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宇
摘要:保教質量的提升得益于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以及普惠發展的推進,早期教育的優勢及重要性也得到了更多的體現。在幼兒教育時期中,幼兒園承擔著重要角色,豐富多元化的辦學模式隨之流行開來。想要讓農村新開公辦幼兒園有健康穩定的發展需要了解相關對策。
關鍵詞:農村新開公辦幼兒園;辦園質量;提升策略
引言:農村新開公辦幼兒園的發展速度相比較城市內的慢很多,雖然我國農村地區都在踐行學前教育三年計劃,推進學前教育普惠發展,但是因客觀因素影響,對于教育的價值廣大人民的認知還未非常深刻,地區間差異明顯。
一、幼兒園辦學質量現狀
1.優質幼兒園的示范引領作用有限
不可否認,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改革得益于辦學形式的多樣化,但是,學前教育發展現狀在各個階段、不同地區都不容樂觀。優化利用本土資源常被忽略,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是每個幼兒園都應該踐行的。優質幼兒園的引導作用有限,無明顯的示范作用,也就無法形成共享教育資源的模式。閑散資金以及地域條件的利用率偏低是幼兒園存在的一大問題。
2.無視高校專業的優勢資源
專業學生實踐基地的構建,對于帶動農村新開公辦幼兒園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大部分農村新開公辦幼兒園忽視了與地方高校建立長效合作機制,這也是新開公辦幼兒園質量水準未能得到更進一步提升的原因,農村幼兒園師的資力量較差,導致對于現有的教學資源流失。
二、促進農村幼兒園辦學質量提升的策略
1.重普惠破解“入園難”“入園貴”
“入園難”“入園貴”,長期以來為社會詬病。一位難求的狀況在幼兒園屢屢發生。幼有所育,根本之策在普惠。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特別強調“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機制”,中央印發的教育改革意見要求到2035年全面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0%以上。學前教育經過十年的快速發展,雖然實現了普及普惠目標,但仍是整個教育體系最薄弱的環節,還存在著經費投入不足、成本分擔機制不健全、教師待遇保障不到位、科學保教水平有待提高等突出問題,隨著三孩政策實施,普惠性資源區域性、結構性短缺的矛盾依然存在,需要繼續實施“學前提升計劃”,在鞏固普及普惠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破解制約學前教育體制機制的瓶頸問題,健全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機制,不斷提高普及普惠水平,全面提升幼兒園保教質量。
2.發揮優質幼兒園的示范引領作用
完善農村新開公辦幼兒園的教育體系,同區域內的優質園區起到引領示范作用,新辦園區內重視各部門間的有效配合,在構建完善的聯動機制時,可以參照其他優質園的作法。有效的落實各種教育教學工作,將發展格局進一步完善,實現健康發展。關鍵點之一在于專職幼兒教師的配備,讓幼兒語言教育工作的科學性以及務實性得到了更好的體現。
3.利用區域內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優勢資源
農村新開公辦幼兒園必須積極爭取當地學校的支持,重視學前專業學生實驗基地的建設要求。園內還需要著重建立當地高等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實驗培訓基地,把高等院校的教學資源合理的運用出來,同時為了更好的體現培訓服務工作需要高校專業師資隊伍。其中,獲得了突出效果的代表就有鄉村支教行動,以促進學校相互教學的深入發展。
4.師資隊伍的專業培訓
對于新開公辦園師資隊伍進行專業培訓,是能大幅提升辦學質量的途徑。建立教師培訓領導小組,初建以園本培訓為基礎的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制度。積極開展以教師發展需求為著眼點的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包括園本培訓、集中培訓、遠程培訓等。努力探索提高教師培訓活動的實效性,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教有特色”的老中青相結合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為保教品質的提高做出更多的貢獻。
5.轉變保教管理觀念
新開公辦幼兒園的教育觀念也應該貼合社會的發展共同進步、不斷的更新。首先,園內的領導應當起到表率作用,做好園內教師的思想工作,舉辦系列展示師德師風的活動,創立獎懲機制,整體的提升園內的教師教學水平,建設專業的教師團隊。其次,學前教師的教學觀念應適當調整改變,不能過早的將中小學的教育方式應用到幼兒教育當中,對于幼兒在學習和生活當中流露出不同的性格特點進行因材施教,為幼兒搭建出充滿新穎、基礎完善的教育環境,禁忌拔苗助長,推崇讓幼兒展現自我,最大程度上讓幼兒得到健康的成長環境。此外,在學習的過程中多一些讓幼兒自我支配的空間,鍛煉幼兒的獨自發揮動手能力。
6.科學設計保教活動方法
在幼兒成長過程里,其中最重要的場所之一就是在幼兒園的階段,增強新開公辦幼兒園的教學效果、設計科學嚴謹的保教活動,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雖然,新開公辦幼兒園的保教活動設計逐漸完善也具備科學性,不過,目前還是面臨著幾個難題,如還是有不少新開公辦幼兒園保教內容的太復雜,針對性不強,還沒有全面挖掘出幼兒的能力。
7.實施有效的保教工作檢查
當設有計劃卻無規范性檢查時,開展工作會造成放任自流的狀態,整個計劃也終歸流于形式。檢查的方式也并非拘泥于一種,而是多樣化的,通過想要達成目的、內容的不同,可以對應不同的檢查方式。在園內,高層管理人員可以在期中、期末等固定時間節點對園內工作人員設立常規性檢查。此外,針對每項工作展開的效果,讓教師進行自我檢查。新開公辦幼兒園的工作需要細心,看似容易實則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因為處在這個階段的幼兒都無法完全自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時長會做出出人意料的行為,這就為教師的工作帶來了許多挑戰,對于幼兒的行為,教師需要對應給出回應,防止出現危險動作,并將異常行為及時反饋。若教學當中出現問題,避免更大事故發生,教師必須馬上做出整改,若設計的教學計劃很流暢,教師則可以完善自己的教學計劃。
結束語
農村新開公辦幼兒園質量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關注各階段的教育教學改革要求,結合園內的實際情況,分析新開公辦幼兒園的發展現狀。充分利用地區的專業教育優勢,更好的推進農村學前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
參考文獻:
[1]石麗娜.幼兒園教育質量提升策略研究——評《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有效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 2020(8).
[2]郭阿蘇.基于片區管理有效提升幼兒園保教質量的策略[J].福建教育,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