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峰?閆舒迪?王巧蓮


摘要: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頒布,產業數字化升級趨勢進一步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和人力資源服務職業作為全行業的支持和服務職業,也迫切需要同步進行專業升級,在工作內容、工作方式、工作流程上迅速匹配整體產業生態的需求,這就對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轉型升級的需要,對學生的知識、技能及素質的培養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滿足專業的數字化升級。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培養;數字化;專業升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要求,人力資源管理和人力資源服務職業作為全行業的支持和服務職業,伴隨整體產業升級而進行本行業、專業轉變的需求極其迫切。隨著互聯網行業、人工智能行業迅速發展,對配套人力資源管理也提出新的挑戰,傳統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模塊、工作方式已無法完全適應新型行業生態的要求,第三方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也隨之迎來迅猛發展。
同時,根據《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要求,職業教育需進一步對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適應各類組織人力資源管理領域優化升級需要,對接人力資源管理及服務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新趨勢,急需進行專業人才培養的升級改造,為本專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一、調研基本情況
基于上述,特開展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升級調研,調研采用問卷方式,面向115家企業,企業性質類型比較全面,包括國企、民企、事業單位和外企,其中以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為主;所在地區覆蓋東部、中部和西部多個城市,其中,來自上海、陜西、北京的企業數量排前三位。問卷填寫人員均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從業人員,對企業人員狀況,尤其是本專業崗位從業人員的整體現狀、工作能力、專業能力及改進空間等方面了解清晰,從而就本專業人才培養的方向和改進提出相關建議。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現有人才供給以本專業本科學歷為主,未來對職業教育人才需求加大
被調查企業中,人力資源管理從業人員學歷構成以本科為主,占到近60%,專業來源主要為人力資源管理或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達到57%以上,可見隨著本專業業務工作的科學性、系統性及精準性的提高,專業入門要求也逐漸提高,對從業人員的專業相關性也逐漸提高,對專業對口率要求較高。
目前,從業人員中本科學歷占比較高,但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視,以及企業、社會對職業教育逐漸的認可,超過半數調研單位未來三年內有招用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計劃;在目前已錄用過高職學生的企業中,多數企業需求有所增加,其中半數以上企業計劃錄用人數在10人以上。
(二)本專業人才培養規格要求
通過調查可知,本專業工作領域主要集中于招聘管理、培訓管理、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員工關系管理等領域,相應典型工作任務涉及上述領域的高頻度工作內容,主要包括招聘計劃制訂、招聘渠道選擇、招聘簡章撰寫、面試組織、培訓計劃實施、培訓效果評估、工資核算與發放、績效考核數據匯總、績效反饋、員工入轉調離手續辦理等方面?;谶@些典型工作任務進一步提煉相應知識、技能及素質要求。其中,其所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包括HR 6大模塊、勞動政策法規、企業管理、組織行為與溝通管理和人力資源市場服務等。最看重的職業能力包括人際交往、語言表達、團隊合作、心理抗壓和組織協調等;而責任意識、愛崗敬業和誠實守信是最重要的職業素質(見表1-表3)。
(三)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及課程設置的建議
在針對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和相應知識、技能、素質要求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煉本專業最應開設的專業核心課程。在專業課程設置方面,企業認為最重要的專業課為人力資源管理、勞動法、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員工關系管理等常規模塊對應課程外,隨著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數字化要求的不斷加強,對從業人員的信息分析能力、信息素養都提出較高要求,因此對數據分析類課程也提出較高要求,主要包括人力資源數據分析等。除此之外,隨著從業人員工作內容的逐漸豐富、工作難度逐漸提升、工作壓力逐漸增大,以及企業員工的工作壓力普遍提高,調研對象普遍認為心理學相關的課程對相關從業人員也尤為重要,一方面需要對自身的身心健康進行有效的調解,同時還逐漸承擔企業員工心理疏導、壓力緩解等任務(見表4)。
(四)對本專業應屆畢業生最看重的綜合素質
企業在開展校園招聘的過程中,除看重應屆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外,還看重應聘學生的多項綜合素質和能力,包括溝通能力反應能力、社會實踐能力以及職業技能證書獲取情況等綜合因素。
針對溝通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主要在于課內外的持續鍛煉和強化,包括專業課實訓過程中加強團隊合作、團隊溝通等要求,課外多組織、多鼓勵學生參與學生活動,在日常活動中加強與同學、老師的溝通;社會實踐能力的要求對課程設置中,崗位認知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的要求比較高,不僅要開設相應課程,可應對課程的實現方式、實踐內容進行嚴格設計,通過加強校企合作為學生創建真實的實習實訓環境,從而切實加強實踐能力鍛煉。在職業技能證書方面,積極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X)的課證融合及取證工作,幫助學生在校期間盡可能獲取多個技能等級證書。在職業相關證書獲取方面,超過半數的調研對象認為職業類證書對職位晉升有重要幫助,而目前在業內認可度較高的證書包括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人力資源共享服務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勞動關系協調員等(見圖1)。
三、專業人才培養應對策略及建議
(一)本專業應對數字化背景的改變
在針對數字化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變化方面的調研中,可知管理流程是這一背景下最大的變化,其次還包括管理內容和管理對象。
從管理流程來說,數字化時代的管理流程不僅是標準化、線上化,更是以流程為基礎建立了端對端適配的組織機制,使管理更系統、可控、便捷。信息化、平臺化也給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從業者的基礎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全面學習。
從管理對象來說,數字化時代的管理對象更多元化,年輕化,需要人力資源專業從業者更關注人,注重價值和體驗,對溝通、耐心有更高的要求。
從管理內容來說,數字化時代的管理內容有很大增加,更加全面,要求人力資源從業者具備更強的學習能力,要比過去更懂業務,不僅要懂三支柱、敏捷開發,還要會數據分析,能做整合與預測,幫助業務提升價值。
(二)對本專業人才培養的總體建議
在對本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總體建議方面,“注重實踐”是最突出的調研結果。絕大部分參調人員建議要注重實踐,例如: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加強實踐體驗、培養應用能力、增加實踐活動、貼近實際工作提升實踐技能、培養適合一線場景的知識技能等。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建議,例如:提升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切實強化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及學生的服務意識、責任意識;著重培養簡歷篩選能力,人才鑒別能力,基礎面試能力;引導學生能客觀認識自己,夯實基礎,愿意從基層做起,不好高騖遠;注重培養團隊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
參考文獻:
[1]王景平.數字化時代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變革與挑戰[J].商場現代化.2020 (24):120-121.
[2]萬文海.新時代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核心課程內容及教學方法的改革探討[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 (12):32-33.
[3]黃學斌.大數據時代的技工院校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究[J].職業.2020 (33):89-90.
[4]張瑩.大數據背景下高?!度肆Y源管理》課程的教學改革方案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0 (36):28-29.
[5]陳愛娟.基于“雙創”導向的人力資源管理數字信息化教學實踐平臺搭建研究——以韓山師范學院為例[J].營銷界.2019 (20):15-16.
[6]柏文靜.數字化人力資源管理教學體系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2,25 (0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