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燕
摘 要:在古代,人們非常重視書法藝術的培養,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也需要借助于經典誦讀來不斷培養小學生練習書法的興趣。對此,本文分別提出了五條在經典誦讀中培養小學生練習書法的策略與建議,以此來為有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經典誦讀;小學生;書法練習;興趣
引言
書法練習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們的文化涵養,而且還能極大地豐富小學生的精神世界,促進其語文素養的不斷提高。那么,如何才能讓小學生們在經典文化作品誦讀中養成書法練習的興趣,這正是本文接下來所要闡述的內容。
一、通過詩詞欣賞與朗讀培養小學生練習書法的興趣
自古以來,我國的書法藝術都與詩詞有著很深的淵源,甚至很多人都會將書法的意境美作為其重要的評價標準。所以在培養學生們書法練習興趣的過程中,教師不應當僅僅講述其中的技巧,因為這樣很難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而是需要將書法藝術中所蘊含的文化以及精神展現在學生們面前,這樣才會給學生們帶來強烈的情感沖擊與藝術沖擊,從而促進其興趣的培養。因此想要在經典誦讀中培養學生們的書法練習興趣,教師可以從詩詞欣賞方面進行著手,將書寫藝術與詩詞賞析進行結合,將其中所蘊含的意境美展示在學生們面前。
具體來說,教師首先可以選取一些較容易理解的詩詞讓學生們進行誦讀,當學生們對詩詞中的已經有所領悟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們進行書法練習,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們對詩詞情感的把控,而且還能使學生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書法藝術的意境之美,以此來促進其書法練習興趣的培養[1]。
二、積極開展經典誦讀與書法練習相結合的自學實踐活動
書法練習是一項長期的過程,并且想要促進學生書法素養的提高也并沒有捷徑,只有通過不斷的書法練習以及長時間的學習成果累積才能促進其書法水平的不斷提高。因此,在經典誦讀中培養學生書法練習的興趣時,教師就可以不定期組織一些兩者相結合的活動,讓學生們在對書法基本功技巧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認識到我國近現代的優秀作品,從而促進其語文素養的不斷提高。同時還可以向學生們提供線上的學習渠道,這樣就能為其創造更多的書法學習時間,從而幫助其逐漸掌握基本的握筆、字體操作、筆法轉換等書法基本功。
在對學生們開展輔導時,則可以讓他們嘗試對一些書法大家的作品進行臨摹,比如王羲之的《圣教序》、趙孟頫的《吳興賦》等。然后待其書法能力得到提高之后,再讓他們根據自己經典誦讀的興趣開展其他作品的書法練習。同時,為了有效提高小學生書法練習工作開展的質量,更好地培養他們書法練習的興趣,還可以借助于線上學習平臺以及信息交流工具建立班級交流群與年級交流群,供學生、教師們相互之間進行探討,對學生們的書法學習情況進行跟蹤,然后根據其變化以及學生們的反饋對書法練習教學方案進行調整[2]。此外,還可以開展一些線上的書法學習活動以及競賽活動,以此來促進學生書法學習積極性的不斷提高,使學生們在經典誦讀過程中,能夠從書法練習中得到精神上的陶冶,從而促進書法藝術的傳播與傳承。
三、故事激趣,提高學生古代經典作品誦讀背誦的積極性
對于小學生來說,通常對于聽故事比較感興趣,因此教師可以有效抓住這一特點,通過故事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們誦讀背誦經典的興趣,促進其積極性的不斷提高,然后再不斷提升學生們對書法練習的興趣。并且從我國古代很多經典文學作品的內容來看,往往能夠從其創作的背景中挖掘出很多具有趣味性的故事,教師也正好可以將其作為素材來促進學生書法練習興趣的培養,同時還能加深學生們對詩詞作者的了解,促進其詩詞素養的不斷提高。比如在對《七步詩》這首詩進行學習之前,教師就可以向學生們講述這首詩的由來與故事,從而幫助學生們加深對這首詩的理解;還比如在對《贈汪倫》這首詩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向學生們講述這首詩背后汪倫與李白之間的故事,既能夠激發學生們的興趣,也能夠讓學生們體會到汪倫與李白之間的情誼,以此來強化學生書法練習的積極性。
四、利用傳統節日,激發學生們對經典作品誦讀的興趣
古人常常喜歡在特定的傳統節日通過詩詞來抒發自己的感想,然后再通過書法將其記錄下來,也因此而誕生了很多的佳作。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傳統節日到來的契機,激發學生們對古詩詞誦讀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詩詞素養的不斷提高,拉近古詩詞與學生們之間的距離,然后再引導學生們對書法進行練習,以此來激發學生們的書法學習興趣。具體來說,比如在清明到來之際,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誦讀杜牧的《清明》與韓朔的《寒食》,然后嘗試對這些作品進行書法練習,一方面提升學生們對清明這一節日的認識,另一方面也能促進學生們詩詞的積累,加深其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3]。
五、通過融合傳統文化幫助學生們了解經典作品的魅力
在小學語文課本上,有著許多非常優秀的古詩詞,這些古詩詞不僅在文化藝術上有著很高的造詣,而且在內容上往往也傳達了非常多的情感。比如,有傳達傳統中華田園生活的,有展現中華民族氣節的,也有彰顯與表揚中華傳統美德的,因此,教師在開展經典作品誦讀的過程中就可以與傳統文化進行融合,一方面向學生們展現古代文化的藝術魅力,另一方面需要讓學生們了解到這些古詩詞背后的民族文化內涵,以此來激發學生們對這些作品開展書法練習的興趣。具體來說,比如在對《伯牙鼓琴》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去珍惜友誼,了解到知音難覓;在對《過零丁洋》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滲透愛國主義思想;在對《明日歌》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引導學生們珍惜“今天”,從而激發學生們誦讀背誦與書法練習的興趣。
六、結語
綜上所述,想要幫助小學生在經典誦讀中培養對書法練習的興趣,教師就需要積極開展一系列的自學實踐活動、通過故事來激發學生經典作品誦讀與書法練習的興趣、借助傳統節日與傳統文化來強化學生書法興趣的培養,以此來促進其文化素養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許繼軍.書法練習對小學生養成教育的影響[J].新課程(中),2019(07):240.
[2]閆倩.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書法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20(16):66-67.
[3]李彥萍. 經典誦讀與書法課程融合促進有效德育的研究--以南寧市華西路小學為例[J]. 廣西教育, 2020(29):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