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三
摘 要:隨著教育的發展,當下針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要求也緊跟著發生了變化。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過于關注教學的最后成果,忽視了教學的過程。在現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核心素養以及教學能力這兩大方面進行教學的創新和優化,只有做好了課程的優化,才有利于保障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語文;教學策略;創新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學生的需求和素質提高受到了大眾的重視,正是由于學生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不斷調整教學計劃,使得學生能夠在小學期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仍然處于“一家獨大”的狀態,部分教師認為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在教學中過度替學生思考,在課程中沒有注重學生的需求和感受,這樣的教學現狀之下,學生的能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但是卻并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對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積極地創新教學策略,根據學生的需求來進行教學變革,從而帶來更高效的語文課堂。
一、現今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策略的實施現狀
首先,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觀需求,在教學中過度重視成績的提高。在應試教學的影響之下,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知識點,在教學中就會通過大量的教學任務,來讓學生多做練習,美其名曰:“熟能生巧”。這樣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發展只有短暫的即時效果,并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對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能力去設計適合學生思考的語文教學方案。學生的年紀小,在課堂中不理解教學的內涵的現象是十分常見的。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引導,足夠耐心、擁有恒心,才能促進學生發展。同時,教師在教學中也要融合一定的創新策略,在課堂中給學生預留出更多的空間,讓學生可以進行自主的創作,從而加強教學的效率。
其次,教師的教學思想落后[1]。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仍然使用的是傳統的教學理念,這使得教師沒有辦法去進行教學活動的創新。雖然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但是仍然需要不斷促進學生自主的思考,才能讓學生的潛力被激發,這是小學階段很容易被教師忽視的。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的創新
首先,可以通過游戲的添加,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對此,在教學中發展以興趣為導向的教學內容,更符合學生的“胃口”。對此,在課堂創建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趣味性的課堂小游戲,讓學生可以充分地調動感官體驗,不僅如此,游戲的添加,也能利用好學生的好奇心,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非常好的課程導入。例如,這里有這樣的一個教學案例。在學習有關拼音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玩“啄木鳥”的游戲,使用多媒體設備,找出一個大樹的圖片。然后在找一些拼音的卡紙貼在學生的身上,然后引導學生像啄木鳥那樣去找到正確的音節,給大樹“治病”。這樣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有很大的幫助下,同時也可以加深學生的認知和記憶。
其次,教師還可以播放相關的音頻、視頻,運用好多媒體,給課堂帶來新意。語文教學的內容比較多,尤其是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在教學中,如果不進行教學活動和情境的創設,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2]。比如說,網上有很多的教學案例視頻,教師進行聲情并茂的教學,才能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對此,在教學之前,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的內容,去突出課堂的主題,從而強化學生的認知。例如說,在學習《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這一個文本時,教師就可以通過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提前整合好教學資源,讓學生做好預習的工作。然后在正式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設置這樣的一個教學情境:同學們,今天真是一個適合出游的好天氣,但是在游玩時,你不小心迷路了怎么辦?然后引導學生組成小組進行探討,也可以輔助學生收集一些辨別方向的物品,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積極的引導和互動,了解學生的學習、討論進度。在學生討論結束之后,教師就可以直接引導到文本的核心,讓學生能夠擁有基本的生活能力。
最后,利用多媒體設備,將教學的環節串聯在一起。教師的各個模塊都是相互依存的,在教學時,教師應該將這些教學模塊相結合。在這里,我將以寫作和閱讀教學為例。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開展讀寫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拉動學生提高個人能力。例如在學習一篇閱讀文本時,教師在講解基礎的內容之后,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寫作。同時在教學中也要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從而促進學生發展。
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的思考
高效的語文課堂是促進學生發展的基礎,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學科,在小學期間承擔著十分重大的育人作用。但是,在傳統的教學中,教育目標和學生的需求出現了不匹配的現象,使得學生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對此,教師必須要制定出更加具有出針對性的教學措施[3]。不僅如此,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具有強大的責任和使命,在教學中,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在教學中多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也要不斷地優化教學的內容,從而讓學生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對此,作為一名小學的語文教師,更要提高警惕,不斷地向優秀的教師學習,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同時加強和學生互動,了解學生的需求,從而打造出更加高效的語文課堂。
在教學中落實好教學策略的創新對于學生的發展以及教師之間的關系平衡都有不可小覷的作用和價值。教育是學生的教育,只有順應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要求,才能真正地做到教書育人。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學情以及教學的內容,創新教學的策略,從而促進學生發展。在這個重要的習慣養成階段,教師必須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考慮,把教學工作做到盡善盡美之外,就是要多鍛煉學生思維,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語文。同時一個有溫度的語文課堂,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只有不斷的調動學生的感官體驗,才能促進學生發展,為此教師需要不斷的提高個人的業務能力,為學生的發展和高效課堂的建立獻計獻策。
參考文獻
[1]伍娟. 小學語文,改革創新——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 課外語文:下, 2015(6):1.1
[2] 閆丙君. 新課改下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策略淺析[J]. 學周刊旬刊, 2016.(2).1
[3]李玉萍. 關于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的創新研究[J]. 好日子, 20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