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蓮
摘 要:美術課程中有很多與傳統知識有關的內容,但是當前有些小學教師并不重視美術課程對學生的影響,因此也就忽略了傳統知識的講解。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較低,而且他們的認知范圍較小,他們對美術與傳統文化的理解也就越來越少。隨著雙減政策的推行,小學美術教師要更新自身的教學思想,并為學生開展融入傳統知識的美術課堂,這樣既可以豐富學生的認知范圍,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讓學生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關鍵字:雙減;傳統文化;小學美術
引言
美術是小學教育階段中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它可以擴展學生的認知范圍,也可以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小學美術教師要基于雙減政策下對學生進行教學,將美術課程中的傳統文化知識篩選出來,并對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以此來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知識的魅力,而且也可以促使學生形成美術素養。通過在美術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知識講解,既可以豐富學生的認知范圍,也可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綜合素養[1]。
一、基于傳統文化知識下小學美術課堂的開展作用
很多小學美術教師并不重視課程教學對學生的影響,他們在課堂上的教學模式也比較陳舊,因此也就導致學生對美術知識的理解較少,而且學生也沒有理解到美術課程中的傳統文化知識。隨著雙減政策的不斷普及,小學美術教師要更新自身的教學思想,并對學生進行美術課程的全面的講解,將美術課程中的傳統文化知識也篩選出來,以此來豐富學生的認識范圍,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質量。基于傳統文化知識下小學美術課堂的開展,既可以增加學生的認知內容,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可以促使小學生形成正確的綜合素養[2]。
二、基于傳統文化知識下小學美術課堂的開展方式
(一)構建傳統與美術融合的教學情境
小學階段學生的美術認知較少,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要更新自身的教學思想,并基于雙減政策下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既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也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為了可以增強小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傳統與美術融入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正確的認知美術課程中的傳統文化知識,既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增強學生探索傳統文化的能力,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會主動的開展美術知識分析與探究,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的認知傳統文化知識,進而可以讓學生對美術課程中的傳統文化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認知。
以《走進新天地》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其中的“筆、墨、紙、硯”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知識的講解,當代小學生對美術的認知通常是水彩筆、蠟筆、水粉等,但是“筆、墨、紙、硯”是中國畫的文房四寶。小學美術教師可以根據本課的內容去構建教學情境,讓學生可以對文房四寶有更加充分的認知,既可以擴展學生的認知范圍,也可以增加學生的美術學習積極性。通過將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方式可以增加學生對美術的認識,學生在情境中也會學習到更多的美術知識,進而可以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水平。
(二)開展傳統與美術聯合的欣賞課程
我國有很多的傳統美術作品,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范圍較小,為此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去對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可以了解到傳統與美術的不同之處,而且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小學美術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傳統與美術聯合的欣賞課程,讓學生對中國的繪畫作品進行欣賞,找出其中獨特的韻味,進而可以增加學生對美術的歷史、審美和藝術內涵有更加充分的理解與掌握。小學美術教師要選擇一些簡單的作品,并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學,讓學生可以感受到美術作品中的傳統文化魅力,而且也可以增強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
以《民間面塑》為例,很多學生對面塑并不是很理解,這也就導致學生在美術課程中無法掌握傳統文化的內涵。小學美術教師要更新自身的教學思想,并結合本課內容去開展一些美術欣賞課程,通過多種面塑去增加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既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范圍,也可以增強學生的美術能力。小學美術教師在課堂上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教學,讓學生可以更加了解美術中的傳統文化知識,小學生通過欣賞傳統的美術作品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識,而且也可以了解到美術課程中的生命力。
(三)創設傳統與美術結合的實踐活動
以往小學美術教師通常是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教學,但是隨著雙減政策的推行,小學美術教師的教學形式也在不斷的升級優化,為了可以增強小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教師要適當的更新課堂教學模式,利用實踐活動去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小學美術教師要對實踐活動進行設計與優化,以促進小學生的美術學習為目的開展實踐,而且也要將傳統文化知識融入到實踐活動中,這樣既可以擴展學生的學習范圍,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掌握到更多的美術素養。通過小學美術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的分析與理解,也可以讓學生理解到各個民族之間的藝術差別,從而可以激發學生探索傳統文化的欲望。
以《民間玩具》為例,教師除了要對學生進行教材知識講解,也要為學生開展一些實踐活動,既可以讓學生理解到本課中的傳統文化知識,也可以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美術素養。小學美術教師要根據本課內容去開展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正確的認知傳統文化,而且要讓學生可以認知到不同民族的民間玩具,進而可以豐富學生的認知視野。多樣化的傳統文化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小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美術知識,小學美術教師要更新自身的教學私下那個,并通過傳統與美術結合的實踐活動去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也可以對學生之后的學習與成長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美術教師要對課程中的傳統文化知識進行詳細的分析,并基于雙減政策下對學生進行教學,既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也可以對學生的美術學習產生促進作用。小學美術教師要更新自己的教學思想,并通過傳統文化知識與美術融合的方式去構建教學情境,讓學生可以通過欣賞美術作品去領悟到其中的傳統文化,也要為學生開展多樣化的傳統與美術結合的實踐活動,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的欣賞能力,也可以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美術素養。
參考文獻
[1]范星妍.關于小學美術教學中傳統文化浸潤教育的策略[J].教育藝術,2022(05):68-69.
[2]史佩蘭.“雙減”背景下小學美術課堂的多元化教學[J].小學生(中旬刊),2022(05):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