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程
摘要:隨著雙減政策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學也需要改進相應的教學環節。同時小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有許多需要加強學習的方面。尤其,剛剛步入小學階段的學生,其語言表達能力還是比較薄弱,社會交往能力也需要加強,小學生會在公共場所出現交流障礙,比如:臨時的怯場,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或羞于表達等。小學生常常因為沒有足夠的自信心融入不到集體生活當中,為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課堂上多下功夫。如何打造一堂優秀的口語交際課程,是需要教師不斷研究的教學任務。微課教學的出現,為教師在這一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幫助。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特征,以及學生在生活當中和學習當中的表現,進行合理化的微課教學模擬,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基于此,本文將深入探討在雙減政策的推進之下,語文教師如何在微課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語文、口語交際、微課教學
引言:隨著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信息時代的到來,更多的教師學習的方式變得更加先進便捷,教學研究也開始進入微課時代,作為教育領域和信息領域的結合物——微課,在教師進行研究學習起到重要作用,在小學口語交際課程中,微課能夠起到提高教學效率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通過微課不斷對課程進行打磨,修煉自己的教學技能,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資源,綜合運用到課堂當中,對小學生機進行教育,同時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與提升。
一、微課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活動中的運用策略
1.創設情境,實施微教學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主要是以講授為主,通過不斷的講解使學生明白課文中道理,掌握知識,但是,這樣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課堂的主人變成學生,課堂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為了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語文教師需要創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當中。比如:在講授課本中的“轉述”這一口語交際,語文教師可以在進行微課訓練之前設計一個傳聲小游戲,通過游戲的方式理解什么是轉述,同時在游戲中理解在進行轉述時應該注意什么。學生在游戲的驅動下,對語文課堂更加喜愛,同時也能夠理解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口語訓練。
2.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微課的制作
一般小學語文課是四十分鐘左右,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大概在二十到三十分鐘,語文的枯燥會使學生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而微課教學的特點是短小精悍,學生在十幾分鐘時間進行上課,比起傳統上課的方式,學生更加喜歡,語文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并錄制微課,在錄制的過程中要注意吸引學生的興趣,在說新聞的教學過程,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微課錄制,通過視頻的方式,學生明白新聞的要點,以及培養學生愛看新聞的習慣,學生通過新聞的標題了解到的信息。
二、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活動中,微課視頻的制作及運用原則
1.微課視頻的制作原則
語文教師在進行微課設計時,要了解本節課所講的知識點,以及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根據情況進行微課教學。
首先,微課視頻的制作原則需要符合知識性原則。設計微課視頻要理解本節課所講知識點,知識的科學性,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的重難點進行制作,符合教學的規律和學生發展的規律。
其次,制作符合趣味性原則。小學生此時的認知水平的發展還是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學生喜歡新鮮事物,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高,所以在設計微課教學時需要注意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最后,微課制作符合情境性原則。眾所周知,好的教學環境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最好的教學就是來自生活的教學。所以,語文教師在設計微課時需要符合情境性,同時我國教育部開始推行雙減政策,學生進行減負學習,語文教師在進行微課錄制時需要根據學生生活的真實情況進行有關環節的設計,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
2.微課的運用原則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口語交際的教學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微課視頻所運用的一個時間,不可以沒有任何的過渡就進行微課視頻播放,這樣起不到任何作用,要進行微課的使用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的能力水平和學生的知識接受水平,還要在運用的時候考慮口語表達的效果,一切的運用都是為了學生的能力的提高,到達最佳的教學效果。
結束語:綜上所述,小學生在小學階段應該注意培養口語表達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在雙減的政策實行以后,小學語文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進行五育的教導,同時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的設計也需要語文教師不斷思考,在進行微課教學需要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特點,根據規律進行合理化微課錄制,通過微課視頻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達到應有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郝虎.微課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21(31):67-68.
[2]劉云豐.微課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新課程(中),2019(01):106.
[3]曾德琴.微課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明日風尚,2018(1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