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清
摘要:很多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都是用灌輸式、呆板朗讀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英語閱讀,但小學生能力有限,很多學生不能獨立完成閱讀,更談不上對英語的理解能力了。小學英語教師要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根據學生特點在閱讀課堂上對教案進行針對性設計,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的能力,也使核心素養、文化素養及學習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核心素養;教學手段
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具備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等多種能力結合的學習素質,對于英語學科而言,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能夠很好地推動學生自主自覺吸取英語知識,并且也能夠帶動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化推進,小學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應當將教學目標聚焦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一層面,將核心素養培養與具體課堂教學活動融合起來,從而在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熱情的同時,拓展英語學習深度,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技巧,夯實英語學習能力,為其終身學習、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一)傳統小學閱讀英語閱讀模式
在傳統教育模式之下,小學英語閱讀的教學活動過程中只是灌輸式教學,教師的側重點在于教,對于知識的傳授沒有以學生為主體,而學生則對于英語閱讀只是看一遍、寫一遍、讀一遍和只注重對于筆記的記述,這就導致學生在英語閱讀中毫無效率可言,英語閱讀能力參差不齊。這種現象導致了能力優秀的學生在進行閱讀時,能簡單理解并且可以概括知識點、找到簡單的語法知識;但其中能力較差的學生所遇到的問題難度較大,從而降低閱讀興趣,不利于自身閱讀能力的培養。
(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提高的意義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某些能力方面的重要時期,小學階段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偏向具體化思維,培養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可以促使學生收獲更多的課內課外知識,拓寬他們的視野、豐富情感,同時也能增加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興趣,學生在日常鍛煉自主閱讀能力的時候,不但可以加深自身在閱讀過程中情感方面的體驗,還可以形成良好的語感,為學生之后的寫作提供了幫助。
二、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閱讀優化策略
(一)營造話題氛圍,激發閱讀探索興趣
在英語課堂上,常常需要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來引入具體的教學內容,以激發學生的探索學習興趣,促使他們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Mybody”這一單元內容時,可以先以一首TouchYourBody英文歌開始課程導入,在英文歌歡快的節奏中,引導學生邊唱邊做動作,“closeyoureyes”“openyourmouth”“touchyournose”“touchyourears”...以此營造歡快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對“body”相關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自主閱讀活動,并且在閱讀教材內容的過程中圈出跟“body”相關的英語單詞,初步掌握本單元重點詞匯與重點句型的含義與應用。教學氛圍營造得到位,學生的自主閱讀探索過程也會更為順利,同樣地,在探索學習過程中,學生也能夠對之前歌曲游戲中所接觸到的單詞、語句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無論在強化書面記憶,還是突破學生口語障礙方面,都能夠起到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與表達能力的教學效果。
(二)創新學習方式,掌握語言學習技巧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中倡導教師更多地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創新型學習方式,打破傳統模式下學生的被動學習狀態,從被要求學習轉變為主動感知、主動學習,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閱讀學習方式的創新也有利于學生掌握英語語言學習技巧,從而尋找到更加適合自身發展的學習方法,此時,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也會更加容易實現。
(三)設立英語閱讀情境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經濟的迅速攀升,帶動了我國在各個領域上的變革,尤其是在教育領域中,進行了新課改。隨著新課改的逐漸加深,明確指出了在當前的英語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全面核心素養,以此推動學生在未來學習中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式英語閱讀教學的模式,采用新型的英語閱讀教學手段,以此全面培養好學生的全面綜合核心素養。所以,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的教學時,可以創設相關英語閱讀情境,以此提高學生在英語閱讀上的學習能力。為此教師要了解全班學生存在的差異性,再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設置不同的情境和不同的問題,進行分層閱讀。一般都將學生分成A、B、C三個級別,教師根據不同的學生進行教學,這樣就讓學生對英語產生了興趣。學生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學習,有利于語言能力的提升,更有針對性。
(四)引入游戲式教學方法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閱讀注意力集中度不高,思維具有跳躍性和發散性。為了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提升英語閱讀能力,教師要在教學中增添一些新奇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融入游戲教學,保證小學英語閱讀的生動性和有趣性,在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的能力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各項思維,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
(五)增加學生的閱讀數量
閱讀能力的提升需要相當數量的閱讀積累。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訓練的時候需要根據學生的真實閱讀水平提供參考讀物。循序漸進。對于開始的一些短文,教師可以根據情況選取相應片段作為詞語或是語法填空,也可以要求學生用另一種表達方式改寫文章,以此來檢查學生是否按照要求完成相關閱讀內容。課堂上的監督和提醒不是長久的方法,學生需要自覺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能夠向教師推薦相關英語讀物,教師可以挑選讀物和學生一起閱讀并分享。在環境上,學校可以在走廊和一些告知黑板報上增加一些有關英語的閱讀片段或是至理名言,學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相關的閱讀積累。學生的閱讀素材需要符合小學生的知識背景和心理需求。小學生還處于相對懵懂和天真的年齡段,對于一些童話,神話,或是俠義故事比較感興趣,英語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類似的閱讀材料。
三、結語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基于核心素養培養與發展目標積極地創新課堂教學策略,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探索興趣,使其在閱讀學習過程中有效地鍛煉自身英語閱讀思維,逐步掌握語言學習技巧。
參考文獻:
[1]江燕莉.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主題拓展閱讀研究[J].讀與寫,2021,18(15):134,137.
[2]張佳莉.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探究[J].新課程,2021(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