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笛 李基成






摘要:文章對山東省17市2003~2017年城鎮化進行測算,利用熵值法確定二級指標在總體中的權重,構建新型城鎮化水平的綜合評價體系,探究山東城鎮化現狀的成因,并運用面板回歸研究金融發展對城鎮化的影響。結果表明,山東城鎮化成因可大致分為地理因素、歷史因素、政治因素等;財政支出在山東城鎮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金融發展對城鎮化的影響較弱。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城鎮化發展,應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鎮化發展政策。
關鍵詞:金融規模;金融效率;金融結構;新型城鎮化
一、引言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化率從最初的19%左右逐漸升至60%左右。山東省作為全國GDP排名前三的省份,其經濟發展狀況良好,金融發展勢頭強勁。在當前新型城鎮化建設中,需要重視建設過程中的資金支持,僅依靠政府財政支持遠遠不夠,金融支持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因此,如何構建合理的金融體系為我國城鎮化進行融資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文通過對山東省各市金融發展狀況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情況進行分析,得出各市在新型城鎮化中金融支持的程度,并對這些現象進行分析,得出一般性的結論,為山東省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提出切實的建議。
二、金融發展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影響
(一)指標選擇與數據來源
1. 新型城鎮化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在總結梳理前人文獻的基礎上,本文從經濟城鎮化、社會城鎮化、生態城鎮化三個方面為山東省新型城鎮化構建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指標解釋:用一年內的GDP從總量的角度來評價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將二、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拆開衡量地區經濟發展階段和二、三產業發展狀況。通過城市工業用電量既可以反映企業開工情況和整體經濟的狀況。通過第三就業人員占總就業人員比重狀況衡量當地經濟結構以及城鎮化發展程度。城市戶籍人數考察人口城鎮化規模。通過普通中學專任教師數來衡量地區基礎教育狀況。通過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衡量地區生態環境水平,通過城市公園綠地面積衡量人民的居住環境。
2. 金融發展指標
從金融效率、金融規模和金融結構三方面構建金融發展水平指標,如表2所示,研究金融發展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影響。
本文選擇2003~2017年山東省的相關指標,數據均來自于中經網數據庫,實證分析運用stata分析軟件。
(二)實證分析
1. 對新型城鎮化評價指數的分析
本文采用熵值法,通過客觀賦值得出了山東省各市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的得分情況,同時對數據進行降維處理并進行分析。
城鎮化發展受城市所處的地理位置影響。山東藍色半島經濟區擁有良好的深水港口,與日韓隔海相望。對外貿易方便,便于引進外資,建立企業,擴大就業崗位,提高居民收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內陸地區綜合指數較低,如泰安、棗莊、臨沂,多山地丘陵,缺乏港口條件,自身稟賦條件欠佳,不利于城市發展。由于城市起步時間較晚,資本積累不足使得難以通過自身投資促進經濟發展。
城鎮化發展受歷史、政治因素影響。省會濟南在城市建設中也會考慮其政治地位優先發展。淄博自1949年起一直處于山東省的重工業中心,煙臺青島成為中國較早的通商城市。聊城曾受京杭大運河的影響繁盛一時,但在海運的發展沖擊和運河自身航道淤塞的情況下,經濟逐漸滑坡。
城鎮化發展狀況受城市發展階段影響。目前濟南青島煙臺正處于城市擴張期,受極化效應、乘數效應和擴散效應的影響,吸引周邊地區各生產要素流向中心城市。由于資源有限,要素集中趨勢會造成周邊城市發展資源不足。
2. 金融發展對城鎮化發展影響分析
運用前文城鎮化綜合評價指數進行統計推斷描述,如表3所示。
以山東省17地市的金融發展狀況和新型城鎮化指數為依據,構建金融發展對城鎮化影響的模型,具體如下:
ZS=αGM+βXL+γJG+θCZ+ε(1)
其中,ZS為被解釋變量,表示新型城鎮化發展水平的指標;GM為解釋變量,衡量金融發展規模;XL為解釋變量,表示金融發展效率;JG為解釋變量,衡量金融發展;由于考慮到財政支出,對于城鎮化也有影響,因此將CZ設為控制變量,表示財政支出;ε為擾動項。
(1)實證檢驗。通過Hausman檢驗發現,P值為0.081,因此,在1%拒絕原假設即擾動項與解釋變量不相關。因此,本文對面板數據回歸采用固定效應模型。
(2)結果分析。金融發展對山東省新型城鎮化發展水平的影響
考慮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財政支出產生的重要影響,對財政支出變量進行控制,實證結果如表5。
在財政支出變量參與下,金融規模對新型城鎮化指數影響最大,而金融效率、金融結構對指數的影響趨近于零,對城鎮化的長期發展不利。原因在于固定資產投資周期長、見效慢、收益低的特點與金融機構追求短周期、見效快、高收益的特點相悖,導致金融機構對于固定資產的投資意愿不高。而財政支出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對新型城鎮化建設影響明顯,即財政支出每增加1%,推動城鎮化增長1.5%左右。由此看來,山東省的城鎮化建設主要是由政府來完成,目前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金融支持作用有待加強,資本市場有待完善。
去掉財政支出變量后,金融結構、金融規模、金融效率的顯著性水平分別處于1%、1%、10%,對新型城鎮化指數產生顯著影響。此時金融效率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產生負作用,可歸因于山東省資本市場有待完善,儲蓄向貸款轉化受限,從而難以有效地轉化為投資。金融規模和金融結構對新型城鎮化建設起正作用,反映了山東省的金融機構自身擁有豐富的資產,在城鎮化建設方面具有潛力,若能有效地改善資本市場,完善存款向貸款轉化的傳導路徑,對城鎮化建設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金融結構是用固定資產投資占貸款的比重衡量,在金融機構的貸款中大部分用于固定資產投資,對新型城鎮化建設有著極強的促進作用。綜上分析,山東省目前城鎮化建設瓶頸主要在金融效率方面,如何有效促進存款向貸款轉化是山東省城鎮化建設需要思考的問題。
(3)實證結果。山東省各市金融發展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影響。根據山東省各地市2003~2017年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指數,使用聚類分析法,將其劃分為四類城市,如表6所示,并通過每一類代表性地市的時間序列回歸分析,逐步揭示結構對總量的影響。
對一類城市青島市進行時間序列回歸,如表7、8所示。結果如下:金融規模、金融效率以及財政支持均具有顯著性的正效應;財政支出對青島市城鎮化建設作用明顯。青島市城鎮化建設主要依賴于政府推動;金融規模對城鎮化建設影響微乎其微,未能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本優勢;金融效率與山東省整體呈現的情況相反,青島市的金融效率對新型城鎮化影響明顯,表明資本市場較完善,存貸款轉換路徑較通暢;金融結構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效應為負,與當地金融機構對收益低、周期長的固定資產的投資意愿有關。此外,考慮到時間序列數據存在自相關的可能,進行BG檢驗,結果表明可接受不存在自相關。
對第二類代表城市濟南市進行時間序列回歸,如表9、10所示,結果如下:金融規模、金融結構及財政支持均具有顯著的正效應;濟南市呈現的存貸款轉換率對城鎮化建設作用為負。該問題與山東省整體出現的問題相同,濟南市的資本市場存在問題;金融規模對城鎮化沒有影響,金融機構對發放貸款的欲望不高,居民存款意愿也不強,資本市場亟須改革。經BG檢驗發現,可以接受不存在自相關。
對第三類代表城市德州進行時間序列回歸,如表11所示,結果如下:金融規模、金融結構以及財政支出對新型城鎮化建設都有顯著影響;金融效率對新型城鎮化影響不顯著,接受原假設,認為金融效率對新型城鎮化建設沒有影響,金融規模對城鎮化建設影響較小。德州市地處山東省內陸,缺乏引進外資和進行對外貿易的地理優勢,儲蓄較少,缺乏資本積累,金融部門對投資的方向過于謹慎,使得金融結構呈現出負相關,因此德州市城鎮化建設更多依賴于政府的投資支出。經BG檢驗,可以接受不存在自相關。
綜上,財政支出在山東省各地市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金融發展對新型城鎮化的影響力度不強,資本市場亟需優化。
三、結論與建議
宏觀上,財政支出對城鎮化建設影響顯著,金融發展對城鎮化的影響總體上呈正向,但效果較弱。因此,目前山東省資本市場需要不斷完善貨幣傳導機制,促使資金更多地流向城鎮化建設。在去掉財政支出控制變量之后,金融發展對城鎮化的影響總體仍是正向的,但金融效率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產生負作用,可知山東省資本市場自身存在缺陷,金融機構存貸款轉換不暢通。金融規模和金融結構對新型城鎮化建設呈正向,可知山東省金融機構現有資產規模和對固定資產較高的投資積極性為山東省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了雄厚的基礎。
微觀上,三個代表性的城市都突出了財政支持在城鎮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而金融發展對城鎮化影響較弱。對于第一類城市,金融效率對城鎮化有正向作用,金融結構對城鎮化為負向作用,金融規模對于城鎮化發展無明顯影響。對于第二類城市,金融效率對城鎮化影響是負影響,在存貸款轉化上問題較嚴重,而金融結構對城鎮化影響是正影響,對金融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對于第三類城市,金融結構、金融效率對城鎮化建設都為負影響,金融結構對城鎮化建設的影響呈現出微弱的正效應。由此看來,金融發展對城鎮化建設的影響隨城市發展壯大而逐漸增強。
因此,為了更好促進山東省城鎮化發展,應歸納總結各地市城鎮化發展不平衡的成因,正視自身資本積累的差距,制定合理的金融發展政策:做好金融風險防控工作,將金融效率控制在可控區間;提高資金的轉化率、利用率,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政策和商業性金融政策的優勢,加大固定資產投資融資。此外,各地市在制定經濟發展和金融發展政策時,要考慮周圍地市的發展,以應對極化效應帶來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文先明,王策,熊鷹,肖錦,謝偉俊.湖南省新型城鎮化與金融支持的耦合協調發展[J].經濟地理,2019,39(07):96-105.
[2]籍磊,陳立泰,葉長華.長江經濟帶金融集聚對城鎮化影響的機制研究[J].預測,2019,38(03):70-75.
[3]吳國維,章穎,朱萌,沈祥成,羅治情.金融發展與新型城鎮化互動效應研究——基于2004~2015年276個地級市數據的異質性面板Granger因果檢驗[J].生態經濟,2018,34(08):100-104.
[4]何茜,溫濤.縣域金融發展與城鎮化進程的分層化差異研究[J].重慶社會科學,2018(07):84-94+2.
[5]張建軍,周妹妹.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金融約束測度研究[J].西南金融,2017(10):29-35.
*基金項目:“青海深度貧困地區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對接研究”(項目編號:18044)。
(作者單位:青海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