推送功能使得短視頻平臺不再是單純的技術提供者,其實質是大眾傳播。因此短視頻平臺需要遵循大眾傳播媒體的倫理責任,不應將平臺用戶所發布的具有問題的內容與自身的倫理自責任撇清關系。因此,短視頻平臺在對用戶制定規范的同時,自身也要遵循一定的規范。這就要求相關監管部門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以法治來推動短視頻平臺履行自己的倫理責任。
在短視頻平臺,算法推薦是重要的技術。短視頻算法技術開發者是技術產生的關鍵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算法價值走向的決定權。他們的技術倫理水平影響著短視頻社會注意力分配方向。因此短視頻平臺的算法開發者的技術倫理的培育與強化也是引導大學生社會注意力正向流動的重要一環。
三、營造大學生社會注意力引導的積極短視頻環境
新媒體時代,雖然傳統媒體受到新媒體的沖擊,但是二者都保有各自的特色,并且二者也形成了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狀態。具體表現為短視頻逐漸主流化和主流媒體的短視頻化。二者的不斷融合,使得短視頻平臺在朝著更加主流化的方向發展。2019年《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頒布,這一細則對短視頻內容進行了規范,引導短視頻內容的生產能夠更加符合主流價值,引導短視頻平臺對短視頻接受者進行主流價值觀的滲透。這個細則的頒布充分肯定了短視頻平臺在主流價值觀引導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因此要積極地將傳統媒體與主流媒體進行結合運用,更好地引導大學生的社會注意力的正向流動。
(一)有效利用視頻化生存方式。
在“記錄世界,記錄你”“記錄美好生活”的廣告語的號召下,人們逐漸將日常生活與抖音、快手等平臺日益聯系起來。短視頻已經開始從媒介樣態轉變為大眾生活方式,并從作為記錄生活的手段轉變為在短視頻平臺進行創造及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4]。
由于短時視頻制作取材來源于人們的現實生活,因此一些文字表達不暢的網民也能夠隨時對其生活進行短視頻化記錄,并能夠利用平臺進行創作。這種現象的出現不僅使大學生可以看到別人的生活方式,并且還能使大學生在視頻互動中間接參與到別人的生活,進而與視頻創作者形成互相影響的狀態。具體而言,視頻既是一種手段,有時也是一種目的,或者也是人們生活的導向[5]。
人們在制作短視頻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探索新的視頻素材,從而為了有一個好的視頻效果的呈現而改變自身的行為活動。因此短視頻與用戶的生活呈現出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基于用戶的這種視頻化生存條件的存在,短視頻中所傳遞的主流價值觀的內容對大學生社會注意力的正向流動產生了隱性引導作用,從而會對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充分利用傳統媒體與短視頻平臺出現輿論共振
短視頻時代,隨著傳統主流媒體與短視頻平臺之間的相互融合不斷加深,短視頻平臺在內容的生產方面也逐漸與傳統主流媒體融合,并且雙方的互動也呈現出不斷加深的趨勢,雙方的融合也帶來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第一,傳統主流媒體入駐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并在平臺傳遞主流價值觀內容。通過二者的結合,這些主流價值觀內容在平臺中取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從而使得主流媒體在短視頻平臺實現了有效發聲。據統計CTR-快手媒體號榜單,央視新聞等主流媒體賬號在快手平臺媒體號綜合榜位居前列,在快手短視頻平臺傳播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第二,短視頻平臺也在利用傳統主流媒體的資源來提升自身的內容質量。短視頻已經成為大眾化應用,隨著主流媒體和政務號入駐短視頻平臺的增多,這些賬號的內容播放量、點擊量、收藏量均呈現出較高的狀態。人們在使用短視頻平臺的過程中發現,主流媒體賬號會對傳播正能量的個人賬號進行轉發、評價等。這些主流媒體與短視頻平臺融合現象的出現,充分說明短視頻平臺與主流媒體對新聞熱點的關注會出現同頻共振的現象。而這種同頻共振現象會為引導大學生社會注意力提供一定的方向保證。
(三)利用短視頻的多種呈現方式激發大學生的情感共鳴
“在抖音和快手平臺上,通過短視頻傳播情感也是正能量的重要體現”[6]。具體而言,短視頻可以通過交互式敘事、故事化敘事等多種敘事方式引發用戶產生情感共鳴和價值觀的趨同[7]。
在短視頻交互式敘事過程中,大學生社會注意力提供者不再像傳統視聽媒介那樣只能被動地提供自身的社會注意力來獲得已經被篩選過后的信息,而是根據多方指標對短視頻平臺傳播的內容進行衡量并實現自主篩選。在這一過程中大學生也完成了與其他用戶的互動,并且大學生會在互動過程中與其他用戶達成共識。也就是說,用戶在短視頻的交互功能下消弭了用戶間的距離,使用戶在對短視頻同一事物的關注過程中產生價值觀的趨同。
“視頻是用來講故事的,強調現場感沖突性故事性,首要目標是引起受眾共情效果而不是引導受眾理性思考”[8]。在故事化敘事過程中,短視頻的優勢在于可以通過報道傳統媒體所遺棄的富有生活氣息的家長里短的畫面和報道一些見微知著的細節,來引起短視頻用戶的共鳴。
短視頻往往是故事與背景音樂相結合的作品。短視頻的優勢在于它能通過背景音樂所創造氛圍快速激發用戶的情感,通過情感來帶動用戶沉浸到故事中。這種柔性的敘事方式更加貼近大學生心理狀態,能夠很好地激發大學生產生情感共鳴,為大學生社會注意力的產生提供了很好的情感動力。因此,要積極利用這個動力來推動大學生的社會注意力向正面的方向移動,從而達到對大學生價值觀正向引領的目的。
四、結語
社會注意力的流向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具有積極作用也具有消極作用。文章試圖通過以上引導路徑,實現社會注意力的正向流動從而激發其積極作用,進而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形成一定的正向引導作用。文章首先注重注意力素養的培養,其中包含提升大學生信息篩選能力和增強大學生道德素養;其次規范大學生注意力引導的介體,其中包含對短視頻平臺的規范和技術倫理的提升;最后,發揮積極注意力環境潛移默化的作用。總之,文章試圖通過引導大學生的社會注意力的正向流動來達到對他們價值觀正向引導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張奕璇.移動互聯網時代注意力素養研究[D].杭州:浙江工業大學,2018.
[2] 陶賢都,李肖楠.短視頻信息污染危害及生態治理機制構建研究[J].中國編輯,2021(8):77-83.
[3] 任天浩,劉偉亞,劉子娜.短視頻平臺中的內容治理:內涵、目的和實現機制[J].中國編輯,2021(6):70-74.
[4] 胡智鋒,胡雨晨.短視頻在全面發展教育中的三重價值[N].中國藝術報,2020-12-04(002).
[5] 彭蘭.視頻化生存:移動時代日常生活的媒介化[J].中國編輯,2020(4):34-40,53.
[6] 王軍峰,李亙.主流化:融合背景下商業短視頻平臺的正能量傳播:以抖音、快手為例[J].電影評介,2020(17):94-97.
[7] 胥宇虹,鞏漢曾.“抗疫”短視頻的敘事策略與價值引導[J].電影評介,2020(9):94-97.
[8] 鮑志恒.主流媒體入局短視頻的問題與策略[J].青年記者,2021(15):64-67.
作者簡介 韓晶,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