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順光
摘要:通過多年教學實踐,認真觀察和調查研究發現:大班額環境下農村學生的語言基礎較差,教師的教學策略落后,教學資源不足,學生配合度低,不確定因素較多,制約了教學的發展。提高教學的水平,這既是發展教學、培育新生力量、鞏固根基的迫切要求。
關鍵詞:大班額環境;農村小學;教學質量
語文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它的教學不但關系到學生的語言能力,還關系到他們將來的發展以及其他科目的學習。在大班額環境下農村小學,在統一監測中,語文的得分很少,平均分數比城鎮小學要低,差距較大。由此可見,加強大班額環境下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學,提高質量迫在眉睫。
一、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有些老師在編寫教案時,只是抄教案,沒有多動腦子,沒有創新,有些老師的課堂講稿(教案)過于簡陋,有些甚至沒有做到先備后上。有些教師沒有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僅僅是站在講臺上,不能把握住學生所關心的問題,不能使他們與教師保持同步,教師講自己的,而讓他們自己去做。老師要不斷地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參加各種培訓,聽課,研討,結合新世紀的新思維,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方法,不斷地改進和革新教育方式,突破常規的教學模式,帶著熱情走進教室,用愛來激勵、用熱情去激勵、用好話去激勵、用好的贊揚來激發他們的潛能。在日常工作中,要努力提高教師的語言教學水平,不斷地學習和積累各種不同的語言教學方式,為大班額環境下農村語文的教學提供借鑒、交流和選擇的機會。
二、加強基礎教育
課堂秩序,是提升教室效能的根本保證,所謂的教室秩序,不在于讓同學們坐得筆直,不交頭接耳,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用心去上課。高年級專注度高達40多分鐘,有些同學只有20多分鐘,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多走幾步,采用多種方式,使同學們在課堂上全神貫注。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當他們注意到自己的孩子們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開始竊竊私語,開始做一些小動作,他們會立刻改變自己的教學風格,比如說,他們會在課堂上提出一些問題,而其他同學則會因為害怕被問到而變得焦躁不安,或者走下講臺和他們進行短暫的交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終身受用,為以后的生活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學習基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從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事情開始,比如做功課時的細心程度,書寫的筆畫。上課時能否認真、專注、思考、能不能跟上教師的思路、能不能提問、能不能主動地解答教師提問等,都是培養學生的好習慣。在平時的課堂上,老師要根據不同的情況,注意對學習興趣和習慣的養成。在平時上課的時候,要多鼓勵、多引導,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們逐漸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養成好的學習方式,學生的學習表現就會不斷提高。思想也會變得靈活,每天的生活也會變得很有條理,會覺得很幸福,很開心。一舉兩得,受用終生,實現了教學以育人為本。
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實際出發,努力營造一個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向學生傳授好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要“他”的學習變成“我”要學習,老師要在這種教育的指導下,讓學生的心、腦、思想走進教室,走進人生,用眼睛看書,用心感受,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是提高學生熱愛語文的重要途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的心、腦都能進入教室。用你的雙眼,用你的心靈感受它,用你的所見所聞,以你的言語來表現你的真正的感情。把握每一次的機遇,引導同學們深入人生,仔細記錄自己所見所思所聞,用自己的文字記錄,即使做得很差,但長年累月的積累,也是一種巨大的提升,特別是這種有想法、有記錄的習慣,更是難得。培養口語和寫作能力的綜合能力。能夠將日常所看到和所累積的知識,以較為精確的文字表述。通過培養學生表達自己的感情,使他們的語言更加豐富多彩,從而使他們的語文整體表現和學習能力得到改善。針對每個人的特點,制定了不同的教育方式,讓他們熱愛、愿意學習、體會語言的樂趣,在老師、家長、同學面前表現出的任何一絲提高,都能得到老師、家長、同學的肯定與贊揚,這樣,他們的情緒就會變好,積極地學習,有了更多的積極性,語文成績也會隨之提高。此外,俗話說:字如其人。書法是人的外在表現,好的書寫能帶來一種感覺上的愉悅。在日常的課堂上,老師應強化對學生書寫的引導,使他們的字寫得更加標準、筆劃次序、組織協調。這個問題,說得容易,但要做到,卻是非常困難的。在平時的學習中,要讓孩子們有更多地發揮空間,比如讓他們自己動手抄報,辦黑板報,把自己的字寫得干凈整齊,在班級里進行贊揚,并找出缺點。
綜上所述,從整體上看,大班額環境下農村語文教育的具體成因有很多,這是整個社會的共識,也要求我們的一線老師針對現實,針對個別人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多樣的方式運用,相互借鑒,增強溝通,增強與同學的互動,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大班額環境下農村的孩子不“笨”,但他們的教育環境和教育氣氛還不夠好。大班額環境下農村教育是實現大班額環境下農村發展的根本目標,立足于大班額環境下農村教育第一線,不斷提升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周娟. 提高農村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探索[J]. 小學生(下旬刊),2022,(03):83-84.
[2]孫英明. 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初探[J]. 學周刊,2022,(1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