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周
摘要:整本書閱讀作為語文教學中的一個任務群,已經已經把學習目標與內容、教學提示規定得清楚明了,教師進行教學也更加容易;在初中語文課程標準中只是在教學建議和閱讀量中有所涉及,沒有明確的實施體系,這就給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施帶來了困難。如何進行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便成為當下實踐中的難點和熱點,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探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語文閱讀
前言: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微博、微信等媒體應運而生。在這些新興媒體上發布的信息大多內容短小,人們習慣了這種快節奏、浮光掠影式的閱讀,以為自己節省了時間,實際卻收獲甚少。這種不完整、不連續的碎片化閱讀也給當下的中小學生帶來了負面影響,阻礙了他們閱讀能力的提升,以下著重探討初中語文整本書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巧設懸念,激活學生閱讀期待
1.鏈接教材選文,精選精彩片段
初中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上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時,要善于利用身邊已有的教學資源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初中語文教材上的選文就是一個很好的媒介。初中生往往有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探索欲,教師可以牢牢抓住初中生們這個顯性心理特點,在學生展開整本書閱讀之前,恰當利用手中的教材選文內容,精選某個精彩片段想方設法設置懸念。
2.立足整本書,摘取合適資源
想要激活學生的閱讀期待,教師必須通過教材選文或整本書所涉及的資源信息巧設懸念吸引學生對整本書的關注。想要讓學生對整本書產生閱讀的欲望,語文教師對閱讀片段的選擇和整本書涉及的合適資源的摘取非常關鍵,語文教師要認真思考,仔細、慎重的選擇片段或信息,而不是隨心所欲的隨意選取,只有選取的片段或信息是有趣的、精彩的、有價值的,足夠誘惑人、吸引人,讓學生沉浸在“樂讀”的氛圍中,這樣才能使學生有閱讀的興趣,從而主動去“整本書”里尋找“食物”獲得“飽腹感”。
二、科學選擇閱讀內容,把握框架
1.引導學生讀整本書框架
例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閱讀了《西游記》的作者、前言,了解到《西游記》這部小說的創作歷程、思想內涵、背后所蘊含的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及對《西游記》人物形象的全面解讀等;然后引導讀目錄,初步可以清晰明朗的看見整本書共有一百回合,一至七回合是孫悟空的出場和大鬧天宮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紹的唐僧及交代西天取經的由來,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講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歷經千難萬險,戰勝無數妖魔鬼怪,終于順利到達西天、取回真經的故事;最后就是通讀全文,從頭到尾瀏覽閱讀一遍。通過讀《西游記》的框架,使初中生對《西游記》整本書大致內容產生完整的、系統的認識,對《西游記》整本書有個全面的把握而不是簡單純粹的閱讀而已。
2.根據不同文體選擇恰當閱讀教學內容
(1)散文類的閱讀教學內容選擇
散文可以分為敘事散文、抒情散文、議論散文。根據散文的概念及特點可以看出,散文主要是作者通過所描寫的人或事物,抒發自己的某種情感。因此在散文類的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內容核心應是感受作者的真情實感。
(2)詩歌類的閱讀教學內容
詩歌類的閱讀教學內容選擇應該注重詩歌的表現形式、語言、意象和情感的教學。詩歌與其他文學類作品表現形式不同,詩歌一般是分行書寫的,押韻整齊,往往讀起來朗朗上口,因此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關注詩歌形式,而且由于詩歌具有精煉短小、語言含蓄優美的特點,往往詩人運用意象和“隱晦”語言去抒發心中的情感。因此,詩歌的閱讀教學內容要注重意象、語言以及詩情的把握。
(3)小說類的閱讀教學內容
教師在小說類的整本書閱讀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也可以對應小說的三要素進行選擇,即“情節”、“人物”、“環境”,除了這三個教學內容以外,筆者認為教師還有必要選擇小說的主旨內容進行教學,選擇主旨內容進行教學,教師在進行小說類整本書閱讀教學時,要注重選擇情節、人物、環境、和主旨的內容展開教學。要注意的是,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小說中蘊含的其它豐富資源,如“風俗人情”、“傳統文化”等內容教學。
三、傳授特色閱讀方法
1.精讀與略讀結合法
閱讀是為了獲取豐富的知識、開闊人們的視野。在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傳授學生精讀與略讀相結合的方法,去促進學生達到閱讀廣度與深度的目標。我們要注重精讀與略讀方法的并重,不可偏袒。因此在選擇傳授學生閱讀方法時,首要的就是選擇運用精讀與略讀結合法。
2.思維導圖法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一本書內在的豐富知識,語文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從多角度去繪制思維導圖,如對整體內容的把握、對情節脈絡的梳理、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對主題思想的理解分析等。通過思維導圖,不僅能夠樹立章節內容,而且更能讓學生對故事的內容有比較全面的把握。
3.創意讀寫結合法
讀寫結合法就是教師要憑借整本書閱讀,在閱讀中選取學生感興趣的讀寫結合點,引導學生寫作,使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加深對整本書內容的理解。這種閱讀方法對于初中生來說是非常合適的,因為初中生們正是需要對各方面知識學習和積累的階段,學生必須通過多種途徑來穩固知識,而讀寫結合的方法恰好能夠強化他們對閱讀的理解與記憶。
四、開展靈活多樣的閱讀活動
教師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必須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不斷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使得學生愛閱讀。教師可以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中舉辦“我分享,我快樂”的成果匯展秀,成果匯展秀主要是由教師為學生們提供一個平臺,讓學生們把自己的閱讀成果、閱讀感受等通過“秀”的方式展現出來;可以組織“專題”研討會的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既可以串聯起整本書的閱讀,也可以促進學生的深度閱讀,能夠使整本書閱讀教學得到實質性的發展;可以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運用戲劇表演方式,把文字知識轉換為可視化表演,可以讓學生換一種方式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可以適當開展讀書小議論文的創作活動。教學活動的組織不僅要包含形式上的豐富,同時還要更深層的幫助學生提高整本書閱讀的能力及其他能力均衡發展。
結語:新課程標準的大力提倡“讀整本書”思想,整本書閱讀備受教育工作者們的關注,大家都開始嘗試針對整本書閱讀思想進行理論性的研究,并且把整本書閱讀理論運用在教學實踐當中。本文以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為研究對象,嘗試在整本書閱讀思想下,探索出一套可行的教學策略,以期促進初中生的語文素養及推進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質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苗.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指導策略與反思[D].延安大學,2019.
[2]梁冰.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的策略探究[J].2021.
[3]彭嘉悅.新課標下初中"整本書閱讀"教學問題探微[J].文學教育,2019(23):2.ED419DAA-1C34-455F-8A91-D85E28ECEB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