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淑霞
摘要:在中學這個教學階段,對于每個學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對他們這一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性科目,對于學生而言,想要學好英語不是那么容易的,這就要求教師重視學生學習效率,重視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在教師方面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新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本文就中學英語教學策略進行探析。
關鍵詞:中學英語;教學策略;學生
隨著世界社會經濟的日益發達,隨著各國對于教育行業的日益關注,由于人力資源的日益匱乏,由于各國原來的教育模式都日益無法適應越來越多元化的經濟社會需要,各國為推動自身經濟社會的發展,推動教育產業的進步,希望培育的人力資源滿足經濟社會的需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各國都在積極改進自己的教學策略。
一、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在中學開展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分組,各小組間實力相當,教師在布置任務后小組學生先自己進行探究,自己了解之后,在小組內進行溝通,最后在班級中相互溝通展示,這樣在促進他們知識能力提高的整體進程中,他們的組織協調能力也就受到了訓練。各組隊員間的工作分工更加明確,不同的學生承擔著不同的任務,有的學生負責這部分的知識,有的負責另一部分的知識,每個學生都在努力的尋找著自己答案,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僅僅起了引導與幫助的作用。在課后的作業過程中,教師針對課堂所教授的知識,對學生進行作業的布置,針對不同的小組布置不同的作業,小組間的學生合作完成,在這樣的合作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得到了發展,通過這種組織人員之間的協作可以增強與老師、學生間的聯系,從而形成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
二、將教學融入實際生活,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因為英語是一個語言課程,而語言與實際生活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因此中學英語教師必須把英語教學和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中學英語教材利用了一些日常生活材料創設的英文情景,能夠有助于中學生培養綜合英文能力,從而改善中學英語的整體教學,并培養學生使用綜合英文知識的基本技能。另外,中學英語老師還能夠把現實生活因素整合在英語課堂中,從而提高他們對所學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讓他們融于生活環境,在學習中,由于融入到實際的生活中,學生對知識內容不會感到陌生,而是具有一定的熟悉度,這對于他們而言,學習效果是十分良好的,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成績會得到一定的提高,將知識與自己的實際相結合,學生們也會覺得很親切,這對于他們而言,效果是十分良好的,從而更加致力于對英語掌握。
三、引入音頻、視頻開展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所周知,在英語教學中引入視頻以及影片,這對于學生而言,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所教學的內容,適當的插入音樂與視頻,從而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課堂的吸引力,促進學生的發展。一段好的影片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課本的知識,更好的理解單詞與語法的應用,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適量的引入音頻與視頻展開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中,講解某些經典文章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找到關于文章的影視作品,學生在觀看影視作品的過程中,了解到文章的關鍵點,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速度,達到更好的效果。
四、為學生創設語言情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為學生塑造語言情境,讓他們處在英語的氛圍中,在教學中,教師注重減少漢語的使用程度,更多的采用英語教學,學生回答問題時,也是采用英語回答,教師創設學生英語交流的氛圍,在課堂中,教師鼓勵學生之間互相進行交流。在課堂上,給學生觀看英語影片,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對英語影片進行展示,在這樣的展示過程中,學生更好的感受語言情境,這對于學生而言,英語的學習是十分有趣的,因此,教師要注重這種教學方式。在特殊的節日,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一些活動,因此來創設英語的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
五、因材施教進行教學,重視每一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對于一些學習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教師需要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從淺到深輕松學習英語知識,使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永遠不會偏離。而對于一些學習效果比較好的同學,要幫助他們在這樣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例如在進行作業布置的過程中,需要從全體學生角度考慮,對于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所布置的作業也要有層次感,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可以布置一些英語擴展知識的內容;對于學習能力居中的,需要在掌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應用;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主要是要學生掌握好教學內容,打好基礎,提高學習成績。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作業的布置,這樣能夠讓所用的學生積極進行學習,同時還不會感覺到太難或者談簡單,提升學生的整理學習效果。
結束語:總而言之,中學時代對于每個學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這個年紀的學生,缺乏一定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可以改變教學策略,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對于學生而言,英語的學習十分的重要,這就對教師的教學提出新的要求,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改變之前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的發展,滿足教學需求,從而進一步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曹紅莉. 新課標下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探析[J]. 校園英語(教研版),2012(6):2-3.
[2]王愛娟. 中學英語教學策略探析[J]. 神州(中旬刊),2011(2):31.
[3]吳愛莉. 中學英語教學策略探析[J]. 科技創新導報,2010(11):167. DOI:10.3969/j.issn.1674-098X.2010.11.137.
[4]陸艷梅. 鄉鎮中學初一學生英語零基礎成因探析及教學策略[J]. 教育界,2018(22):109-110. DOI:10.3969/j.issn.1674-9510.2018.22.062.
[5]呂蕾. 核心素養背景下中學英語開展多元化教學評價的策略探析[J]. 英語廣場,2021(7):131-133.DOI:10.3969/j.issn.1009-6167.2021.07.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