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寧
摘要:傳統文化是最能體現我國獨特民族特色與民族精神,弘揚歷史發展遺留的重要思想、文化精神與藝術寶藏的重要依據,是社會與國家不斷前進、不斷發展的永恒動力。
關鍵詞:底蘊;弘揚;滲透;語文教學
目前,正處于初中階段成長時期的學生,其自身文化底蘊、知識體系尚未發展成熟,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感受還并不深刻。所以,作為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最為重要的載體之一,初中語文教學應擔任著滲透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深化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等重任,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將傳統文化滲透到語文教學活動全過程,培育學生形成深厚的人文底蘊,養成博大的民族情懷。
首先,所以在此階段將傳統文化滲透于初中語文教學中,對于培養學生語文素養與綜合品質,幫助其形成優良品德,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作為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的載體,初中語文教學在素質教育理念背景下,實現傳統文化內涵與精神的滲透,已成為初中語文教學改革不可忽視的關鍵所在。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心理、生理、思想等方面共同發展的時期,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尚未發展成熟,其是明辨是非能力也處于形成和發展階段。另外,與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相比,傳統文化的滲透讓語文教學內容、形式變得更加豐富,更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其身心投入語文教學活動當中,從而起到陶冶學生思想情操、形成良好語文素養、培養學生成為社會所需高素質人才等關鍵性作用。由此可見,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意義重大且勢在必行。教育是促使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廣泛傳承,發揮其真正教育價值與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育出更加優秀的中華兒女,營造健康、和諧社會風氣的主要途徑。因此,傳統文化應大力滲透初中語文教學全過程,加深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幫助學生認識傳統美德的重要性,進而樹立健康人格,學會修身自省,謙虛好學的良好品質。語文教材作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弘揚中華優良美德的重要載體,其中所承載的傳統文化內容是語文教學活動開展、教學大綱擬定的重要依據,也是實現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關鍵性因素。初中語文教學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內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便是“中國文字”,是體現我國社會文明發展的重要標志,是體現中國傳統文化與傳統文化內涵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也是傳統文化精神表述的重要依據。初中語文教材中所呈現的“詩、詞、曲、賦、散文”等經典文學作品,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承載著我國悠久歷史發展進程中極為重要的精神文明理念與精神財富,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讓學生通過學習初中語文教材中蘊含的經典文化內容,可使其充分感受到傳統文化所蘊含的魅力,了解到我國歷史文明的意義與偉大,從而形成自主傳承傳統文化的優良美德。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許多篇文章都內含著我國傳統文化最主要的精神文明,這一精神文明的存在,對于提升初中學生社會交際能力,培養其良好道德品質有著極其重要的幫助,是傳統文化內容滲透最有價值意義的一種體現。
其次,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可培養學生的良好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滲透傳統文化,僅可通過精心篩選,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內涵,對教材中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字、句、詞、篇和所表達的主旨等方面,進行深度與廣度的挖掘、探究,便可實現傳統文化的教育與傳承和初中語文教學有機結合,起到良好的傳統文教育熏陶作用。同時,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身心融入傳統文化的學習當中,初中語文教師要時刻將學生放到主體地位,以豐富學生知識技能、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等方面為切入點,通過詳細解讀、注釋理解文本內容,引導學生在學習文本知識與傳統文化內涵的同時,深入研究文章內所撰寫的主角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并掌握文言語言樸素簡練的寫作特點等。這樣一來,不僅可實現傳統文化的滲透,深化學生對傳統文化內涵與意義的理解。
再次,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就中國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隨著世界文化大融合趨勢的加快,為確保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教師應加強對文化融入教學的政策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加以滲透,增強學生文化自信,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懷,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的共同努力使其發揚光大,而這其中,青年人是主要力量。所以在對于初中學生的語文教學中引入優秀中國傳統文化可以為國家培養素質更加全面的人才。在初中階段,學生沒有小學時的幼稚,同時也尚未接受過多的外國文化影響,對知識的攝取相對被動,這時教師與家長的引導將起到極大作用,幫助其正確認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建立完善的道德及健全的人格,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添磚加瓦。中國傳統文化可追溯至五千多年前,可謂源遠流長,無數文化內涵如星辰般散落在這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五千年來,中國人民通過一代代的傳承,使得寶貴的傳統文化得以延續,雖然在歷史的前進過程中,文化傳承曾有多次遭受巨大打擊的事件,但就像中國人民擁有頑強的生命力一樣,我們的傳統文化也在磨難中繼續流傳。當前社會發展速度較快,信息技術的發展給予了人們更廣闊的眼界,將全世界的文化都帶到眼前。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應該從小抓起,將優秀的文化內涵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融入學生日常生活。
一直以來,國家對傳統文化教育都較為關注,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無論在校園生活中,還是在課本編纂中,都在突出傳統文化的傳承。而初中語文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初中語文教學就傳統文化來講就是傳承與發揚的載體。
參考文獻:
[1]周愛成主筆《.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滲透策略》系列讀本。
[2]林玉竹主筆《語文教學研究》2021年合訂刊。F338EE2F-2731-40F6-9038-28AADA5E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