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東升
摘? 要:探究式教學是教師開展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的重要手段,然而實際教學中卻存在缺乏深度性、開放性和多樣性的問題,教師應該對當前初中物理課堂中的探究式教學進行科學的優化。文章從問題情境式探究教學、任務驅動式探究教學、以實踐活動為載體的探究教學三個方面入手,建構全新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模式,旨在營造良好的探究教學氛圍,從而構建學生主動探究的高效物理課堂。
關鍵詞: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存在問題;改進策略
物理教學對學生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應該讓學生主動參與物理學習活動,使其能夠在深入研究物理知識的前提下,對抽象的物理知識有效地理解與掌握。目前,初中物理教學實效性較低,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有多種。教師要立足物理教學的發展現狀,建構更優的探究式教學模式。
一、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探究式教學缺少深度性
初中生剛接觸物理學科,有些教師為了提高他們的物理學習效果,更傾向于通過講授理論知識的方式展開教學,將教材中的物理知識傳遞給學生。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很難引導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深層的探究性學習,使學生難以在物理課堂中開展有深度的學習。目前,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依舊采用傳統的物理學習方式,尚未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難以做到主動挖掘有深度的物理知識,不能對物理問題展開深度思考。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探究式教學的成效。
2. 探究式教學缺少開放性
在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師要注重為學生創造具有明顯開放性的教學環境,使其能夠產生較強的物理學習興趣,主動根據自己在課堂中的學習疑問開展有針對性的物理學習。然而,有些教師在開展探究式教學時,不注重為學生創造開放性的學習條件,不利于激發學生探究物理知識的興趣,導致探究式教學沒能發揮其應有的教學作用。學生在物理課堂中依舊處于被動思考的狀態,難以發揮自身的學習主體意識,也不能發散思維從不同方向對物理問題展開思考與探究。
3. 探究式教學缺少多樣性
教師對探究式教學缺乏深刻的認知,引入的探究式教學方法較少,往往不能滿足新時期物理教學對探究式教學的需求,使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缺少多樣性,不利于教師從多元教學的角度激活物理教學的生機與活力,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物理課堂探究式教學的發展。
二、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改進策略
1. 以問題情境引領探究式教學
以往教師更多的是提出一個問題之后,讓學生直接圍繞該問題來思索其答案。這種固定的教學模式不僅沒有收到探究性學習應有的效果,還會讓學生對探究性學習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學生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積極、主動地開展有深度的探究性學習。問題情境則是教師以有效問題為基礎創設的能夠讓學生增強問題意識、產生主動探究問題意愿的生動教學情境。針對學生對物理學習缺乏問題意識、深度探究性學習意識薄弱等方面的問題,教師可以依托問題情境合理設置探究式教學場景,讓學生對教學情境中涉及的物理問題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善于根據情境體驗和情境中的實際問題進行有深度的物理學習。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物理》(以下統稱“教材”)八年級下冊“彈力”時,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上了弦的小青蛙玩具放在地面上時會跳起來;按住圓珠筆的筆頭,筆芯會出現,可以使用筆芯來寫字;在運動員跳水前,會在彈跳板上做準備動作,這些現象都體現了彈力的原理,那么你會如何理解這種“力”?它產生的條件是什么?我們要測量這種力需要用到彈簧測力計,那么這種工具的應用原理是什么?我們又應該如何去使用呢?
教師借助問題情境來啟發學生進行探究式物理學習,使其對彈力的基礎概念、產生條件、原理及使用方法等知識點進行由淺入深的學習,有助于學生學會根據現實生活中的基本認知經驗,逐步理解概念知識,進而深入探究深層次的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有效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識內容。
2. 在任務驅動下開展探究式教學
任務驅動法是指教師合理安排課堂學習任務之后,讓學生以“完成任務”為出發點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使其主動圍繞任務內容投入到相應的學習活動中的科學教學方法。教師將任務驅動教學與探究式教學有機結合,能夠改善學生在物理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專注力,讓學生有方向、有動力地完成具有一定深度的學習任務。
例如,在教學教材八年級下冊“滑輪”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組合成不同的學習小組,以小組集體活動為載體圍繞具體的學習任務,開展團隊協作性的深度探究性學習,并為學生合理設計如下學習任務。任務一:自主尋找生活中定滑輪和動滑輪的應用實例,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它們的概念,并分析它們的特點及實質。任務二:找出動滑輪的瞬時支點,并歸納出確定這一瞬時支點的正確方法。任務三:小組成員共同制定滑輪組裝的設計方案,讓這一滑輪組達到省力且可以改變力的方向的目的。任務四:根據設計方案組裝滑輪,細心觀察幾次實驗過程,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具體原因并提出對策。任務五:歸納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總結自己的學習體會。
這些學習任務與課堂內容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學生在逐步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需要對深層的物理知識進行有效挖掘、理解與運用。由此可見,教師依托任務驅動法開展探究式教學,能促進學生探究學習能力的發展。
3. 在實踐活動中推進探究式教學
為了改善傳統物理課堂中教師過于專注開展理論教學的問題,教師應適當地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通過組織學生參與物理實踐活動,引領學生開展有深度的物理學習。一方面,學生可以根據實踐活動的學習體驗,有效理解與掌握物理知識;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實踐活動的教學形式培養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教師可以在這一背景下將探究式教學融入實踐性的物理教學活動中,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教材九年級全一冊“能源與可持續發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與到不同的社會調查類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圍繞“能源消耗對環境產生的影響”這一主題來設計調查問卷,然后走進社會中自主搜集資料,尋找調查對象,做好各項調查工作,從中獲得大量的調查數據,以便在數據分析與實踐調查的過程中把握社會生活中的能源消耗問題及其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學生也可以圍繞“在能源消耗背景下人們是如何應對自然環境問題的”這一主題展開自主調查,了解當今社會能源消耗帶來的污染問題和具體的應對措施。學生在完成這一調查活動后,可以根據具體的應對措施從物理學角度提出個人的建議。在這些實踐活動中,學生既要自主獲取數據、自主分析問題,又要自主探究其中的物理問題,學會運用物理知識表達觀點,并尋求具體問題的解決方法。
三、結束語
探究式教學能夠支持教師打造生動、高效的物理課堂。目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教師要深入研究適用于開展物理探究式教學的多元化方法,致力于建構健全、完善的探究式教學模式,引領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主動探索與深度學習。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法,旨在讓學生通過自主的探究性學習,發現物理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其物理學習實效。
參考文獻:
[1]夏永貴. 探究式教學模式引入初中物理課堂的方式探究[J]. 考試周刊,2021(77).
[2]唐麗華. 初中物理課堂中“情境—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的運用[J]. 新課程研究,2021(17).
[3]鄭志向. 淺談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策略及注意事項[J]. 考試周刊,2021(32).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5FC27F48-8261-49DF-84D2-2ABEE991F6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