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莎
◆摘? 要:小學生雖然在互聯網的浸淫下,其對于社會、生活等的認知都更為成熟,但是,由于其個人特性以及學習環境的特殊性,導致小學生的思想仍舊是存在諸多問題的。基于此,本文就從小學育人實踐的反思入手,結合問題探討,展開改進策略的詳細討論。
◆關鍵詞:新形勢;小學;育人實踐;素質教育;家校合作
一、引言
伴隨著時代趨勢的發展,新時代的小學生在成長環境和身心成長特征等方面都具備著十分獨特的特征,這是新形勢下學校開展育人工作需要關注的重點,也是學校需要深入鉆研的一個重要內容,對于小學生的個人成長以及身心發展具有極大的影響。因此,學校必須要不斷探討育人實踐的教學發展,貫徹落實育人方針,開展育人教育工作,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落實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
二、小學生的思想上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1.責任感和使命感不足,對人生缺乏認知和規劃
伴隨著社會娛樂化等的風氣引導,再加上小學生生活優渥,條件優良,導致學生逐漸形成自得自滿的認知,生活目標逐漸不明晰,坐享其成等思想慢慢滋生,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逐漸削弱。甚至部分小學生對自己的人生目標等并未有清晰的規劃,學習全部依賴于家長和教師的管束,內心卻反而更加向往“吃喝玩樂”,如此,沒有樹立起遠大理想,小學生的學習成長成了隨波逐流,失去航向,給未來埋下隱患。
2.生活壓力小,導致小學生逐漸養成一些不良習慣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小學生出生在繁榮富強的新中國,從小生活條件十分優良,是全家人捧在手心里的“寶”,無論是飲食、穿衣還是玩耍、興趣愛好等,都是集全家之力,享受最好的條件。但是,在此背景之下,小學生逐漸產生了一些依賴性心理,或者因為沒有生活壓力,而逐漸產生惰性心理,養成不良生活習慣,個人心理素質不強,道德素意識不強……對此,小學生的成長亟需育人工作的引導,促使其改變不良習慣,提高道德素養,改變不良行為習慣,做一個高素質的新時代的人才。
三、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小學育人工作的建議和對策
1.利用信息化,推動育人工作的發展
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早已經滲透進了社會的各行各業,教育領域的信息化應用也早有實踐,并且成果顯著,應用推廣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得到廣泛認可。在此背景下,新一代的小學生,伴隨著網絡環境成長起來,互聯網的工具與渠道優勢,對小學生的學習、生活、交際、成長、思想、理念等,產生了十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對此,教師可以在小學與人工作推進過程中,利用小學生喜歡互聯網工具的特點,合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作用,挖掘其教育價值和開發其教育作用,使其在育人工作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如學校可以利用公眾號,分享一些育人教育內容,讓小學生用電子閱讀的方式,來了解育人內容,學習其中的內涵,如此,就能夠巧妙地將小學生的喜好利用起來,使其成為促進育人工作提升的有效手段。
2.營造氛圍,學校德育教育與家庭德育教育雙管齊下
育人實踐教學絕不僅僅是學校一個方面的責任,而是一項人人參與的集體性工作,不管是教育、管理、服務、環境等,都會對小學生的育人實踐效果產生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對此,在育人實踐過程中,必須要注重環境建設,營造育人的合適氛圍,借助氛圍的作用,來達到育人效果。
對此,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學校需要將小學生的成長最關鍵的幾大因素聯合起來,家庭、學校、教師,將其形成一個“教育共同體”,構建家校合作體系,營造育人氛圍,將育人實踐從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兩個角度落實下去,使其滲透在小學生的成長方方面面中。一方面,學校需要充分聯合家長,利用學校教育資源,開展育人實踐活動,整合教育資源,打破教育壁壘,調動全部力量,推動教師、學生、家長的參與和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完善家校合作制度,形成家庭-校園聯動機制,創建校園+家庭的教育氛圍,利用“線上+線下”的全覆蓋手段,組織家長會、家委會等活動,搭建線上交流平臺,形成家庭與學校的教育合力,確保育人實踐無死角、全面展開。
3.創新方式,借助各學科進行育人實踐活動
要知道,對于小學育人實踐而言,其絕不僅僅是某一個老師、某一門學科的任務,而是每一個教師、每一門學科的責任。對此,小學育人實踐要想真正的促進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就必須要充分的結合各學科的教育活動,挖掘學科教材內容中的育人內涵,從核心素養培養的角度,結合素質教育的五大目標,實現教書與育人的統一。
具體來說,不管是語文學科中的語言能力、道德素養還是數學學科中的邏輯思維能力,或者是美術教學中的審美能力、體育教學中的身體素質等,都是育人實踐的一部分,都是小學生的素質教育落實不可或缺的內涵。教師必須要綜合審視整個小學教育體系,結合全部的學科體系設計,在全部學科中,滲透育人實踐,借助于不同載體、不同形式的育人實踐活動,有效的鍛煉提升小學生的各項能力素養,培養一個真正的高素質、高能力的新時代的人才。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育人實踐中,必須要明確其育人的地位,提高各教育主體的思想認識,轉變教師工作者的理念觀念,切實提高育人實踐在小學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性,并加強教師團隊的建設,完善育人實踐的基礎支撐力量,在實際工作中不斷鍛煉教師的能力素養,提高其工作質量和水平,改革完善小學教育體系和小學教育結構制度,為小學育人實踐提供充足的支撐與保障。
參考文獻
[1]李如轉.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學的現實問題與對策探究[J].? 2021(2019-3):113-114.
[2]莊嚴,季平,劉海燕.新形勢下中小學育人實踐反思及對策探析[J].教育探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