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域俠 沈偉 王彩紅
摘 要:高校學生管理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融合發展的教育模式要注重創新,要切實地將尊重學生做到第一位。實施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兩項工作相輔相成,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教學工作,將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與思想政治實踐理念相結合的課程,并積極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構建以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新型教育模式,從而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實踐效果。結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和輔導員的具體落實情況隨時進行調整教學策略,更好地培養學生以積極樂觀的良好心態來面對學習和生活。高校應該借鑒國內優秀的教育案例來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管理的新模式,以更好地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科學規范地將學生教育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發展。
關鍵詞:學生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徑
一、高校學生教育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發展的重要意義
大學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科學發展觀的需要,也是建設強大祖國的需要,更是面向未來的需要。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是大學生的一項重要素質,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不可忽視的作用。這一階段是大學生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是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當學生完成從青少年到成年人的過渡時,他們會逐漸建立起自我價值觀念,從而擺脫對家庭和父母的依賴。對于大學生來說,完成這一生活方式的重要改變是不容易的。它們在過程中必然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困難和矛盾,造成更多的混亂和問題。這些問題就是基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和確立。思想政治教育對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載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密不可分。要加強思想政治課程的實踐科學研究,努力提高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的教學內容,提高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為主導的思想政治理論的說服力和號召力。教師應努力加強對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科學研究。以實踐成果為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最終目標應用于高校的學生管理規范當中,讓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支撐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價值導向。通過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和科學的教育理念滿足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倡導社會和家庭之間的良好互動,特別是尊重高校思想政治學科教育與學生管理的實際需求,并強調主體思想政治需求的個性化發展,這不是簡單的自上而下的教育,要讓學生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強制性的,而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心靈教育,更是一種發現的教育,通過了解現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重要性和對人格的尊重。
二、完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的有效措施
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應該注重心理教育的綜合管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方法應該保持著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集中精力工作,集中精力發展,服從工作指標,遵守社會紀律,推進治理問責工作,維護校園和諧穩定發展,以扎實的工作態度突出和提升干部隊伍的良好形象,良好的工作作風和明顯的工作業績。著力提高干部素質,增強公信度。按照人才隊伍建設的目標和方案,穩步推進實施“干部能力提升工程”。根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干部隊伍的現狀,及時研究制定年度干部教育培訓計劃的相關內容,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專項培訓,不斷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教育培訓的總體規劃和針對性。
加強學生管理的理論研究是培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發展理念的有效組成部分。它可以真正解決高校大學生入黨的思考問題。加強學生的自我修養管理、以多種社團活動形式來陶冶思想政治教育情操的重要途徑。我們要始終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將教育和管理融合發展,不斷創新教育的主體形式,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政理論修養和政治覺悟,積極調整學生的主觀世界,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宏觀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校方應該注重提倡學生黨員的榜樣作用,督促優秀的學生榜樣幫助同學共同進步,營造勤于思考、善于學習的濃厚思想政治教育學習氛圍,自覺的努力學習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基礎,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
三、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管理所面臨的困境
高校教育管理不僅要把學生培養成為知識豐富的人才,更要使當代學生成為具有愛國主義精神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良品質的接班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等基本要素。在高校學生管理的工作內容中,我們也努力貫徹思想政治教育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方針。緊貼時代、創新、規律性和時效性的特點,選擇適合大學生發展的新內容和新方向,積極探索高校綜合教育的現狀。高校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較高,但主要停留在精神層面,實施力度不夠。這也導致了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雖然有,但在實踐中還需要加強。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注重精神文明建設,注重培養高素質的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素質人才作為首要目標。強調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全面提升、科學文化素養和身心健康素質的全面提高為基礎理論。高校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上應該堅持總體路線的規劃和實踐,但現實情況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管理不規范,缺乏系統性的管理和規劃布局,而且在具體目標實施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理論與現實的偏差。缺乏民主觀念,不能根據不同學生的特殊情況,給予更多的關注,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是一種開放性的教育體系,尊重學生的差異化和個性化,在不偏離總體教育目標的基礎上給予他們更多的創新性和自由空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教育管理的過程中,目前很多學校更多地是處于主導和決策的地位,缺乏對學校管理的強制性目標。
結語
為適應國民教育、學校教育和學生個人發展的需要,高校應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隊伍建設。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學生管理團隊。因此,高校需要關注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選拔專業、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強教育管理隊伍中教育者的思想素質,嚴格把關,進一步提高教育者的綜合素質。這就要求思想教育管理團隊要懂得辯證統一,具有廣博的知識面,掌握與思想教育工作相關的技能,并具有一定水平的管理能力、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和溝通能力。我們不僅要有豐富的大學管理、大學生心理教育等理論知識儲備,而且要有熟練的實踐行為工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彭武娟.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載體的建設探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28):13-16.
[2]王俊彬,王夢.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究[J].現代交際,2021(20):186-188.
[3]林明燈.學生教育管理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徑思考[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4(21):138-140.
[4]顧晨.“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體制創新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1,37(11):128-131.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1.1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