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艷

【摘要】本文主要是在小學低年級寫字課教學過程中,以微視頻為主要載體,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而開展的教學策略研究。并通過微視頻等形式的有效運用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打造“品質課堂”,實現寫字教學的新突破,形成高效的寫字課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微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長期以來,寫字教學由于受到傳播技術的限制,多以教師口頭講授、板書示范、臨摹為主。而很多學生距離黑板太遠看不清筆法,而且很多寫字技法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枯燥無味,難以聽懂,學生對寫字課興趣缺乏,導致學習效果不佳。隨著時代的發展,電腦和網絡普及,尤其微視頻的傳播,非常適合寫字教學。而“微課”以“短、小、精、活”為主要特點,符合小學生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點,也符合新教改“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由于寫字教學每節課的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不多,但要反復觀看和揣摩,非常適合于使用微視頻這種形式,圍繞微課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是提高寫字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
基于這種狀況,筆者進行基于微視頻資源的翻轉課堂在小學低年級寫字課中的實踐研究,為構建全新的寫字課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造寫字課“品質課堂”,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進行積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開展實踐,制定教學計劃
1.制定教學計劃
首先,小學低年級寫字課是針對一、二年級的寫字課,在一年級寫字課需要掌握的是正確的雙姿和對八個基本筆畫的運筆及運用,二年級寫字課需要掌握十一種字體的幾何外形和六種主筆結構特點及運用。因此,先要制定一個完整而系統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并根據教學目標找出每節課的重點和難點來設計相應的微課課程。
2.制作微課視頻
制作微視頻的方式有很多,如,(1)動畫類微課。利用動畫手段制作的微課,形象還原案例場景,表現形式生動靈活,直觀易學,極具教學趣味性。非常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2)交互類微課。通過專業技術,根據教學策略和教學設計安排,將視頻、動畫、圖片、文字等素材,進行合并組合,添加人機交互、測試等效果,形成微課,增加低年級學生操作的趣味性。(3)圖文類微課,將圖片、文字等進行專業視覺排版,通過圖文方式展示,特點是知識梳理更加直觀,容易掌握,且格式小、節省流量,適合傳播。
寫字課的微視頻一般錄制時間為4-8分鐘之內,在每個視頻里,講解1-2個書寫要點,通過輕松愉悅的音樂伴奏,化抽象為形象,化靜止為運動,化無聲為有聲,或者加入動畫設計,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各種器官,提高低年級學生對寫字課的學習興趣,順應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短暫的心理。微視頻大大節省了在傳統寫字課堂示范過程中有必要但卻反復重復的時間,教師也可以將書寫示范用微課形式在課前提前完成,在課中教師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指導沒有掌握的學生,特別是一次看不明白的學生可以通過反復觀看學習,做到因材施教。可以說,微課直觀、具象、清晰、短小精悍的優勢在教學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3.形成視頻資源庫
筆者將制作好的這些微視頻上傳到一個平臺,形成了一個資源庫,讓學生在家掃碼預習觀看,課后作業也可以反復觀看視頻后再進行書寫練習,這些視頻資源同時也可以讓其他寫字課班的教師共享,解決學校寫字課專業師資不足的難題,讓更多的師生受益。
二、構建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寫字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只是負責站在講臺前,面對學生進行新課知識的講授,學生接受學習后,課下或回家進行家庭作業的練習,而“翻轉課堂”教學形式則恰恰與傳統課堂教學形式相反,學生在課前或課后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移動終端電子設備,通過互聯網下載或掃二維碼觀看教師提前準備好的微視頻等資源進行學習,我們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設置在課前,一改傳統課堂“一對多”教學局面變為“一對一”,而學生對于在提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與困惑的解疑則設置在課堂中,對傳統寫字課堂教學進行了先學后導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1.設計導學案
微課通常是一節課中某個知識點或難點,在翻轉課堂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鞏固和內化知識,利用翻轉課堂的方式來設計導學案。例如,我校一年級寫字課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八種基本筆畫的書寫用筆,能夠學會觀察字帖。在每節寫字課前,教師都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突破教學重難點。比如,筆者在一年級《懸針豎》的教學中,課前給學生錄制了關于懸針豎的書寫要點的微視頻,引導學生找出兩種豎的相同和不同之處,以及相關懸針豎范字的微視頻。在上課之前,筆者將制作好的這些微視頻上傳到班級微信群,讓學生在家預習觀看,完成預習導學案。以一年級《懸針豎》一課為例,導學案是這樣設計的:
2.聚焦課堂,展示翻轉
寫字課的微視頻一般錄制時間為5-8分鐘,課堂的教學時間是40分鐘,這樣的微視頻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專注力集中的時候,學習的效率也會更高。使用微課翻轉課堂的一大優勢在于,可以在視頻播放中,教師的講解、局部的放大、運筆的要領等細節,這種教學彌補了低年級學生在傳統寫字教學中只聽不看的缺陷。在講解過程中,教師需要觀察學生是否對導學案和運筆有正確的理解,鼓勵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再來進行指導,具體課中的教學環節如下:
第一環節:回想微課內容,點評導學案作業,然后拿出微視頻中所留的作業,點評作業,通過作業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預計用時5分鐘)。
第二環節:合作探究,共同學習。學生開始本節課的書寫嘗試(預計用時5分鐘)。在學生書寫過程中,教師需要細心觀察學生的實際書寫情況,在學生書寫過程中如果發現普遍存在的問題,可以引領學生集體圍繞出現的書寫問題展開小組交流討論,學生邊討論邊消化內容,快速進入知識的內化階段。交流討論完成之后,教師根據授課內容和進度,再次播放微視頻,也可以分段播放微視頻,又或者根據教學需要隨時播放,隨時暫停,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預計用時5分鐘)若大部分學生掌握良好,這部分學生即可大膽練習,如果有部分學生還是不知道如何運用,教師可以打開電腦投影再講解示范一次,或對個別學困生進行針對性指導。(預計共用時12分鐘)。
第三環節:小組評比機制,以優生帶學困生。布置任務,制定小組評比標準,讓小組內書寫較好的學生輔助指導書寫弱的同學,評分時按小組總的平均成績計算進行評比獎勵。最大地發揮互助的力量,目的是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同時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預計共用時10分鐘)
第四環節:課堂回顧總結。首先總結這節課所學的主要內容和知識點,并對學生優秀作業進行表揚和展示,然后各小組長統計各組員的得分并進行積分,最后教師作總結發言,給予學生一些相應的獎勵,下課。(預計用時3分鐘)。
3.強化家校合作,建構與家長的聯合教育機制
教師要加強與家長的交流活動,讓家長知道低年級把寫字基礎打好的重要性,通過學校帶動家長對學生實施共同教育進行家校合作,在這個過程中,能讓家長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提升家庭教育的針對性。比如,課后教師會布置相應的作業鞏固練習,并要求反復觀看示范視頻后進行書寫,這個學生需要在父母的幫助下觀看并完成作業,家長也可以根據視頻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有了家校合作,學生的書寫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這種方法也得到家長們的認可。
三、實驗收獲與反思
1.收獲
2021年下半年,經過一個學期的翻轉試驗,到期末測試時,對比實驗班與非實驗班發生了明顯的區別。參與實驗的一(2)、二(3)兩個班級在開學前進行入學書寫測試,優秀率僅65%,嘗試一個學期的翻轉課堂模式后,學生期末書寫測試優秀率達到88%,而普通班的優秀率只有68%,明顯高于普通班。翻轉課堂的實施,不僅提高了學生書寫水平,還有效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2.反思
我們在收獲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學生方面,低年級學生是否具備相應的自學能力,如何保證每個學生能認真看視頻;在教師方面,微課的設計和信息技術的運用是否具有豐富性、專業性和興趣性,教師的示范水平是否能達到要求,如何能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在家長方面,是否每個家長都能做到家校合作。如何不斷探索更新教育模式和視頻資源,還需深入實踐,我們將繼續走在探索的路上。
參考文獻:
[1]李宇.小學書法教育實施策略[J].學周刊A版,2020(9):159-160.
[2]顧深,劉玉仙,施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小學書法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7(8):43-45.
[3]李月霞. 揚“翻”起航:從“教”走向“學”——淺談“翻轉課堂”教學改革[J]. 小學教學研究(教學版),2017(3):79-80.
[4]鄒燕.在翻轉課堂里學書法[J].新課程(教研版), 2018(6):131.
責任編輯? 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