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曉蘭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培養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學校課程體系改革也成為當前教育研究中一個重要課題。在新時期,國家要求學校要培養的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要堅持政治思想、道德、文化等素養的統一培養。可以說,這是最能體現教育事業價值的部分。“五育并舉”是素質教育的一種體現,也是學生能夠提升素質的關鍵之處。在基礎教育當中,“五育”也就是,德、智、體、美、勞,是促進學生發展的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開展“‘五育并舉視域下學校特色課程建設的研究”,就是要研究如何實施真正的素質教育,就是要堅持使學生各個方面都得到比較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五育并舉;學校課程建設;策略研究
“五育并舉”是實現學校課程改革的重要途徑,也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全面發展人才所必須堅持的原則。在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完善校本課程體系建設、優化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成為了當前急需解決的話題。在“五育并舉”視域下進行學校特色課程建設的研究,有助于學校形成符合自己校情和特色的學校課程體系。
一、開發與建設
在當前的課程改革中,國家提出了“教育、人才培養”等基本理念,并將其融入到學校課程建設之中。然而由于社會發展迅速和變化莫測以及學生對知識體系理解不全面,導致無法適應時代需求。為了使學校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與學習環境的建設,就必須要有一套完整有效且符合自身特點并且能夠促進學生成長為目的的評價指標來作為衡量標準,同時也應該將其納入到學校課程建設中去。
在“五育并舉”視域下,學校必須不斷調整課程體系,以適應學生發展和社會需求。為了使教師更好更快地完成教學任務、滿足學習者需要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學校必須努力做到以下幾點:注重教學方式改革與創新能力培養相結合;堅持因材施教原則;加強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和組織,提高課堂實效性等方面進行探索研究并提出改進建議,從而不斷豐富課程內容體系。“課程是學校教育的靈魂,也是學生學習最重要、最具效性”。為了使教師在實施五育方面得到有效地指導與培訓,我們需要對其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 學校要建立健全教學評價機制和評價標準體系,要制定科學合理可行的考核辦法,要完善激勵制度并加以利用。學校也要從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并及時解決存在問題,促進學校課程建設不斷發展創新、提高師資隊伍素質。
當然,學校也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發展。“五育并舉”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它強調培養的是全面性人才和具有創新意識、探索精神以及良好學習習慣等方面發展需要的復合型高層次人才;同時也包括了社會對人各領域知識需求日益增長而產生新課程改革所需具備較強適應能力和創造力。
二、途徑與方法
“五育并舉”的協同發展理念是我國學校教育中重要課題,對實現人與自然、社會和國家三者關系,推動課程改革進程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們就認識到了“以人為本”這一理念。在這種背景下,我國開始實施新課改以及校際教學活動等多種形式促進學生學習與綜合能力提升;通過對國外經驗和做法借鑒,學校也在積極采取一系列措施來豐富與完善學校特色教學模式、教師隊伍及學生之間關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也提出建立健全以素質教育為主題的學校課程體系及評價機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管理,為實現人盡其才,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1.厘定培養目標,以目標為導向開展課程建設。“五育并舉”是指通過課堂、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等形式促進師生間的相互溝通、交流與合作。也就是說,“五育并舉協同發展”將成為我們的培養目標。從課程目標上來說,一是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及行為習慣;二是加強對祖國優秀傳統文化認識;三是養成勤儉節約意識以及文明禮貌守法等道德品質,提高綜合素質水平,形成終身學習型的人才建設理念。
2.靶定實施群體,以成長為需求開展課程建設。通過對“五育并舉”的研究,我們發現,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學習興趣、自主探究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也就是說,一切的改革和建設都要以人為本,基于學生的需求。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課堂活動的意識。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有關知識點微課或者視頻等,激發同學們主動思考問題與討論交流互動式學習方式。教師也要培養孩子良好習慣養成意識及集體榮譽感以及團結協作精神,在班級里形成一種和諧互助友愛相處的氛圍。
3.鎖定教師隊伍,以隊伍為后盾開展課程建設。要建立健全學校課程體系,加大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力度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就必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以教師的成長促進學生的成長。要從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并努力完善理論研究與創新實踐相結合的模式。在進行課程建設時,教師要時刻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對課堂教學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增加實踐活動中知識和能力運用環節等內容來提高學習效率。教師最好要參與到課程實施過程當中去,并從中獲得知識經驗和發展思維模式,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德智體美勞”是教育的基本方針也是基本目標。“五育并舉”視域下的學校特色課程建設,既能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又能夠培養自然人的良好素質,使學校教育真正落地生根。我們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動手操作技能,提高其綜合素養水平。同時也要不斷完善教師評價體系和強化教師的研究意識與參與意識,使教師不再是知識傳遞者或灌輸者,而是促進人成長成才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參考文獻
[1]王羽.“開學玩兩天”中的“五育并舉”——“五育并舉”創新策略例談[J].中國教師,2020:13-15.
[2]黎雪梅,蔡勇強.基于學校制度建設的校本課程開發策略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169-172.
[本文系廈門市名校(園)長工作室2020年度課題“‘五育并舉視域下學校特色課程建設的研究”(編號:XMMX2020019)的研究成果]C5CE0A38-CC3A-459F-93BC-8255988E9945