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曉霞
【摘要】“項目式學習”是促進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學生自身發展的必然需要。但是目前小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較為困難。項目式學習對于學生而言是一個較為陌生的詞匯,很多學生并不能很快地融入項目式學習中,因而教師需要借助有效的“媒介”來幫助學生過渡到項目式學習的狀態中,中國經典神話故事就可以成為這一“媒介”。神話故事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能夠成為學生進行“項目式學習”的敲門磚。教師可以巧妙利用中國經典神話來幫助學生開展項目式學習,提升學生的內在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國經典神話;項目式學習;推動作用
中國經典神話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是傳承我國民族精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優質載體。中國經典神話既可以滿足學生“聽故事”的愿望,又可以讓學生學習到許多基礎語文知識,還可以提升學生自身的素養。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嘗試將中國經典神話運用在小學語文項目式學習中,使學生逐漸適應項目式學習,并在今后借助項目式學習攻克更多的語文難關。
一、經典神話故事可以幫助學生塑造基礎的“項目式學習”概念
項目式學習主要由“提出問題”“規劃方案”“解決問題”與“評價和反思”四部分組成,要想讓學生開展自主式的項目式學習,首先需要讓學生了解何為“項目式學習”。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進行概念講解,就無法使學生透徹理解“項目式學習”的抽象定義。因此教師需要借助中國經典神話故事,將其作為“項目式學習”模型來對學生進行引導,以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借助“愚公移山”這一神話故事來為學生進行模型講解,讓學生看到在“愚公移山”這一故事中,“將眼前的大山挪走”是“提出問題”,而規劃的方案是“使用人力進行搬運”并開展“解決問題”的實質性動作,最終的結局與發人深省的內涵則是“評價與反思”的內容。這種形象的解釋就可以讓學生對項目式學習進行深入的了解。
二、經典神話故事可以引導學生代入“項目式學習”進行實踐
(一)經典神話故事可以引導學生開展“規劃方案”與“解決問題”
在讓學生了解了何為“項目式學習”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基礎的項目式學習嘗試,而嘗試的素材也可以使用經典神話故事,讓學生代入其中進行探討。我們仍以神話故事“愚公移山”為例,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探討的方式開展自主式“規劃方案”與“解決問題”,即教師在提出問題的基礎上,讓學生思考并拓展多樣化的解決方案,并且需要考慮方案的可行性。如在“規劃方案”中,學生可以提出“愚公與子孫可以嘗試使用機械式工具幫助移山”“愚公與子孫可以嘗試放棄挪移整座山,而是在山中挖開隧道”等方案。當學生提出這些多樣化的方案時,教師可以順應學生的思維提出新的問題:“在遠古時代,人們如何制造并使用機械式工具?”“挖隧道需要哪些工具?”然后讓學生繼續思考“解決問題”的可行性。這一過程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
(二)經典神話故事可以引導學生開展“評價和反思”
在項目式學習中,“評價與反思”是最后一個環節,也是至關重要的環節。有的教師往往會認為主要的環節已經結束,最后這一環節不必花費過多的精力。實際上,學生只有進行深入的評價與反思,才能為后續的項目式學習提供可持續的推動力,也可以使學生將所學到的經驗與知識進行升華。如在“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最后的結局是愚公以其“子子孫孫無窮盡也”的毅力感動上蒼,幾座大山被輕松移開。雖然愚公所采用的方法傳統單一且效率較低,但是愚公鍥而不舍的精神卻值得學生學習。因此學生在開展評價反思時,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摒棄愚公的低效率解決方案,而重點學習愚公內在的堅韌毅力,同時完成完整的項目式學習方案。2D046ED9-E581-4F19-B6CA-233363C545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