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海杰
對于學生而言,小學階段是開發智力、身體成長,培養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更是人生中塑造能力最佳的時期。隨著全面發展教育理念逐漸滲透小學教育中,小學教育開始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其中小學體育也是小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體育教學中,有部分體育教師混淆了體育教育與競技體育的概念,導致體育教育偏離了教學中心,出現以競技教育為重點教學的內容。青少年的健康情況與其自身的發展及家庭的幸福緊密聯系,同時它是社會健康發展的前提,直接牽動著國家發展的速度,所以小學體育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基于素質教育背景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將德育教育作為提升體育教學活動的重要影響因素。教師要從小學生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出發,通過科學的方法在體育教育活動中滲透德育思想,讓小學生具備高尚的體育情操和優秀的體育精神,進而促使小學生的德育思想、德育意識得到充分培養,最終實現全面提高小學生德育素養的目標[1]。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培養價值
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德育教育的價值主要表現為體育精神價值、體育科學價值、體育形式價值。首先,在體育精神價值方面,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一改傳統的“三基”教育,而是以發展學生個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教育目標;其次,在體育科學價值方面,教師通過體育學科教學活動,將教學步驟、教學內容細化,促使小學生體驗和感知當代體育教育教學的先進性、多元性、開放性。教師通過體育的德育形式價值,還可以激發小學生轉變思維方式、喚起小學生的社會參與意識,進而幫助小學生更好地認識社會、了解生活,促進小學生各方面綜合發展。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培養
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學生主體地位
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體育訓練項目、體育教學內容、體育競技比賽等方面培養小學生的德育意識,提升小學生的德育能力,雖然教學方法具有廣泛性和多元性的特點,但是仍會造成小學生主體地位被忽視的問題,導致小學生不能充分體現體育中的德育教學,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能力不足,進而導致小學生的體育素養提升出現障礙。
(二)重視程度不夠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小學體育課程教學得不到充分重視。經過觀察發現,造成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重視程度不夠的原因有以下兩點。首先,部分教師只重視小學生的體育成績,而忽視了小學生真實的體育技能訓練;其次,由于一小部分體育教師極其重視小學生的體育訓練,并沒有把精力放在開發小學體育德育教學上,造成小學體育課程中訓練技能的課程較多,培養德育思想、德育意識的課程幾乎為零,導致小學生的德育意識不能有效培養[2]。
(三)教育理念比較落后
在考學壓力和以往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校教育長時間存在“重文化、輕體育”的現象,學校以文化課成績作為教學重點,忽視了體育發展的重要性。一方面,教師經歷過應試教育,深刻明白文化成績對于升學及個人發展的重要性,所以教師把提高學生文化成績當作首要任務,從而忽視了學生的體育發展;另一方面,學生家長以學習成績作為學生是否優秀的標準,不重視學生的體育教育,導致學生從心底里認為文化成績比較重要。
(四)資金不足與缺少體育場地
在我國很多地區的農村小學體育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學校資金不足,缺少體育場地。由于學校位于偏遠地區,經濟水平發展緩慢,政府對教育支持力度不夠,因此導致教師很難順利進行體育課程的教學。素質教育雖然強調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但學生進行升學考試時主要考查其學習成績,而忽視體育教育的考查?;诖?,多數學校在設置教學課程時,以減少體育課時的代價來促進文化課程的教學,或者某些文化課教師為了提高自己學科的教學目標,而人為搶占體育課程的時間。體育課變成了語文課、數學課的現象,不僅打擊學生對體育課的熱情與積極性,而且降低了這節文化課的課堂效率,這并不是明智的做法。
三、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培養策略
(一)教師以身作則,堅持榜樣力量
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自身認知能力較弱、實踐經驗較少、學習能力較差等特點,很容易被周圍的環境、事物、人物等影響,造成意識上的錯誤判斷。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以良好的德育教育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三觀,樹立積極健康的思想,這樣也能促使學生更好地成長。在實際展開教學活動時,教師一定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榜樣作用,嚴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身作則彰顯自身的榜樣力量。通過德育思維的滲透,幫助小學生的思想、認知、意識受到科學、積極、正面的引導,促使小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深切感受和體會德育教學帶來的實際效果,并以教師的德行、品格、言談等魅力為榜樣,有效踐行德育思想,深入學習德育知識。首先,體育教師在課堂語言運用上,要注重規范性和藝術性,既要用輕松詼諧的語言幫助學生理解體育理論知識,又要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幫助學生掌握動作要領、比賽規則等,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習活動中。對此,教師便需要以良好的語言藝術進行輔助;其次,體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重個人著裝和外貌,讓小學生可以在學習中受到體育教師的影響,通過模仿學習的方式,學習教師身上的優秀品德和人格;最后,教師要具備和藹可親、嚴謹專注的溝通能力,讓小學生可以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與教師進行有效互動交流,與教師交流心聲、感受、體會等,促使體育教師深入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行為趨向等,進而科學、有效地實現德育滲透教學的目標[3]。
(二)實施拓展訓練,完善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內容
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拓展訓練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教學環節,學生通過拓展訓練會獲取更多體育知識,也能把握更多體育運動規則。同時,拓展訓練也是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環節,通過教師的合理安排能夠促使學生不知不覺中接受德育教育的熏陶和引導。因此,在進行小學體育德育培養時,教師要充分分析小學生的性格、年齡、個性特點等,科學制定拓展訓練的內容和目標,進而完善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內容,讓小學生可以一邊進行拓展訓練,一邊高效學習德育知識,促使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內容被深入挖掘和學習。首先,要對小學生進行做人方面的教育。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各方面能力、基礎認知都逐步發展的過程,因此,更需要教師把控好德育教育的細節,對每個細節之處進行合理設計,將德育教育更好地滲透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體育教學中的一些訓練內容,幫助小學生認識到學會做人的價值和意義,促使小學生主動參與到做人的訓練中,明確指導小學生學會關愛他人、愛護自己、關心社會;其次,要對小學生進行合作精神方面的教育。教師通過集體活動、體育競賽等,讓學生在體育中感受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進而建立團隊意識,鍛煉配合默契,促使小學生在體育拓展項目中,可以通過團隊合作取得成功和勝利,進而提高小學生的合作精神[4];最后,還要對小學生進行奮斗精神培養方面的教育。在實際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講述關于艱苦奮斗的實際案例,讓小學生在故事情節的感染下,能夠認識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價值和意義,同時認識到只有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收獲滿意的成果,如果不努力、不堅持就不會獲得成功。也可以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運動員的比賽視頻,以視頻感染、帶動、激發學生的體育意識,促使學生能夠積極地投入體育運動中,對體育運動產生更多的熱情。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會受到運動員的感染與熏陶,極易產生熱愛祖國、艱苦奮斗、不屈不撓的寶貴精神。
(三)實施趣味教學,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道德情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促進學生積極展開學習活動、認真進行體育運動的推進因素。因此,在實際展開小學體育教學活動時教師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滲透德育教育,如此才能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需求,更好地發揮德育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價值。結合小學生的特點開展體育德育教學活動,往往會收到更多成效。小學生對新穎、奇特、趣味性強的內容比較感興趣,因此,教師應運用趣味教學法培養小學生的責任心,讓小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一個動作,完善體育內容學習過程,讓學生可以腳踏實地地進行學習、訓練、合作等,進而有效培養小學生的責任心。教師運用小學生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可以逐步滲透吃苦耐勞、奮發圖強、堅韌不拔的品質精神,讓小學生可以一邊愉快地學習、一邊有效地鍛煉,促使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內容有效展現,促使小學生的責任心得到有效增強。
四、總結
在小學體育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將德育教育進行有效滲透。教師可以通過創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形式、提升教學技能開展德育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德育意識和德育能力,促進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董虎.淺談增加小學體育教學趣味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8(32):164.
[2]呂麗紅.新課改下構建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6):44.
[3]趙微.淺談小學體育教育創新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1):140.
[4]張冰.小學體育教學與游戲的融合對策[J].中華少年,20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