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波
摘要:在小學階段的課程體系當中,語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對于學生人文素質和綜合素養的提高意義重大。所以,在當前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互動課堂的構建,讓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得到不斷提高,讓學生在互動當中更好地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基于此,本文章對小學語文課堂中互動教學法的獨特性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互動教學法;獨特性
引言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互動教學活動,教師要從學生角度出發,給予學生平等地位,尊重學生學習主體位置,根據學生不同情況靈活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學習提供有力支持。在實際過程中,教師應始終遵循“互動教學四原則”,根據不同的語文教學需求設置不同的互動教學活動,豐富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讓學生充分體驗自主交流的樂趣、互動學習的魅力,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交流、互動、合作的過程中獲取知識、深入理解、形成素養。
一、小學語文課堂中互動教學法的獨特性
(一)主體性
新課改明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基于此,在開展互動教學時,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發展的需要,以師生共同參與為前提,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注重過程和結果的雙向收益,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互動環境,讓學生真正在課堂上快樂互動、有效學習。
(二)自主性
自主探究原則下,互動教學應重視學生問題意識、探究能力、解決能力的培養,以問題討論、實踐探究為主要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獨特的思考,改變教材知識的“絕對權威”地位,使學生逐漸形成通過自主探究進行知識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基于自主探究原則的互動教學應具備以下特征:注重由證據到結論的思考和推理過程;在關照全體學生的同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能夠培養學生由親身經歷提煉新知識的能力;多以合作學習形式為主,利于知識的交流與討論。
(三)趣味性
在互動課堂構建的過程當中,首先應該秉持趣味性的原則。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秉持趣味性的原則對互動課堂進行構建,也就是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投入到與文本、同學以及教師的對話和互動中。這樣才能夠讓學生變得更加積極主動,在與教師的互動當中加強對語文內容的理解,得到更加多元化的收獲。
二、小學語文課堂中互動教學法的實施策略
(一)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展開互動
小學生與教師在認知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展開互動,這樣才能讓師生之間的互動更加有效、高效。小學語文知識來源于實際生活,最終語文知識也會還原于實際生活,結合生活經驗開展師生互動,也能鍛煉小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生活常識,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借助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展開師生互動,對于學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實現深層次的啟發與互動,讓學生真正有所進步與發展。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開展師生互動,能引導學生把自身的體驗、認知作為一種教學資源,能減少學生對于學習語文知識、討論語文知識的抵觸心理,以更加放松的心態投入語文學習中,不斷豐富學生的語文資源庫,在師生互動、交流中,融合更多的觀點、想法,構建具備活力的語文互動課堂。
(二)注重課后互動拓展教學
在《長相思》的教學過程中,在課文教學結束后,為了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課文飽含思鄉情懷卻滿懷報國之志的情感,教師可將課外類似的詩詞向學生展示,比如播放《出塞》《塞下曲》等詩歌的配樂朗誦,師生共同進行簡單的賞析,使得學生在滄桑與悲壯的氛圍中體會這些詩人特殊的情感矛盾,從而實現對所學課文的深度理解,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儲備。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推薦詞人在同一階段寫下的其他詩詞,鼓勵學生進行對比閱讀,并與教師進行交流,使得學生能夠通過本詞的情感去體味其他詩詞情感的異同,揣摩詞人的心理,從而實現積極有效的課外拓展,幫助學生鞏固詩詞的賞析方法和能力,達到復習鞏固的最終目的
(三)情感互動減少互動差異
孔子主張“有教無類”,這對于現代教育仍然具有指導意義。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師生互動也應該是“無類”的,是面向全體學生的。為了避免師生互動過于向學優生傾斜,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時,要有意識地關注學困生,關注不愛積極發言的學生,關注性格內向的學生。比如,在學生自主探究回答問題這一互動環節中,教師可以多給予學困生回答問題的機會,并在他們回答問題時耐心傾聽,不隨意打斷,必要時給予他們積極回應,要盡可能在客觀點評的基礎上多肯定和表揚他們。對于他們來說,老師的一個微笑、肯定的點頭和拍肩,都是對他們的賞識,都對他們有著莫大的鼓舞。又比如,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時,教師要深入了解各個小組成員,重點關注學困生的心理動態,多引導他們思考和發言。
(四)趣味互動激發興趣
在教學《魯濱遜漂流記》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展開趣味教學。在上課之前,尋找相關的影視片段及記錄短片,在課堂上讓學生觀看視頻,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認知。觀看結束后讓學生寫下心得體會,感知主人公在絕望的境地中永不言棄、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教師要啟發學生:即使處于極端的情況也要去尋找生活的意義,熱愛生活,積極勇敢地面對人生的困境,克服困難,取得勝利。多媒體趣味互動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了學生在課堂的活躍度及教師的課堂效率。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也培養了良好的人生態度,提高了綜合素質。
結束語
總之,教學本身就是有效互動的過程。在現階段,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當中,對互動課堂進行構建是非常重要的,能夠讓語文教學的開展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專注和深入。在課堂構建中,可以秉持趣味性、多元性和深入性的原則,讓互動課堂的構建更加有效,推動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許丹發.小學語文課堂互動教學法的獨特性探析[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09):138.
[2]楊超群.小學語文課堂互動教學法的獨特性探析[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03):20.
[3]陳嬌華.小學語文課堂互動教學法的獨特性探析[J].中小學教師培訓,2020(03):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