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凱翎
摘 要:目前,很多地區的民間藝術都面臨著滅絕的危險,黔西南民間美術的保護與傳承勢在必行。雖然政府、民間組織和個體都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事實上,保護和傳承民間藝術的最佳途徑是發展。對此,教師就可以把美術教學與民間美術資源運用結合起來,以此使民間美術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并為其注入新鮮的血液,使得民間美術的發展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通過這一方式,徹底改變過去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真正實現地方和民族文化的發展。
關鍵詞:黔西南地區;民間美術;高中美術;教學策略
從理論上講,民間美術是一種民間藝術,它是以其自身的知識和視野為基礎,可以真實地反映人們的現實生活和理想。民間藝術是長期的歷史積淀和沉淀下來的,它在民間生機勃勃的環境中健康地發展著,其內涵體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民間美術反應的是廣大勞動群眾的生活,反映著勞動群眾生活的真實寫照,其雖然樸素但也是豐富多彩的。基于民間美術的這一特點,將其作為美術教學資源運用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就拿侗族的文化來說,侗族歌、侗族鼓樓、侗族芘巴等多種藝術形式,都能成為一種有效的美術教育資源,其內容的導入可以豐富美術教育的內涵,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熟悉感,不僅可以拓展學習視野,同時也能重新認識本土的文化資源,激發起學生熱愛家鄉和家鄉文化的情感,促使學生自覺地傳承本土美術文化。
一、以學生為主體,針對性選取民間資源
雖然高中美術教科書中也有民間美術的素材,但是很難讓學生們充分認識和體會到民間美術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在高中美術教育中,教師要根據課本,以及高中生的興趣、年齡特征,選擇合適的民間美術教育資源,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充分利用這些美術資源,來幫助學生豐富知識學習,提高知識認知。
比如,在高中美術課程中,教師可以選擇黔西南的民間剪紙藝術來輔助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展示民間剪紙的起源、藝術文化思想、類型等教學資源,使學生了解民間剪紙藝術的美學價值,并將其與各地域的剪紙文化相比較,從而親身感受黔西南地區民間剪紙藝術的魅力。同時,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們在教室里進行剪紙創作,讓他們在藝術創造的環境中體驗美,感受美,創造美,并在這個過程中鍛煉自己的實踐技能。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到當地的民俗博物館,體驗傳統的剪紙文化,讓學生在課內、課內外兩方面實現對民間美術文化的深化認知。通過將民間美術資源與美術課程教學深化融合,更好地實現高中美術課堂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二、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美術教學的開展,并不單是美術知識的教學,更多的是一種藝術的傳達,需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針對這部分內容,教師在課堂上僅憑口頭講解,是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會降低教學效果,甚至引起學生的反感。為了避免這一問題,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就必須在教學方式上有所創新。注重通過多媒體教學,豐富的民間美術資源與美術課程融合的方式,以此切實提高高中美術課程教學效率。
比如,在“民族服飾”這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索到苗族特色服飾、侗族特色服飾等優秀的民間美術資源,并用視頻、圖片等方式向學生展示。通過這種方式,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讓學生對民間美術有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要知道美術是一門十分特殊的學科,單靠教師語言教學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創新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手段將民間藝術作品呈現給學生,使他們對地區傳統文化的內涵有所認識,并在課堂上加入一些趣味性的背景知識,使教學更具感染力,使課堂充滿活力。
三、引進民間美術造型,強化創作抽象性
把黔西南民間美術資源引入到美術創作教學中,對于發展學生的美術素養有著積極的意義。諸如對于苗族服飾、刺繡圖案、銀飾物等民俗藝術元素等材料,教師可以把它們當作學生進藝術創作的重要素材,進行科學教學。在實踐中,教師要積極地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充分認識到黔西南民間美術資源對美術創作的重要意義,通過科學的整合,促進學生的美術創造力發展。
例如,在“景色繪畫”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介紹黔西南地區的人文景觀,引導學生深入少數民族聚居區,觀察少數民族的服飾和建筑物,體會當地少數民族的民間藝術。引導學生把人物、建筑物等當作繪畫的目標,并把服飾、銀飾等元素融合在一起,進行美術創作。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去觀察少數民族的“一天”,看他們的生產性勞動,思考“為什么會有這種藝術形式”,并發掘出蘊藏在民間生活中的藝術資源。通過這一方式,使黔西南地區民間美術資源能與學生的美術學習活動進行深化融合,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的同時,也能開闊眼界,逐漸獲得更為深刻的美術素養。
總而言之,在高中美術教育中,作為教師要積極改革自身教學觀念,學會豐富運用民間美術資源,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民間文化的優良教育功能,達到發展學生美術素養的目的。美術教師要注重從學生的需求出發,發掘地方的民間藝術資源,使藝術課堂更加豐富多彩,這樣既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又能促進藝術教育的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脫立中.民間美術在農村高中美術教學中的特色及優勢[J].新課程,2021(31):180.
[2]趙旖旎.傳統文化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的應用——以民間美術桃花塢年畫為例[J].高考,2019(07):179.2EC5F638-4982-4A2D-8FC5-E6615130CE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