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嬌陽
摘要:為新高考制定的《新課程標準》中,要求高中生應該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淵博的化學學識、嚴謹的科學態度、可期待的社會責任擔當,為將來進入高校后系統地學習化學專業打下扎實的基礎。文章基于新高考背景,闡述了化學教師面臨的挑戰和應對策略。
關鍵詞:新高考 ? 高中化學 ? 挑戰 ? 策略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多樣化高素質人才的需要,2018年,湖北省加入了第三批實施新高考改革的行列。湖北省的新高考放棄了傳統模式,采用了“3+1+2”的選科模式,選科形式更加靈活,更加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學生的可選擇項增加,學習興趣更容易被激發。相對于傳統高考中比較單純的化學教學,新高考背景下,化學的學科地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也為高中化學教師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考驗。
一、新高考背景下化學學科地位的重新定義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重新定義了化學學科的深刻內涵,“化學是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學科”;明確了其特征是“從微觀層次認識物質,以符號形式描述物質,在不同層面創造物質”;明確提出了要發展以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學。顯然,《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希望化學教師培養的高中學生應該更加全面。
但在現行的選考模式下,作為再選科目的化學采用等級來取對分分值,等級賦分可以均衡各學科試題難度的差異,其計分方式有助于明確學生的成績水平和提高學科成績的區分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考試成績的公平性。然而,等級賦分減少了再選科目的分數極差,化學的理論分差從100分降為70分(卷面0分也可以賦為30分)。也就是說,再選科目的實際分數是貶值的。新高考背景下,化學脫離理綜,以單科形式成卷,從湖北省已經參加的八省聯考高考模擬試題上分析,化學試卷中題型、題量都有所改變,難度不降反升。學科難度較大,高中學生課程教育負擔大,要想提升綜合成績,僅需背誦記憶不需要理解的簡單學科就會成為重點攻關的對象。根據現已公布的2021屆高考實施方案,化學等再選科目考試時間縮短為75分鐘。這更加增加了學生選擇、學習化學學科的焦慮與困難。
二、新高考背景下化學教師面臨的巨大挑戰
據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學近三年在選科組合方面統計的數據來看,2019年至2021年,每年學生總數均為1095人左右,而選擇化學作為再選學科的學生人數占總人數的50%~65%,這與傳統高考時選擇理科的學生人數相比,減少了120人左右。因此,探索高效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生對化學學科的關注度與興趣,是高中化學教師面臨的重大挑戰。
經過教育改革,化學實操能力和基本理論成為重要的考察點,主要包括了常見典型物質、學科基本概念、實驗基本操作、基本反應原理。現在的試題也趨于多樣性,更加貼近社會現實,與之前死記硬背公式比起來,現在的教育更多的是考查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能力。
從已經舉辦的八省高考模擬考試來看,化學考試在考察必備知識和增強考試內容的基礎上,還考察了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與掌握,主要考驗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多樣性能力。為此,教師要綜合培養學生的邏輯判斷、獨立能力、自主學習等學科核心素養,這也很好地滿足了新高考對發揮化學學科核心價值的要求。
三、新高考背景下化學教師的應對策略
(一)加強對學生的職業教育
新高考后,高校招生采取“院校專業組”方法填報志愿,高考時填報的專業和學生在學習期間選擇的科目息息相關,學生需更早一些了解大學專業的學習內容,明確未來職業的就業方向,根據自身興趣選擇選考科目。但是,實際情況往往不盡如人意,部分學生僅僅根據學科的難易程度來選擇選考科目。
高中化學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化學學科成績的提升,還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化學學科知識與實際生活的關系,明確化學學科與大學專業的聯系,尤其是幫助學生了解化學學科相關職業的工作內容與就業前景。為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適當介紹相關專業知識和發展前景,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
夷陵中學熊云貴老師主持的湖北省化學名師工作室的“實景教學”項目為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提供了很好的幫助。在教學中,熊老師邀請了化工廠的項目負責人為學生詳細介紹生產原料,各生產線主要環節的生產過程和原理。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通過遠程直播與化工廠負責人積極互動,傾盡所感所想,解決心中的困惑。“實景教學”不僅化課本知識于有形,而且一改學生心目中化工廠的負面印象,在學生的心中埋下了愿意學習化學、實業報國的種子。
在改革高中化學課程的過程中,夷陵中學選用了一部分選修課程來開闊學生的視野,《生活中處處皆化學》《化學的歷史對話》等書籍常常被化學教師帶到課堂上。《生活中處處皆化學》一書從普通生活出發,講述了社會現象和普通化學知識的聯系;《化學的歷史對話》一書則講述了歷史中的化學人物,讓學生感受化學家的“小確幸”,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與此同時,夷陵中學在保障基礎課程的前提下,探索開設了一些與今后大學專業課程相關的選修課,讓學生可以盡早地接觸大學化學專業的相關內容,幫助學生提前做出專業選擇。
(二)增加教學趣味,營造良好的化學課堂氛圍
在學生的印象中,化學是一門枯燥、呆板的學科,且嚴謹、枯燥的傳統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無法感受化學學科的魅力。在實際高中化學課堂中,教師可以應用興趣教學法,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相較于枯燥的理論知識,實驗更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所以在演示完畢后,教師可以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讓學生親身體驗,實驗的過程充滿趣味性、刺激性和未知性,能夠營造良好的化學課堂氛圍,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
(三)自身教學理念亟待更新
教師處理教材內容的技巧與能力,直接影響高中化學課堂的教學效果。《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規定了新的化學課程教學與培養目標、課程方案與課程評價標準等內容,高中化學教師應正確理解這些內容并付諸實踐。
首先,新教材編排合理。新教材安排先學習氧化還原應基本概念和離子反應,然后學習元素化合物,接著學習物質的量。這樣的編排順序,一方面,分散了難點,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另一方面,先學習基本化學工具,再借助工具分析物質,最后用計量關系表達物質之間反應量的關系,形成了嚴密的學科學習邏輯。
其次,新教材中素材更豐富,視野更開闊。在老教材的基礎上,新教材增加了方法導引、科學史話、化學與職業、研究與實踐等內容,讓學生認識到化學能夠創造更豐富的物質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使學生有學習化學的自豪感。
再次,相比于舊教材,新教材的實驗增多,實現了從課堂到實際生產的有效轉變,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
最后,新教材增加了課后練習題的數量,并滲入改編高考題,訓練了學生的思維,有助于學生鞏固知識。
新高考的目的主要是想完美展現學科的核心素養,所以化學教師要把化學知識和“素養取向”有機結合。同時,教師對核心素養的認知直接關系到教案的編寫,所以教師要從根本認識上提升自我。在課堂上,教師要指導學生提升實踐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新鮮事物的能力,也要注意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觀念,讓學生能夠理性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四)關注自身素質的提升
第一,化學教師要能夠運用化學資料,將學生帶入化學故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化學進步對社會發展進程的貢獻。如在教學《苯》這一課時,筆者以化學史為課堂主線,從煤氣燈的使用,到凱庫勒結構式的提出,整節課氛圍活躍,學生也很專注。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學生不僅理解了苯的結構的來源,還體會到了化學家為探尋心中的疑惑而廢寢忘食的探究精神。
第二,學科交叉層出不窮,各學科知識相互穿插,如環境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等交叉學科開始出現,學科之間的融合越來越強。在高考中常常出現的利用化學知識解釋文言文或詩句就是學科交叉的一個明顯表現,學科交叉還體現在有機化學中酶、蛋白質等物質的引入,以及電化學中使用的生物電池等。因此,高中化學教師要利用互聯網或報刊等,攫取各種學科綜合知識,豐富自己的課堂素材。
第三,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基于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聯系的事實,化學教師必須具備大量的先進生產生活知識,如逐年增加的化學工藝流程題就是對化學生產知識要求較高的明顯佐證。
(五)通過“教、學、評”,統籌開展學生評價工作
教師應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學習評價工作,并結合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和基礎化學學業完成質量建立整體評價體系。在設立評價指標時,教師要結合過程性指標和結果性指標,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驗動手測試、基礎知識測驗和課堂表現。此外,教師可以采用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方式,最后根據實際情況綜合總結,多維度評價學生的化學素質能力,引導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四、結語
新高考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招生制度的改變,主要是為了適應現代化的素質教育改革和社會的變革。新課程理念也為高中化學教師帶來了新的思考,變革正在向前推進,新高考的試題不但考查化學學科基礎知識,而且考查方式靈活多變,更以“能力立意”。因此,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終身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專業出色、本領過硬的化學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赫.芻議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的培養[J].高考,2020(27).
[2]孫軍朝.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化學學科素養培養路徑——以“元素周期表”教學為例[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20(12).
[3]羅東.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素養類校本教材開發與應用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20.
[4]楊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學生生涯規劃教育實施途徑[J].試題與研究,2020(16).
[5]陳雪璐.新高考下高中化學教師面臨的挑戰及其應對[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20.
[6]伍優敏.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初高中化學教科書銜接分析與教學實踐[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20.
[7]李英.化學“教、學、評”一體化的認識與實施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40).
[8]劉秀琴.新高考背景下湖北高一化學試卷講評課實施現狀分析與改善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0.
(作者單位: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