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娟
摘要:教師在深度學習視角下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時,首先就需要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通過高品質的課堂構建保證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思維意識都能得到有效培養,幫助學生能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從而實現對學生的數學綜合水平進行有效提升。所以教師一定要做到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課堂構建,有效增加教學設計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下面本文將對深度學習視角下小學數學品質課堂的構建做一個分析,希望對提高小學生的深度學習效率能具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深度學習;小學數學;品質課堂;構建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深度學習理念逐漸在小學教學中得以廣泛應用,這也就為小學數學課堂構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逐漸加深對深度學習理念的認識以及理解,其中深度學習的根本目標是為了幫助學生進行更多知識的獲取,通過對學生的知識面進行拓展保證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及綜合能力能得到有效提升。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小學數學品質課堂構建工作的深入思考,保證在教學過程中能逐漸實現深度學習這一目標。
一、有效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逐漸推動深度學習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中,諸多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所以教師想要通過高品質的課堂構建有效推動學生實現深入學習。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強化教學知識與學生生活的聯系,實現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有效激發,這樣才能逐漸推動學生實現深度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就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進行相關生活現象的引入,在有效降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使學生能更加準確地理解數學知識的內涵,這對促進學生知識的快速增長有著重要幫助[1]。
比如:教師在進行《測量》這部分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其中這一章節知識與學生的生活有著重要聯系,這就包括其中米、分米、厘米都屬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的長度單位。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將這些知識與學生的生活進行緊密聯系,通過激發學生的生活經驗有效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首先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利用刻度尺了解一厘米、一分米的大概長度,同時要求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實際,思考哪些物品長度與一厘米的長度相近,其中學生通過結合自身生活就能提出指甲、課本厚度等不同的答案,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刻度尺對這些長度進行測量,對學生的想法進行驗證。通過這種結合學生生活實際物品的有效應用,可以幫助學生準確了解一厘米長度的概念,同這對加深學生對不同長度單位之間換算關系的了解也具有重要幫助,從而能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快速增長。
二、進行良好的問題設計,有效推動深度學習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良好的問題設計對推動學生實現深度學習具有的重要幫助,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問題的設計過程中,就需要做到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實現對問題設計的難易程度進行有效控制。從而通過難易適中的問題設計,不但能有效調動學生對問題思考的積極性,還能有效避免學生出現乏味以及無聊的情況,同時問題設計太過深奧會對學生的信心以及興趣造成打擊。所以教師在進行問題的設計中就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根本原則,通過充分發揮問題設計的重要作用,逐漸推動學生實現深度學習[2]。
比如:教師在進行軸對稱這部分知識的教學中,首先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演示一些對稱的圖案以及符號,通過引導學生對圖案進行觀察,要求學生通過對圖案的觀察思考這些圖案的共同點?以此作為基礎要求學生進行對稱圖形特點的思考。并且要求學生結合自身生活思考在現實生活中都有哪些著名的建筑屬于軸對稱圖形?通過問題的逐層遞進有效加深學生對軸對稱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同時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時進行問題提出。從而通過充分發揮問題的引導作用,有效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這樣才能對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素養進行有效提升,逐漸實現深度學習。
三、進行開放的教學情境設置,有效加深學習效果
在小學生的教學工作中,由于小學生群體較為活潑好動,并且學生的思維較為活躍,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為學生設置一個開放性的教學情境,通過鼓勵學生對自身的思維進行充分發揮以及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實踐機會,使學生能深刻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3]。所以教師就需要從教學內容出發進行開放的教學情境設計,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能不斷開動自身的思維。通過這一過程不但能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同時對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秘以及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都具有重要幫助[4]。
比如:教師在進行“分數的認識”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過程中,由于這部分內容對部分學生存在一定難度,所以教師就需要進行開放的情景設置。這就要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要求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采用對折以及涂色的方式表示出紙的1/4,其中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具備多種表示方法,從而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有效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實現為學生的思維發展提供更多的空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將正方形紙張采用橫向折疊、豎向折疊以及用對角線折疊等不同的方式,都能得出正方形的1/4。接下來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思考不同的表達方式,使學生能意識到通過將兩個1/8部分進行涂色,也能得出正方形的1/4,保證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得到有效培養。教師通過這種開放性的教學情境設置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以及動手能力培養都具有重要幫助,同時還能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以及記憶,保證數學學習的效果能得到逐漸加深。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深度學習視角下進行品質課堂的構建過程中,就需要對課堂教學工作進行深入,通過學生新舊知識的有效結合,使學生的學習效率能得到逐漸提升。同時教師還需要從小學生心智發展水平出發,對課堂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進行不斷改進,這樣才能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對數學知識進行接收,同時還能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以及數學能力的提升,這樣才能通過積極開展深度學習,使小學生的數學涵養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李玉明.深度學習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探究[J].新課程,2022,(3):66-66.
[2]劉思雨.深度學習視域下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思考分析[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教育科學網絡研討年會論文集(上).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781-783.
[3]許榮桓.深度學習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習共同體的構建策略[J].考試周刊,2021,(53):85-86.
[4]王瑩.深度學習視角下小學數學綜合實踐課堂的構建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13):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