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珍
摘要:在新一輪的新課程改革中,針對小學數學教師和學生生的特點,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學對策。但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怎樣進行教學。本文主要從“師生共同體”的內涵、構建“師生共同體”的策略等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師生共同體;教學效率
引言:在素質教育發展的進程中,傳統的測試式教學模式已成為影響我國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一個主要障礙。因此,我國的教育界對小學數學學習模式、學習內容和發展趨勢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構建“師生學習共同體”的教學對策。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有很多問題有待于教師及時發現和處理,以便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一、師生學習共同體論述
師生的學習共同體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師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是教師和教師的組織、引導和決策者。這種教學方法提倡在此期間進行資源的交換和學習,從而達到互相促進的目的。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在課堂上可以集中注意力,10分鐘后就會走神。在教師和教師的集體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通過持續的溝通與合作來獲取愉悅感,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此外,師生共同體又被稱作學習共同體,學生可以在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中完成各種學習任務,教師、家長、學生的學習與教學設施也可以依此提供支持。但是,在實踐中,教師要注意的是下列幾個方面。首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自我意識。通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效地提升了課堂教學的積極性。第二,要對各類教育資源進行科學的開發。小學生年齡較小,缺乏思維和社交經驗。盡管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問題,但是小學生還是會主動地提出問題,這就要求學生通過有效的溝通方式來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學生們可以在課堂上大膽地提出問題,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第三種是課堂教學。教師要及時發現傳統的教學方式的缺陷,合理地創新、創新、改進,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交流能力,強化與學生的交流。
二、構建小學數學課堂師生的學習共同體策略
(一)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
從相關數據來看,目前的小學生在心理和學習方面都還很欠缺,因此,要使他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就需要對其進行正確的指導。如果老師不重視學生,小學生就會對自己產生輕視,從而影響到小學生的學習。老師過分地約束學生,使他們感到受約束,無法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自己的天賦和個性。同時,也制約著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小學階段,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是非常必要的。在恰當的課堂環境下,不僅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使他們更好地投入到課堂中來,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要與學生進行交流,尋找話題。它的目的是為學生提供一扇與一般人交流的大門。比如,他們會把自己喜愛的漫畫與自己熟悉的生活相比較。通過課堂前的討論,使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更加緊密。基于這些理論,教師能夠合理地解釋這些知識,從而實現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共同目的,從而實現相關的教學思想。通過與老師的交流和交流,與同學們進行討論和交流。在這段時間里,數學老師和學生進行交流,并向他們提出各種問題。創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提升,學習效果顯著。
(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促進學生與學生的交流
隨著經濟和技術的發展,計算機作為一種新的技術產物,正逐步被越來越多地運用于教育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合理地將其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改革資源與教學方式,以學生與學生群體為核心進行教學。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業。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才能真正的投入到課堂中去,才能有效地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同樣,當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后,這種教學方法也會從各個角度促進師生間的交流,從而產生很好的效果。該系統能夠將知識的內容以各種形式進行展示,能夠將抽象的知識轉換成圖形,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然而,在此必須指出,盡管該方法能夠使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卻不可忽略老師在課堂中的角色,因此,教師也不應過分依靠。這是最好的結果。因此,小學數學老師在運用多媒體的同時,也要注重線上與線下的結合,這樣才能達到最大的教學效果。
(三)實現新教師角色轉變
在傳統的教育中,老師是教室的主人,可以自主地選擇教學的內容和方法,而小學生卻是被動地聽講、學習,從而制約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種模式也是很糟糕的。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的角色轉變需要教師轉變角色,轉變傳統的角色定位,從小學生的視角出發。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關系。在講授數學時,并沒有一味的傳授,而是運用啟發式的方法,將故事與生活聯系起來,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解釋,讓孩子們能夠理解和接受。教師要從輔助性的角度來考慮,給學生更多的發揮和發揮的空間。他們必須對教學方法和內容給予支持。注重學習的氛圍,注重學生的個性,使小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快樂。
結語:
數學作為一門綜合性強、實踐性強的學科,對小學生的教育意義重大。因此,在實施“師生共同體”策略后,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學習品質和未來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曾紅英.談小學數學課堂互動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2(09)
[2]陳強.小學數學課堂如何進行教學互動[J].學周刊,2012(03 )
[3]陳鳳.基于命運共同體的師生關系重構與促進策略[J]. .機械職業:教育,2019(09):58-62.
[4]朱夢冉,施小明.基于師生共同體的師德建設問題探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9( 19):73-74.
[5]呂明.基 于知名英語微信公眾號平臺的師生學習共同體構建研究[J].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7(3):35-38.
[6]嚴挺.師生學習共同體:高職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的重構[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1(5):24-27.
[7]孔祥磊. 新時代下以文化自信為引領創新高校思政課師生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的研究[J].科技資訊,2019, 17( 14):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