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喜梅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引領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要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在實際的幼兒園教育指導過程中,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幼兒教師都要重視開展對幼兒的早期閱讀教育,引導幼兒感知閱讀趣味與文字魅力的同時,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在引導幼兒形成早期閱讀能力的同時,使幼兒獲得受益終身的“財富”。文章將探討大班年齡段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幼兒;早期;閱讀能力;閱讀習慣
前言: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人們對于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要性和價值的認識進一步深入。為此,在幼兒教育工作中,應當注重幼兒早期閱讀教育,使幼兒在閱讀教育過程中真正享受閱讀過程,并逐漸產生閱讀興趣,進而提升幼兒閱讀能力。幼兒早期閱讀教育工作開展應當將幼兒作為主體,以興趣培養為前提。結合幼兒階段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選擇他們喜歡的閱讀內容、這樣才能夠幫助幼兒提高閱讀的主動性,使他們更愿意積極主動參與到閱讀當中,提升自身閱讀能力。
一、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育的重要性
閱讀能力是人最基本的能力素養之一,它影響著人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因此,在學前教育中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極其重要,不僅可以幫助幼兒增加理解能力,還能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語言領域有1個大目標、3個小目標和若干教育建議中都涵括到早期閱讀,這更說明了早期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二、需著重培養大班幼兒在閱讀中的那些技能?
1.正確的閱讀方法和閱讀習慣
幼兒早期閱讀培養中應該注重其閱讀習慣的培養,同時還要讓其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拿到一本書后,先了解書的結構,會看封面、了解圖書的構成、會看畫面、從封面圖畫猜測本書的基本內容或者書名,能一頁一頁地按照數字頁碼的順序翻書,知道閱讀順序是從前往后翻頁、從上往下讀行、從左往右看字等。例如:一位幼兒拿到書后,一會前面翻翻,一會后面翻翻,在看看中間有什?老師問他,這個故事講了些什么?結果該幼兒只能說出些人物、片段,卻不知道整個故事講了什么,因為沒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故事就沒有連貫性和完整性。
2.傾聽與語言表達技能
早期閱讀活動中幼兒只有學會了傾聽 ,才能夠在聽的基礎上去說。首先要認真聽,聽得懂就明白講了什么,聽得精準就知道具體有什么內容,并開始模仿故事中的感興趣的情節、詞匯、句型等,當內心有強烈的語言輸出愿望時,就產生了表達意愿。這時成人還可以通過玩游戲深化孩子興趣、與情感體驗,并在整個過程中提高幼兒口語表達以及詞匯和句型的使用。
例如:大班繪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動》中幼兒聽完故事,就冠軍一詞展開了討論,有幼兒說冠軍就是第一,有幼兒說冠軍就是贏了的人,也有幼兒說冠軍就是最厲害的人,但故事結尾最后冠軍一詞的含義又被顛覆,又展開了新一輪的討論,幼兒都把自己內心的想法用語言表達了出來。
3.閱讀中理解與創新的技能
在幼兒早期閱讀活動中,理解是幼兒對于聽故事、看繪本的閱讀過程中的內心活動表現。主要表現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找到答案的一個過程。例如:大班繪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動》中幼兒聽完故事,通過故事的畫面、故事中人物的微妙表情、動作、圖文,線索、對文中的一些問題進行大膽的假設、推測、情景聯想、最終通過故事串聯理解了故事中的各個情節
4.前書寫技能和書面表達的愿望
幼兒常常借用一些簡單的圖畫、涂寫、標志、文字、符號的組合形式,向他身邊的人以這種方式,進行信息的傳遞與自身情感的表達,這時的幼兒對文字非常敏感而且有興趣。例如:幼兒利用文字、數字、符號、標志、圖畫等給好朋友寫信,邀請好朋友去某某地方玩,用書面表達的方式向朋友提出邀請。
5.自主閱讀技能
自主閱讀不是要強調孩子真的一個人抱著書去閱讀,他更多的是培養孩子的一種閱讀習慣和終身閱讀的能力,享受終身閱讀的樂趣。通過激發幼兒自主閱讀的意識,學習和掌握基本閱讀方法,以教師科學有效的引導,指導幼兒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來積累儲備知識,使幼兒建立獨立自主閱讀的能力。
三、大班幼兒閱讀技能培養策略
1.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營造閱讀氛圍。
好的閱讀環境可以全面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在家設立書架,高度適合幼兒隨手取放,放置適合大班年齡段看的繪本,如:賞析類、圖畫類、兒歌類、童話類、科普類、卡通類等等。在學校中應把書香的氛圍融入環境,如主題墻、區角、樓道、閱覽室、公共區域,隨處可見到的地方,在閱讀材料的放置方面以豐富多元為宜。
2.家園合作,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閱讀習慣。
鼓勵親子閱讀,推薦優秀讀物,通過家長會或線上交流等方法,討論閱讀模式與閱讀方法,交流閱讀心得。閱讀中需注意,讓幼兒自主選取讀物,不強逼幼兒閱讀不喜歡的讀物,要培養其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以書本和家長陪伴閱讀為主,電子書籍和閱讀軟件為輔,促進幼兒過渡到書面語言。
3.在幼兒園教師的引導,與方法應用。
(1)通過觀察幼兒閱讀,引導幼兒學習并師幼互動
教師通過觀察,根據幼兒的理解能力,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探索與發現,通過線索分析、推理,討論、經驗整合解決問題。
(2)通過集體教學,指導幼兒基本技能。
在集體教學中教師會借助自制教具,指導幼兒的閱讀技能,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如:觀察、推理、假設、預測后續發展、解釋、質疑條件、反思、概括整合經驗等。
(3)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如:舞臺劇、角色扮演、故事創編、續編、閱讀打卡、家庭分享日、圖書漂流等等。
四、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大班年齡段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幼兒教師和家長的科學引導,更需要幼兒的長期堅持。在新時期的幼兒教育指導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優化原有的早期閱讀教育內容和教育模式,長期廣泛與家長合作,在激發幼兒閱讀興趣的同時,使幼兒愛上閱讀、享受閱讀并獲得早期閱讀能力的提升,同時也助力幼兒獲得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
[2]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兒童閱讀的世界》B6608F98-3066-4397-BFA7-36F541AADF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