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惠 王德敏
◆摘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數學計算始終貫穿了小學數學的整個學習生涯。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必須要注意提高學生對于數學計算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計算能力。通過計算能力的不斷強化,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為后續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將針對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教學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教學策略;探析
一、前言
由于小學數學中所涉及到的知識整體來說是較為淺顯的,因此很多知識可以通過不斷的練習得到提升。這也導致了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過于注重知識的講述和題目的練習,沒有真正的把握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數學學習能力以及數學素養已經成為了當前數學教學中的關鍵內容。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學生自身計算能力不僅與日常的學習成績密切相關,同時也與教師的教學質量有著及其重要的聯系。
二、利用提問形式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尤其針對低年級的數學教學教材中存在很多關于數學運算的相關知識點。教師要充分的利用數學教材中的內容,將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和所學的理論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學會自主解決數學問題,歸納總結數學計算的方式和規律。例如在學習《10以內的加法與減法》這節課的內容時,“9加幾”是小學生學習進位加法的第一課,也是學習“8加幾“、“7加幾”“6加幾”的奠基石。在學習第一課時,首先搞清楚10的組成。然后讓學生進行自由探討計算方法,將數學課本中的內容與學生發現的問題結合起來,找到計算規律,學生會發現“9加幾”的和總是比9以外的那個加數少1,那個少的1去哪里了?去給9湊十了。“8加幾”的和總是比8以外的加數少2,為什么少2?去給8湊十了……以此類推,學生不光學得輕松,還能熟練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培養學生的數感。
再比如學生在學習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時, “10-(5+3)等于多少?”由于這道題涵蓋兩種運算方式,對于學生來說思考的過程是較為復雜的,教師在提問過程中會發現有很多學生的答案是并不相同的。回答出正確答案的學生不一定采取了正確的計算方式,這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計算步驟。在了解了學生的學習反饋后,教師首先要對踴躍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的學生進行表揚,其次一一對學生們回答的計算方式進行歸納總結,指出其中,正確的計算方式。然后讓學生對錯誤的計算方式最近討論,找出具體存在的問題,最終要求所有學生運用正確的計算方式對本道題目進行運算。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教師可以在計算過程中不斷與學生進行互動,同時對知識點進行鞏固。讓學生自己尋找到問題的所在,為后續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減少數學計算中的錯誤率。
三、指導學生進行錯題整理,有針對性的展開教學
教師除了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的參與度以外,也要注意學生學習后的習題鞏固。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出現錯誤題目進行整理,從而提高學生對于教材內容中易錯點的印象,這也符合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人文精神。在學生整理錯題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學生的學習反饋,做題情況直接提現了學生本階段學習情況的具體形勢,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錯題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做到對癥下藥。
例如,在學習《100以內的加法與減法》的相關內容時,教師通過對學生問題的觀察,可以發現,學生對于存在多重運算的題目比較苦惱。例如,50-16+(30-22)、(35-8+17)+26-(12+8)等題目。在學生看到這種類型的計算題目時會產生一定的學習壓力,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之所以在處理這類問題時很難得到正確的運算結果,正是因為學生缺乏相應的解題經驗。在面對較為復雜的題目時,學生不知道該從何入手。這與學生基礎理論的理解是密切相關的,學生可以估算與筆算相結合,更加靈活的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面對的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出現問題時及時的與同學進行討論或對教師進行求助,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群體中普遍出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和分析,幫助同學們建立起更加系統的知識體系。
四、加強基礎知識教學,為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提供保障
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不斷延伸,小學生的學習內容會從加減法遞進到乘除法,最終接觸到四則混合運算。例如,在進行《表內乘法》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首先提出一道乘法口訣中存在的計算題目,了解學生乘法計算能力。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整體的教學目標相對來說是較為淺顯的,但是想要按照新課改的要求,不斷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計算能力,教師必須要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提起足夠的重視。當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的答案進行評價和反饋。首先,讓學生利用傳統的計算方式對教師提出的題目進行運算,然后再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運用更加科學的方式再次對教師提出的題目進行運算。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對于本節課教學內容的印象,從而讓學生感受到乘法運算的內涵,幫助學生有效的提高對于乘法計算理論的掌握。
五、結論
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只有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和內容,才能夠為后續學生調動相關的數學理論提供有效的保障。真正的在學生進行運算時,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準確性,減少學生可能在計算中出現的錯誤,保證學生可以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習素養。
參考文獻
[1]馬靜雯,崔建民.提高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幾種有效教學策略[J].小學數學教師,2021(06):73-76.
[2]王小輝.提升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教學策略探究[J].小學生(中旬刊),2021(03):60.
[3]閆會敏.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教學策略分析[J].試題與研究,2020(33):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