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通過一系列的寫作訓練,能夠有效提升自我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為了促進教學質量提升,很多教師從多個角度入手研究培養寫作興趣的方法,雖獲得一定的教學成果,但仍有一些教學問題亟待解決。基于小學語文教學,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針對不同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重點探索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的策略,意在從多個角度激發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其語言應用能力,促進其語文素養的提升,從而為教師提供科學、有效的教學指導。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興趣;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20-012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0.042
小學階段的寫作教學意義重大,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促進其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寫作興趣能夠對小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其教學質量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為了激發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明確興趣形成的三階段“有趣、樂趣、志趣”,循序漸進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收獲良好的教學成果。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小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得到空前重視[1]。作文教學是新課改的關鍵內容,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興趣成為當前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但是受教師自身因素以及學生身心發展差異的影響,寫作教學中出現了不同的問題,對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形成、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受到傳統教學模式和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選擇采用相對低效的教學方法,單純傳授理論知識,未能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導致小學生的寫作興趣逐漸降低,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學生在剛接觸寫作時,難以在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中找到關鍵的學習思路,容易在寫作文時失去靈感,難以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發展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受到自身年齡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難以憑借已有的知識儲備來完成要求較高的寫作任務,時常會在學習中面臨不同的困境,不利于學習興趣的提升。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的策略
(一)觀察生活,明確寫作順序
引導小學生觀察實際生活是培養其寫作興趣的有效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使之明確寫作順序。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使之按照空間順序對事物的特點進行了解,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使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掌握觀察事物的方法,加深對寫作順序的理解。
部分教師僅從理論角度講解寫作順序,沒有通過實踐活動加深小學生的學習印象,導致學生難以提起學習興趣,不利于寫作水平的提升。小學語文教師通過推陳出新,變革教學思想,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來掌握事物的寫作順序,可以極大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從而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要從實際出發,通過列舉趣味實例的手段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作為課堂上的關鍵引導者,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從多維度觀察事物,使其學會利用不同類型的語言闡述所見之物,在興趣的驅動下,提高文章條理性,減少過于空洞的論述。
(二)鼓勵聯想,開闊寫作思路
作文的創作離不開聯想和想象,教師在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的同時,鼓勵學生進行合理聯想,能夠拓寬其寫作思路,增強其創作能力[2]。新課程改革強調以生為本,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基于實際進行聯想,能夠促進其想象力的發展。學生在按照教師的指導完成創作活動時,可以有效開闊作文創作思路,從而產生源源不斷的靈感,有助于豐富作文中的內容。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異常活躍,但缺乏目的性,學生容易在聯想的過程中被不切實際的想法左右,不利于提高學習質量。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議題來講解,引導學生在議題的基礎上合理聯想,為今后的思維發展奠定基礎。部分教師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未能鼓勵學生在聯想中開闊寫作思路,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容易導致其形成固化思維。教師可以選擇開放型議題,注重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和想象力,融合創作技巧講解聯想注意事項,有效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使之根據教師的引導專注于聯想,不斷開闊寫作思路,產生不竭的創作源泉。
(三)構造情境,促進寫作能力提升
除了開放型議題,情境同樣具有促進小學生寫作聯想與想象的作用,能夠使其在對寫作對象的直接觀察與具象化感知中增強寫作興趣。而新課程改革認為,新時期的小學基礎教育,應實現對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因此教師可以在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中,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構造情境,學生先通過情境觀察發掘寫作對象的特點,再在情境感悟的影響下提升寫作興趣,主動進行寫作并展開融主觀、客觀為一體的表達,從而使作文情感更飽滿。
就現階段而言,部分小學語文教師構造的寫作情境并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直觀學習需要,這與學生的具象思維習慣不符,影響了學生對情境寫作對象特點的分析,也影響了他們的寫作興趣與作文質量。為更好地解決此問題,教師可以將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加以運用,在確定寫作教學話題的情況下,通過互聯網搜索與此話題相關的圖片、動畫或視頻,使寫作對象以更生動的形態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通過情境觀察實現與寫作對象的近距離對話,同時適當展開聯想與想象,使真情實感充分體現在其寫作構思與表達中,寫作愈發流利,作文質量逐漸提高,保障了其寫作興趣的穩定提升。
(四)強化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閱讀是積累寫作素材、感悟心得體會的重要途徑,教師通過強化閱讀,能夠讓學生借鑒優秀作品,克服“靈感枯竭”,產生寫作興趣,在積累素材的過程中,提高文化修養。教師要從實際出發,選擇適合小學生的讀物,引導其在閱讀中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行文方法,從而加深對寫作的理解,在學生積累素材的基礎上,按照教師的思路和方法進行總結,不斷豐富自我知識儲備,提升創作能力的水平。
小學生對于閱讀學習的理解仍停留在理解字義、讀通文章的層面,較少關注文中的思想和行文手段。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貫徹生本思想,組織適合小學階段學生閱讀的文本,確保不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強化閱讀教學,讓學生深入理解所讀文章中的精髓,從而將適合自己引用的好詞佳句進行積累,不斷豐富自我知識儲備,進一步提升寫作興趣[3]。
由于部分教師忽視了素材積累的重要性,小學生容易在創作過程中面臨“無詞可用”的尷尬問題。教師需要布置適當的閱讀任務,將任務中的素材積累環節層次化,以達到強化閱讀教學的目的,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積累習慣,使之在閱讀中提高文化修養,產生寫作興趣,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創作水平。
(五)寫話練習,掌握寫作技能
只觀察卻不記錄,會使得靈感迅速流逝,而鼓勵小學生進行寫話訓練,可以培養其良好的動筆習慣,適時傳授語文知識,則有助于幫助小學生掌握寫作技能。教師應從生活實際出發,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鼓勵其用話語進行記錄,真正做到染翰成章。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接觸作文時,容易產生陌生感,時常會因無處下筆而出現焦慮情緒,從而影響了后續的寫作,而有些教師未能注重日常的寫話訓練,導致學生的寫作水平停滯不前,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一方面,教師可以針對特定的命題展開寫話訓練活動,剖析命題的構成要素,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確保學生在聽講的過程中,理清寫話訓練與寫作水平之間的辯證關系,從而產生寫作興趣,在教師的帶領下掌握寫作技能。另一方面,教師需要主動參與學生的寫話練習活動,在全面分析教學現狀和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的基礎上,開展一系列主題寫作活動,在互動中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變化情況,鼓勵其用筆記錄所見之物,根據正確順序來進行創作,逐步提升寫話水平,由此,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寫作技能將會同步提升。
(六)利用日記,培養寫作習慣
對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寫作興趣來說,日記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學生通過寫日記將生活中的美好經歷、奇妙感悟記錄下來,在重讀日記時發現寫作能夠幫助他們留存生活中的美好,從而理解寫作的作用,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寫作興趣。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可以利用日記素材,以天或周為周期,向學生合理布置寫日記任務,使其主動寫日記,在寫日記中逐漸養成寫作習慣,從而增強對寫作的興趣。
現階段,小學生明顯存在敷衍寫日記的情況,并未在寫日記中用心構思和感悟寫作的價值等問題,影響了其良好寫作習慣的形成,對興趣的培養大為不利。針對這種情況,為改變學生的消極寫日記態度,教師可以設計日記分享與評比機制,定期組織學生分享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日記,使其在交流討論中選擇出最佳的日記,將其張貼在班級墻面或對應宣傳欄處。學生在分享與評比中,通過寫日記這一簡單的寫作形式收獲滿足感與成就感,形成積極體驗,隨之形成積極的寫作心態,提升興趣與能力。
(七)培養審美,升華寫作境界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之在鑒賞環節中理解文章文采,在品讀環節中體悟文學真諦,在感悟思想中升華寫作境界。教師根據小學生的言行深入體驗其情感、思維,從而選擇合適的課題開展審美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能力,在調動學生寫作興趣的同時,也使其產生共情,從而為后續的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實際的審美過程中,部分教師忽視了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差異,選擇統一的審美培養方法,導致部分學生難以在品鑒文學作品時產生良好的共情,不利于正確的審美觀念的培養,也無法提升全體學生的寫作水平。契合實際的文學作品,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審美熱情,小學語文教師針對此種教學情況,應致力于升華寫作境界,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從而激發其寫作興趣[4]。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展示易于學生接受的經典文學作品,引導學生分析其中的思想情感,帶領其感悟情懷,使學生能夠從多角度進行審美,與作者進行情感共鳴,在寫作興趣的驅使下,不斷升華寫作境界。
(八)口語交際,增強寫作欲望
寫作是小學語文語用的表現形式之一,而小學語文語用表現形式之二為口語交際,二者存在緊密的內在聯系,基于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寫作興趣,可以適當開展口語交際活動,將其置于寫作之前。學生先說后寫,暢所欲言,課堂氛圍活躍,教學環境開放,對培養其寫作興趣大為有利。
不過由于自我約束能力不足,部分小學生會在語文課堂口語交際活動中出現自說自話的情況,討論與寫作主題無關的話題,影響課堂學習效果,不利于寫作興趣的提升。對此,教師可以選擇適當地介入學生的口語交際中,以師生對話與生生口語交際加強對他們的指導。學生在教師引領下及時走出錯誤交際狀態,加強口語交際水平,通過有序表達理清寫作思路,在頭腦中建構完善的作文體系,增強寫作欲望,從而提升興趣并達到高效表達,全面發展語用能力。
(九)激勵評價,燃起寫作信心
評價是一種語言藝術,能夠對小學階段的學生產生不同的心理影響。教師在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時,運用不同的評價語來激勵學生,能夠幫助其樹立學習信心,從而提高作文創作的積極性。大量科學實驗證明,學生在受到正向激勵時,會出現積極的學習心理,有助于提升學習質量,教師在寫作教學中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給出積極評價,能夠使學生燃起寫作信心,讓其由“要我寫”過渡至“我想寫”。
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的傳統思想根深蒂固,將全部的課堂時間用于理論教學,沒有留出點評時間,導致學生難以根據教師的反饋來了解自己的日常表現,不利于寫作興趣的激發[5]。小學語文教師在注重評價的同時,還要注意“慧眼識珠”,在學生創作的過程中給予其激勵性評價,將其日常表現與教師的期待進行融合,使之明白教師的良苦用心,從而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在興趣的驅使下,完成作文創作。素質教育高度普及的新時期,培養學生優秀的創作能力至關重要,教師科學選擇評價方式,在評價中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志向,鼓勵其超越自我,能夠提升其寫作信心,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不僅能夠增強其創新思維能力,而且還有助于培養其良好的語言應用能力。針對寫作教學現狀以及存在的教學問題,小學語文教師應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從而明白寫作的順序,在聯想中拓展自己的思路,通過強化閱讀來積累豐富的素材,在寫話訓練中提高行文水平,不斷提高審美的境界,在教師的激勵評價中尋得自信,不斷提高寫作興趣,有助于提高語言應用能力,促進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軍霞.微課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0(7):165.
[2] 詹芳.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寫作興趣與能力培養分析[J].科技資訊,2020(10):161.
[3] 張小娟.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0):61.
[4] 黃惠蓉.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12):134.
[5] 吳信輝.提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17):242.
作者簡介:馬海紅(1974.5— ),女,回族,甘肅廣河人,中小學高級,研究方向:語文教學及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