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楠
摘要:在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教育和規范教育長期主導我國初中教育的今天,生本理念教育理念無疑對促進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參考意義和借鑒作用。目前,我國基礎教育正處在改革和轉型之中,生本教育理念如何更好地應用到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去,應該說是一個有待深入的理論話題,也是一個函待解決的現實命題。
關鍵詞:升本理念;初中教學;班級管理
前言
班主任作為我們教育系統中最重要的管理人員,每天都與學生接觸,對學生的個性、心理、思想、表達等有著最熟悉的了解。因此,班主任成為了學校、家庭、教師和學生之間最重要的紐帶。優秀的班主任可以為義務教育提供有效工作,為學校的教育推動發展,使得家庭教育得到了加強。班主任在學校教育管理工作應積極貫徹“生本理念”的教育和管理理念,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際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始終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鼓勵學生。
一、尊重學生的個性和人格
尊重的重要意義在于正確理解和平等對待學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色,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所具備的特點就是每個學生最強大、最有創造力的能力之一。班主任班級管理要真正樹立“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基本理念,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口頭宣傳上。首先,初中班主任不僅是一個教育者,還是班級的管理者,要與學生相處很長時間。因此,班主任有必要具有“學生”意識,理解和尊重初中生作為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能夠站在初中生的角度去感受問題和思考問題,切忌用成年人的觀點對其進行監督。其次,班主任必須了解班級的所有學生的個人情況,以便觀察他們的各項動態,可以通過記錄學生的成績、參與活動的信息,或是進行線上家訪,與學生家長及時溝通,有效了解學生家庭之下的成長環境。只有在徹底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班主任才能夠找到適合的方法對待學生,以此做到尊重學生。
如果班主任對學生有了基本的理解和尊重,就能像朋友一樣真誠地與學生交流。在相處過程中,班主任對所有學生都要是和平對待的,要讓學生在與班主任相處時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這為他們未來的健康的心理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必須認真傾聽學生的想法和意見進行平等互動,若是學生存在錯誤也要積極引導他們。如果班主任本人犯了錯誤,也必須勇敢地承擔責任,給學生做榜樣,將優良的品質潛移默化地滲進學生的思想中去。班主任“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目的和意義可以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進行,以此通過對學生發展和成長產生正面、有益的效果。
二、關愛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不要在許多框架中限制學生,要做到不壓迫學生,從學生成長和發展的興趣角度出發,在班級管理中將愛與學生成長融為一爐,打造更人性化、更感性的管理,創造更人性化的學習氛圍。
每個班級都有很多學生,這些學生都有很大的差異:家庭環境、個性心理、生活方式、學習表現等都有差異。班主任作為一個學校班級的管理者,其義務必須從個人本能的善良出發,從所有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的角度,全身心投入到班級管理工作中。當有一些學生表現不成熟,學習不積極、甚至心理有著問題時,班主任要將交流和引導與教育聯系在一起,采用謹慎對待的方法,避免野蠻和暴力,要始終保持愛和耐心,帶領“問題”學生走上正確的道路。
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以青少年心理特征為考慮標準,以正面心理和正面鼓勵為主,結合適當的批評教育。要讓學生的心理成長和發展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愛和真誠的引導,使他們獲得更自由的思想和更大的成長空間。當學生充分意識到自己是備受班主任關愛的時候,他們自然會新人班主任,也會自覺地挖掘自己的潛力,從而在學習上更加努力。
三、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打造良好生態系統
班主任不僅應該審視社會、家庭和學校等所有可能對學生發展產生影響的因素,還應該充分把握其潛力并予以激發。初中教育與發展是一項重大任務,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合作與配合。從學校和班級內部來看,班主任必須建立與學生和諧相處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感受到來自學校、教師、班級和其他學生的關心和愛護,教師必須打破傳統模式而選擇與學生自由交流和平等溝通的有效途徑。只有在這樣一個和諧的師生之間建立起溝通的橋梁關系,學生才會感到自己受到尊重和信任,才能從封閉和警惕中解脫出來,釋放自己的個性,展示自己的才華,發展自我并實現獨立發展。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還可以通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最終達到整個班級的成績提升。而要要真正建立和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家庭和社會都應該積極參與到學校教育進來。家長應主動積極與班級管理層保持信息的交流和暢通,將有利于孩子成長發展的信息及時反饋給班主任,真正通過班主任將學校與家庭交流的橋梁和紐帶架設起來。
總結
生本理念通過不斷發展和應用實踐,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克服了當前中國基礎教育的不良影響,這對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教育指導下的班級管理有很多有益的啟示,明確了我國初中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楊啟亮:《評古典儒學的人本主義教育觀—兼與西方人本主義教育觀比較》,《中國社會科學》,1990年第4期;
[2]郭文玲:《從人本主義理論談合作學習模式一下的全人教育》,《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年第16期。
[3]張珍:《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運用—基于一個新生班級三位學生的案例“跟蹤》,《學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2019年第II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