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蓉
摘要:我國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立德樹人,隨著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教育更加注重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德育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得以體現,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把德育內容更好的融合進日常的教學中,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素養的提升,還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和綜合素質的發展,更好的體現了教育的功能和教育的價值。
關鍵詞:立德樹人;小學數學;德育教學
小學階段作為教學的啟蒙階段,不僅僅要學習文化知識,還要注重學生的德育教育,使得孩子在今后的學習及生活中形成正確的思維和價值認知,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數學作為重要的學科,在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同時,加強德育教育,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學習的價值、在學習中建立正確積極的學習觀念和思維模式,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思維。
一、結合情境教學,促進學生發展德育觀
情境教學是更加適合小學的思維模式和認識能力,是現在教師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模式,不僅有助于加強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學活動滲透德育教學時,使得數學知識更好的于德育觀念相結合,能夠更好的把理解知識和提升德育水平更好的結合,要求教師積極改變課堂的教學內容和德育內容相結合,讓德育教育不再只是高尚思想品格的宣講,而是和學習的知識點緊密結合,和日常生活緊密結合。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穿插進數學名家的事跡和生平,以及數學名家對自身的嚴格要求和對社會的偉大貢獻,以及了解數學進步對社會的巨大推動力,讓學生樹立學習的使命感和光榮感,以各個名家為學習的榜樣,吸取優秀的品質和精神,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學科學習的質量,還可以樹立學生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例如,在教學“元角分”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模擬日常購物的場景,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各個單位之間的換算,還可以對之前學習的時間單位“時分秒”的轉換進行對比,找出其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樣不僅更加有利于知識的掌握還可以使學生建立對立統一的基本觀點,引導孩子僅僅積極找尋知識之間的規律,增強學生的開闊思維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穿插進對孩子金錢觀的教育,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些使得數學教學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小組合作學習,增強集體意識
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也是小學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數學思維的建立可以使得學生有更強的接收能力和對認識問題的客觀辯證能力。這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合作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小組互助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開拓思維,還提升了學生互助的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增強了集體意識,有利于集體榮譽感的建立。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實踐中,把學生有目的的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思想活躍的學生必然會對其他成員形成一個帶動作用,每個學生因為要完成自己在組內的學習任務必然會加強自己的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在取得成績后,成就感必然更會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信心,有利于孩子責任感和自信心的建立。合作教學的模式是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體積榮譽感的教學方式,可以極大提升教學效率,對學生的德育教學更是有更大的促進作用,學生具備的數學能力可以更多的應用于其他科目的學習中,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全面提升。
三、開拓教育的方式,提升學生全面的素養
小學數學的德育教育要積極打破數學課堂的局限,數學教師首先要明確每節數學學習的內容,并且積極探尋學習內容和德育教學的結合,同時還要加強教師之間的教學經驗的交流,互相學習德育教育的心得,尋找更加有效的途徑和方法,把德育教育和小學數學學習結合起來,使得學生成績提升和能力提升達到更高的統一,起到更好的互相促進效果。例如,教師可以采取數學課和班會結合的形式,在班會環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發表自己對數學學習的一些看法,自己總結的一些技巧和自己對數學學習的認識,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建議一對一幫扶學習小組,讓學生能在互助中不僅可以很好的提升成績,還可以融洽學生關系,增強學生集體意識,學生在傳授自己學習經驗時也是對自己成績的一個自我檢驗和總結提升,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提升和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集體意識。
總結
綜上所述,立德樹人背景下開展小學數學的德育教育,不僅要求教師改變教學思路和模式,正確認識到德育教育對學生數學能力提升的重要性,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引導,針對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展開個性化教學,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把德育教育有效的滲透到日常的教學中,使得新課改背景下,教育目標的更好的實現,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為四有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剛梨蓉.論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吉林教育.2021(19).
[2]盧毅.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小學生:多元智能大王. 2021(9).
[3]劉朝霞.德育為魂,育人無痕——立德樹人任務下培養小學生自主發展與社會參與的實踐與探究[A].廣東教育學會2021年度學術討論會暨第十七屆廣東省中小學校長論壇論文選(二)[C].2021.
[4]楊倩.減負減壓,家校合作——基于雙減政策下小學德育工作實踐[A].‘雙減’背景下重溫陶行知教育觀座談會論文集[C].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