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翠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工作的持續推進過程中,社會各界對特殊教育的關注度也在提高,而語文教學作為特殊教育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語文教師要認識到游戲化教學對語文教學的促進作用。而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化教學,主動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情境,降低語文教學難度,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幫助特殊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本文基于當前特殊教育中語文教學現狀,闡述了具體的游戲化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特殊教育;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策略
引言
特殊教育是殘障兒童接受正規學習教育的途徑,而語文教學是至關重要的科目,特殊教育的語文教材,是根據特定需要而編寫制定的。在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上都與普通學校語文教育有著一定的區別。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在生理上有著一定的缺陷,包括智力障礙、精神障礙、語言障礙等,這些都是語文教學中必須面對的情況,特殊教育學校的語文教師,需要運用游戲化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降低語文科目學習的難度,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在特殊教育學校開展語文游戲化教學的意義
特殊兒童需要通過特殊的教學方式引導,才能得到更好的啟蒙與成長。游戲化教學可以讓培智語文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游戲化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符合當下的素質教育要求,符合當下的教育觀念、理念。此外,游戲化教學可以讓培智語文課堂的教學方式更加多樣,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可以將語文教材內容中單一、枯燥的內容轉化為靈動、豐富的內容,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質量。
二、在特殊教育學校開展語文游戲化教學面臨的問題
(一)對游戲化教學缺乏正確理解
采取游戲化的教學活動來進行語文教學,本意是實現寓教于樂的目標,改變傳統教學枯燥、單一的缺點,為學生創建一個寬松、活躍的學習空間,這樣學生才能長久地保持對這門學科的興趣。但是,一些教師對游戲化教學理念的理解不正確,認為就是在教學中加入一些娛樂化的內容,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到快樂,這種錯誤認識往往導致本末倒置的現象,也就是為了游戲而游戲,過分強調教學中的游戲環節,反而忽視了對真正教學目的的把控。科學的游戲化教學應該是傳統教學與游戲內容的良好結合,游戲只是一種輔助方式,教師一定不能出現喧賓奪主的現象。
(二)游戲教學方式內容長期不變
不論是游戲教學還是傳統教學方式,剛開始學生肯定都感覺很新穎,學習興趣自然就很高,但是如果教師長期不改變教學內容和形式,即便學生剛開始覺得再有趣,一段時間后也會興趣闌珊,這實際上是教師不擅長變通的表現。對于認知水平不高的特殊兒童來說,教師一定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需求,不定期地改變教學形式,讓學生能夠一直感受到新鮮感。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覺得對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行再創造會耗費太多時間,剛開始應用游戲化教學時效果很好,就一直循環往復地使用,導致游戲化教學的真正作用難以得到發揮。
(三)游戲化教學受到的重視不足
以理論知識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長期被語文教師廣泛使用,在特殊教育中,不少教師并不了解游戲化教學方式,再加上教育部門和學校也很少針對這些教學模式進行宣傳和推廣,游戲化教學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和發展比較艱難。
三、在特殊教育學校開展語文游戲化教學的策略
(一)發揮游戲作用,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
在進行培智語文課堂教學時,教師提出的問題常常無法得到學生的響應,出現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問題比較枯燥,沒有激發出學生的積極性,而另一個方面也有可能是因為問題設計的難度較大,學生無法理解這個問題。除此之外,還可能因為學生的反應速度較慢,而教師教學節奏較快,導致無法有效匹配。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與學生的互動性,成為教師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教師可以充分發揮游戲的作用,優化整個問答過程,利用其他游戲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以便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
例如,教師可以將一些常見的動作寫在卡紙上,并通過“我說你做”的游戲方式發出指令,而學生則需要根據教師發出的指令完成相關動作,能有效提高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
(二)創設聲音游戲,活躍課堂氣氛
音樂是美好又抽象的藝術,在教學過程中合理使用音樂,可以深化培智語文課堂的內涵,且部分特殊兒童對聲音較為敏感,利于開展學習。另一方面,在教學中融入美好的事物可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增加音樂或聲音環節,調動學生的聽覺等協調開展學習,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在培智語文課堂中,可以創設聲音游戲化教學,將聲音、游戲與語文課堂教學相互融合,增強語文課堂的游戲趣味性與內涵,提升教學質量。在培智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對代表聲音的名詞、描述聲音的詞句等進行匯總學習,配合代表聲音來進行理解與學習。
(三)開展競爭性游戲,調動學生積極參與
特殊兒童一般心思較為單純,受自身發展缺陷的影響,認知與思維相較不足,更別說參與社會生活方面了,存在很大的困境。基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組織一些競賽小游戲,培養學生競爭意識,為學生未來的社會適應性提供有效的幫助。教師在進行培智語文教學活動中,組織競賽游戲,塑造學生意志與良好的品性,增強學生的競爭思想。例如課程內容通過辯論賽、搶答游戲等,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游戲氛圍,吸引學生參與游戲,不斷突破自己。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特殊教育小學中開展語文游戲教學,需要結合特殊兒童的實際情況與心理發展特點,豐富游戲教學活動。通過游戲與互動中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對于學生生活技能、知識與經驗的學習與積累來都是有利的。總之游戲化教學理念,能夠幫助教師更好且順利實施教學;對于學生來說,利用不同方式的趣味教學,使課堂氛圍變的輕松活潑,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將知識簡單化,促使學生放松心理壓力,在游戲中掌握知識,體會學習的快樂。與此同時,課堂教學的師生配合度明顯增加,在完成知識技能培養的同時,增加了學生對社會的適應性。
參考文獻:
[1]邊清清.淺談特殊教育語文游戲化教學運用[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20(02):6.
[2]李思琦.芻議特殊教育語文游戲化教學的運用辦法[J].科普童話,2020(06):60.
[3]梁觀金.特殊教育中語文游戲化教學運用探略[J].基礎教育論壇,2019(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